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施納貝爾:降息無法解決歐洲的結構性問題;川普將下令削減聯邦職位;鮑威爾:目前沒有任何理由急於降息...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最新數據,2024年德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了前所未有的714億歐元(約720億美元),這數字遠超2023年創下的633億歐元紀錄。貿易順差成長不僅刷新了歷史高位,也可能進一步激化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
數據顯示,德國對美國的強勁出口是貿易順差擴大的主要原因。 2024年,德國對美國的出口年增了2.2%,總額達到了創紀錄的1,613億歐元,而從美國的進口則下降了3.4%,至914億歐元。這項改變使得美國成為「德國製造」商品的最大買家,吸收了超過10%的德國出口。
德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失衡長期存在,並一直是美國總統川普的焦點。他曾公開批評德國及其他歐盟國家的貿易順差,並威脅要對歐盟加關稅。今年早些時候,川普政府已經將鋼鋁進口關稅大幅提高至25%,明確表示不會對任何國家或產品例外或豁免。白宮對於德國貿易順差的評論請求保持沉默,但德國總理朔爾茨已表示,歐盟正在等待任何新關稅的正式通知,並強調任何此類舉動都將招致報復性措施。
德國經濟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克勞斯-於爾根·格恩指出,如果美國的新關稅措施生效,將對德國經濟產生嚴重影響,尤其是在德國製造業已經面臨放緩和結構性問題的背景下。他特別提到,如果關稅針對汽車、製藥和醫療設備等德國主要出口產業,影響將特別嚴重。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德美貿易關係的走向備受關注。分析家認為,如果美國繼續採取強硬的貿易政策,可能會導緻美歐之間的貿易摩擦升級,進而對全球經濟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德國經濟仍展現出一定的韌性。然而,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和外部不確定性可能會對未來的經濟成長構成壓力。德國政府和歐盟委員會正在密切關注局勢發展,並準備採取必要措施以保護自身經濟利益。
2025年2月11日當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玉米投機性淨空頭;增加CBOT大豆投機性淨空頭;增加CBOT小麥投機性淨空頭;增加CBOT豆粕投機性淨空頭;增加CBOT豆油投機性淨多頭。
最近5個交易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玉米投機性淨空頭;增加CBOT大豆投機性淨空頭;增加CBOT小麥投機性淨空頭;增加CBOT豆粕投機性淨空頭;增加CBOT豆油投機性淨多頭。
最新30個交易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玉米投機性淨多頭;增加CBOT大豆投機性淨多頭;增加CBOT小麥投機性淨多頭;增加CBOT豆粕投機性淨多頭;增加CBOT豆油投機性淨多頭。具體變動數據請見圖表。
整體來看,CBOT穀物市場短期內受到USDA報告影響,供應壓力加大,市場情緒偏空。基金短線增持玉米、大豆、小麥、豆粕空頭,唯獨在豆油上展現多頭佈局,顯示資金對植物油市場仍存看漲預期。
未來市場關注重點仍包括:
1. 南美供應進度-巴西大豆收割節奏及出口數據將主導近期大豆和豆粕走勢。
2. 國際需求動態-穀物市場需關注韓國、阿爾及利亞等國的採購進展,若需求疲軟,市場可能進一步承壓。
3. 宏觀政策及天氣-川普關稅言論可能影響市場情緒,同時關注美國產區氣溫變化對小麥冬季生長的影響。
短期內,穀物市場可能會繼續震盪整理,等待新的驅動因素出現。
在成長緩慢、負債累累的電信業,CEO們面臨的問題已經夠多了,而現在,馬斯克又為他們增加了一個新難題。這位SpaceX的創辦人透過其衛星網路業務星鏈(Starlink),正在全球吸引數百萬寬頻用戶。不過,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川普的盟友的政治立場是否會在海外引發爭議,進而招致監管機構對其公司的強烈反對,成為了一個重大問題。
根據哈佛大學天文學家Jonathan McDowell的數據,星鏈目前已有近7,000顆衛星在軌運行,其全球網路使用者數量在2024年翻了一番多,達到460萬。作為SpaceX的子公司,星鏈也表示其太空而非地下光纜或行動網路的網路流量增加了兩倍。據了解,傑夫·貝佐斯的亞馬遜(AMZN.US)正試圖透過類似的計畫Project Kuiper追趕星鏈。
對於一些主要的老牌業者來說,如市值1300億美元的美國有線電視巨頭康卡斯特(CMCSA.US)或市值300億美元的法國Orange,他們仍有理由保持淡定。畢竟,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很難提供比地下光纖更快或更可靠的連接。在光纖覆蓋廣泛的地區,用戶幾乎沒有理由轉向星鏈的服務,尤其是考慮到其每月120美元的費用以及數百美元的設備預付款。
因此,許多行業觀察家認為,星鏈僅在服務薄弱的農村地區才有意義。在這些地方,像市值達200億英鎊的英國電信這樣的寬頻公司甚至可以使用星鏈的服務來擴展其網絡,從而避免在偏遠地區鋪設基礎設施。星鏈也可能成為行動營運商的盟友:由德國電信控制的、市值達2800億美元的T-mobile US(TMUS.US)正在推出一項基於SpaceX衛星網路的satellite-to-cell服務。
然而,電信業樂觀人士的論點也存在漏洞。首先,他們忽略了全球一些最大的電信市場仍缺乏足夠的家庭寬頻服務。以印度為例,根據該國電信監管機構的數據,印度僅有4,100萬固定網路用戶,而無線用戶高達9.04億人。換句話說,大多數人依賴行動數據上網,這意味著像星鏈這樣的家庭寬頻供應商在市場上有巨大機會。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印度電信巨頭Jio(隸屬於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旗下的信實工業集團)感到擔憂。去年11月,安巴尼致函監管機構,呼籲在分配衛星頻譜之前審查星鍊和Kuiper的潛在影響。印度政府正計劃透過行政分配而非拍賣的方式分配頻譜,這實際上降低了星鍊等外國企業的進入門檻。印度電信公司擔心,馬斯克在太空領域的先發優勢將使其在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搶佔大量寬頻用戶。
考慮到星鍊在其他市場的快速崛起,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2023年在尼日利亞推出服務後,該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成為全國第三大網路供應商。 2024年6月至9月期間,其在肯亞的用戶基數在短短幾個月內翻了一番多。到11月,由於需求激增,該公司不得不在東非國家的部分地區暫停新用戶註冊。
然而,不僅是新興市場的電信公司需要警惕。馬斯克向來以大膽的商業冒險著稱,他顯然也將目標瞄準了美國。研究機構Quilty Space估計,星鏈57%的家庭用戶位於其本土市場。根據Quilty的分析,北美地區的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也是全球最高的,約115美元。
從星鏈的角度來看,美國市場具備一系列誘人的條件:根據光纖寬頻協會的數據,美國在寬頻普及率上落後於韓國和法國等領先國家,僅有57%的家庭能夠接觸光纖。同時,美國消費者相對富裕,願意為衛星網路支付溢價。
即使在光纖覆蓋率達到75%的英國,星鏈也有理由進軍市場,原因是衛星只有在飛越某個國家時被使用才能產生效益。因此,馬斯克的動機是避免在星鏈的客戶地圖上出現任何空白區域——畢竟,獲得一些收入總比完全沒有好。
Enders Analysis的研究人員認為,到2027年,星鏈可能佔據英國寬頻市場約3.5%的份額,相當於約100萬用戶。這對現有業者來說並非災難性的,但在一個需要巨額投資且歷史上難以實現資本回報的行業,這無疑增加了壓力。此外,未來衛星技術的進步可能會縮小其與光纖的性能差距。馬斯克在追求市場主導地位時不惜承受巨額虧損的歷史,也應引起已開發國家業者的警覺。
星鏈的全球性意味著,即使只在每個市場佔據一小部分份額,它也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供應商之一。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23年全球約有15億固定寬頻用戶。假設這一數字保持不變,且星鏈佔3.5%的市場份額,其用戶數將達到5000萬。以Quilty估計的全球平均ARPU(每月90美元)計算,星鏈的年營收最終可能達到約570億美元。
相較之下,康卡斯特的美國寬頻部門去年營收為260億美元,企業服務營收為100億美元。分析師估計,德國電信的固定線路業務在2024年的銷售額為230億美元。
目前,星鏈全球擴張的直接障礙似乎是馬斯克本人,其頗具爭議的政治立場可能會疏遠部分政府和潛在客戶。在川普暫停對加拿大徵收關稅之前,安大略省政府曾威脅取消一份價值6,800萬美元的星鏈合約。義大利反對黨批評總理梅洛尼考慮與SpaceX達成一項為期五年的協議,據報道,該協議總價值可能達15億歐元(16億美元)。
這例子或許能讓現有業者的CEO們稍感安慰。但也不能排除像印度這樣的國家和監管機構繼續重視寬頻市場的額外競爭,從而向馬斯克敞開大門。即使他們不這樣做,貝佐斯的Kuiper計畫也可能在未來扮演類似星鏈的角色,同時避免政治爭議。全球寬頻供應商面臨的根本問題是,財力雄厚的科技巨頭已經將目光投向了衛星寬頻領域,而且他們絲毫沒有放緩的跡象。
春節後,DR007-DR001的價差不斷收窄,至2月7日出現倒掛的情況,資金價格延續偏緊狀態引發關注。
2月11日,銀存間隔夜回購利率延續高位與7天期形成倒掛,1天質押式回購(DR001)加權平均利率上行7.39bp報1.9280%,7天期(DR007)上行9.37bp報1.8975%。
當天,為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央行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進行了3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為1.50%。由於今日無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實現淨投330億元。春節後,逆回購作業連續多日呈現淨回籠狀態。
綜合市場分析來看,受節後央行持續實施較大規模的資金淨回籠以及遏制長債收益率快速下行等因素影響,近期市場流動性整體偏緊。 2月,資金利率有回落的空間,但邊際轉鬆的幅度可能有限。不過這不會影響年初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強對企業和居民的信用投放力度,金融數據「開門紅」可期。
儘管2月11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逆回購操作,由淨回籠轉為淨投放,但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仍存在。隔夜價格居高不下,與7天期資金出現倒掛。
這利率倒掛現象並非11日才出現。春節後,2月7月至2月10日,銀存間隔夜回購利率延續高位與7天期形成倒掛。以10日為例,DR001加權平均利率報1.8520%,DR007報1.7986%。
而自2月6日以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亦是如此。 2月11日,隔夜Shibor報1.9190%,上漲7.80bp;7天Shibor報1.8380%,上漲10.9bp。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第一財經表示,出現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受節後央行持續實施較大規模的資金淨回籠等影響,市場流動性整體偏緊,與市場預期存在一定偏差。
根據第一財經梳理,春節後,除2月8日與11日外,公開市場方面,逆回購操作均呈現淨迴籠狀態。其中,5日、6日、7日、10日分別淨回籠7,156億元、2,045億元、1,003億元、2,340億元。
遏制長債殖利率快速下行也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1.6175%,低於14天公開市場操作(OMO)利率1.65%。
「這顯然不夠合理。」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認為,在殖利率曲線長端適度上行之前,資金市場是不易(亦不宜)明顯寬鬆的。
王青也表示,貨幣政策基調從“穩健”轉向“適度寬鬆”之後,監管層重在引導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強調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範資金空轉”,再加上近期監管層正在採取多重措施,遏制長債收益率過快下行勢頭。
張旭根據1月中旬至2月8日資料分析得出,DR007的平均值為2.02%,顯著高於1.50%的7天期逆回購利率,反映出現階段DR007正處於工具模式。
他進一步闡述,在工具模式下,DR007是貨幣政策姿態的體現,央行透過對DR007利率的引導來調節信貸等市場融資的量與價;在非工具模式下,OMO的規模由各交易商根據政策利率、自身流動性的需求、對市場的判斷決定,這使得利率信號傳導的開端更加市場化。
在張旭看來,在殖利率曲線長端估值明顯過貴的當前,出於宏觀審慎等因素的考量,階段性地恢復DR007的工具屬性、引導其適度上行或許是維護市場平穩發展的應有之義。
進入2月,資金利率存在回落的空間。市場分析認為,春節假期結束後,居民取現需求會隨著節慶的結束而出現季節性回落,同時2月的繳稅壓力也有所減輕,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資金面可望朝著邊際轉鬆的方向發展。
不過,在政府公債發行前置的環境下,資金缺口不小,需要關注央行的避險選擇。另有市場分析認為,在央行短期調控態度依舊偏謹慎的情況下,資金供需或仍欠穩定性。央行對匯率的關注之下,短期內政策預期也不太可能改觀,資金面預計較難有明顯轉鬆。
根據Wind數據顯示,本週(2月10日至2月14日)央行公開市場將有1,6052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週一至週五分別到期4,490億元、0億元、6,970億元、2,755億元、1,837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2月資金面擾動因素主要來自於逆回購到期、政府債放量、人民幣匯率波動。利好主要來自於節後現金回流銀行體係以及央行充足的貨幣政策工具。不過,由於央行在流動性管理方面的態度暫未展現出更寬鬆的意圖,因此資金面邊際轉鬆的幅度可能有限。
華創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週冠南分析,置換債發行或有所提速,政府債券當月繳款規模或明顯超出往年同期,2月政府存款或凍結超儲7000億元左右,同時考慮中期借貸便利(MLF)、買斷式逆回購到期等綜合影響,2月流動性缺口或在7000億元左右超過7.7億元。
民生證券固收團隊認為,春節過後資金利率通常回落,主因在於春節前居民取現需求吸收的流動性往往會回流至銀行體系,對銀行間流動性形成補充;今年2月MLF到期規模較1月明顯回落,且2月通常非繳稅大月,由此形成的流動性壓力趨緩。但短期內,維持流動性平穩偏壓的訴求仍存,資金面仍面臨較多擾動因素,或將限制資金利率回落的空間。
1月,央行操作反映了對寬貨幣、穩匯率、穩利率三大目標的平衡。在當前資金面延續偏緊狀態下,市場對後續貨幣政策如何操作關注度提升。
回顧來看,春節到兩會期間政策取向通常穩定,鮮有降準、降息工具落地。明明分析,從政策操作的角度來看,參考2018年以來的這一輪降準週期,除去5月召開兩會的2020年,2019年、2022年以及2024年兩會前均有降準或降息落地,而2023年降準則是緊接在兩會召開後。儘管如此,上述幾輪操作落地時點均在春節假期前,假期後到兩會召開期間並沒有動用總量工具的先例。
他預計,綜合考慮穩利率、穩匯率目標,以及資金面在信貸需求回暖、政府債供給逐步抬升環境下的走勢,預計近期貨幣政策或仍維持穩健偏鬆的取向,央行可能強化市場預期管理,釋放更多寬貨幣訊號。同時在政策操作層面,OMO維持削峰填谷操作模式,MLF或延續回籠,同時買斷式逆回購加大對中長期流動性的補充力道。 「松取向」「穩操作」基調大機率延續。
週冠南認為,節後資金情緒雖有緩解,但資金價格“偏貴”,整體貨幣政策操作思路中性偏緊,降準時點或有所後置。
值得一提的是,資金價格偏緊狀態不會影響年初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強對企業和居民的信貸投放力道。
從融資市場角度看,張旭認為,今年信貸「開門紅」的位能較強。票據市場利率在下旬的走勢往往反映出金融機構的調節立場,從而側面體現出信貸成長的勢能。一般來說,當金融機構希望壓縮信貸時,既會弱化對短期、中長期貸款的營銷,也會主動減少票據貼現的規模,後者的結果便是推高票據市場利率。今年1月下旬以來,票據市場利率的抬升反映出部分金融機構主動壓縮信貸投放規模的傾向,這也從側面體現出1月信貸成長的勢能較強,「開門紅」的成色較高。
王青也判斷,剔除化債因素,今年第一季新增信貸和新增社融都會出現年比多增,金融數據「開門紅」可期。 “這也可能是近期貨幣市場流動性相對偏緊的一個原因。”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