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闻
分析
用户
快讯
财经日历
学习
数据
- 名称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无匹配数据
最新观点
最新观点
最近更新
港股投资的风险预警
尽管香港法律体系和监管框架相对健全,但港股市场仍然存在一些特定的风险和挑战,如港币与美元挂钩,外地投资者可能会面临汇率波动;中国内地的政策变化和经济状况对港股的影响等。
投资港股费用结构与税务
港股市场的交易成本包括总投资成本为买卖股票的交易费用、印花税、结算费用等,对于外地投资者,可能会涉及兑换港币所产生汇率转换费用,以及按照所在地的相关法规需缴纳的税款。
港股行业分析:非必需消费行业
港股市场非必需消费行业覆盖汽车、教育、旅游、餐饮、服装等多个领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为中国内地公司,占总市值的65%,因此受中国经济影响深远。
港股行业分析:地产建筑业
地产建筑业在港股指数中的份额近年已明显下降,但截2022年,它依然在市场上占有约10%的份额。包含了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房地产投资和物业管理等各个方面。
中国·香港
越南·胡志明
阿联酋·迪拜
尼日利亚·拉各斯
埃及·开罗
查看所有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苹果公司正面临一系列诉讼,是否会影响全球云存储服务市场的监管和市场格局。
文|《财经》研究员 郭丽琴
编辑|朱弢
这两天,苹果公司在英国的一起涉及千万消费者的反垄断诉讼受到各方关注。
一家名为“Which?”的英国消费者组织声称,代表英国4000万用户向苹果公司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在iCloud存储服务方面的做法违反了英国竞争法,并索赔30亿英镑(约38 亿美元)。
“Which?”发布的文章称,该组织指控苹果公司利用其对操作系统的支配地位,给予 iCloud 优惠待遇,鼓励用户注册该服务,并使他们难以使用其他提供商。
此前的2024年3月,苹果公司在美国也面临类似的诉讼,当地消费者指控苹果公司非法垄断其移动设备上的云存储市场,用户支付高价。原告是一名洛杉矶居民,她表示自己每月要为iCloud存储计划支付 2.99 美元,她的律师试图代表美国数千万购买了iCloud存储计划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截至目前,该诉讼尚未作出裁决。
引发业界关注的是,苹果公司面临的一系列诉讼,是否会影响全球云存储服务市场的监管和市场格局。
英国消费者组织指责iCloud费用过高
目前“Which?”提交的诉状未能在英国竞争上诉法庭(CMA)官网查询到。因此,无法了解“Which?”提出救济主张的推理过程,无法得知其索赔38亿英镑的依据。该组织专门建了一个网页来更新诉讼进展,并通过短视频、问卷等方式提醒英国消费者关注自身权益。
从公开信息来看,“Which?”认为iCloud价格太高,甚至用“敲诈勒索”来形容苹果公司的定价策略。
该组织发布的文章中,指控苹果公司向用户收取了过高的 iCloud 订阅费用。“Which?”描述,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策略是鼓励用户注册iCloud来存储照片、视频和其他数据,同时让用户难以使用其他提供商,包括因为苹果公司不允许客户使用第三方提供商存储或备份手机的所有数据。一旦照片、笔记、消息和其他数据超过5GB的免费限制,用户就必须为该服务付费。“Which?”提出,在2023年,苹果公司上调了英国市场的iCloud订阅价格,涨幅在20%至29%之间,涵盖所有存储层级,2024年每月的iCloud 订阅费已上涨至13.36英镑。
此外,“Which?”表示,英国消费者若长期“锁定”这项服务,可能会在价格、质量和选择方面付出巨大代价。由于苹果公司在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行为也给任何希望进入市场的新云服务提供商设置了障碍,阻碍了良性竞争。
该组织表示,过去九年内,英国约有 4000 万名用户使用iCloud服务,如果索赔成功,可能有权获得赔付。他们正在为所有受影响的苹果用户寻求赔偿。根据初步估计,每位用户平均可获得约70英镑(88.7美元)的赔偿金,具体数额将取决于他们使用iCloud的订阅时长。
针对这起诉讼,苹果公司回应称,拒绝任何声称iCloud阻碍竞争的说法,并将坚决抵制任何违反法律的诉讼。
苹果公司在回应中称,用户不需要使用iCloud或iCloud Backup来存储文件;许多用户使用其他选项,例如备份到外部存储设备或其他商家提供的云存储方案;苹果公司的定价与其他云存储提供商相比具有竞争力。苹果公司在一封邮件中回应称,“我们努力让数据传输尽可能简单——无论是传输到iCloud还是其他服务。”
在北京律师协会竞争与反垄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林蔚看来,机制上,苹果公司并没有限制英国用户使用其他厂商的云存储服务。“Which?”所指的“引导”,是由于苹果手机等设备提供了一定的免费云服务(5GB的免费iCloud存储容量),系统自带的云服务肯定体验要更好。而第三方的需要去额外下载其他App,和系统的各种数据的同步也没有那么完美。但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其他安卓厂商也采取的是类似做法:一定的免费的容量,以及本系统更好的体验。
“苹果公司的行为可视为一种促销的方式。但确实没有强制用户使用,也没有排除其他云服务商的服务。”林蔚指出,在后端云存储服务市场的竞争是开放的情况下,要去评价一个商品或服务价格是否过高,就要很慎重了。
林蔚认为,各国的云存储市场竞争格局并不相同,iCloud在英国定价是否过高,需要参考其他供应商的价位。以中国为例,消费者可以使用百度网盘、夸克网盘这类替代品来储存手机中视频、照片等内容。公开资料可见,iCloud 2TB档位价格为68元/月,而中国本土这类替代品的月入价格更便宜一些,不超过200元/年。
公开信息显示,“Which?”启用了全球最大的诉讼资助人之一 Litigation Capital Management (LCM) 为该诉讼提供资金,声称将诉讼进行到底。
林蔚介绍,如果胜诉,“Which?”会留下来大约30%-40%的组织费用、律师费用、融资费用,剩下的再分给消费者。在这样的机制中,消费者只需做个登记,无需承担费用,如果诉讼赢了便可以分点钱。
科伟史密夫斐尔联营办公室合伙人徐明妍介绍,英国的集体诉讼通常涉及复杂的法律和事实问题,再考虑到涉及约4000万名用户和高达30亿英镑的赔偿金额,预计这起诉讼将经历漫长的法律程序,包括立案、证据交换、庭审和可能的上诉等阶段。因此,整个诉讼过程可能持续数年时间。
在美学者孙远钊也认为,英国的这起诉讼可能不会马上看到结果。“但当事人也很可能在这之前达成和解。”
美国用户起诉苹果操纵捆绑
2024年3月,有美国用户对苹果公司提起诉讼,主要指控其通过非法捆绑和垄断市场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
该案最初的起诉者是一名洛杉矶居民,她表示每月要为iCloud存储计划支付 2.99 美元。而她的律师试图代表全国范围内数千万购买了iCloud存储计划的消费者提起诉讼。在正式的起诉状中,要求法院宣布苹果公司的行为违法,以及苹果公司停止其反竞争行为。诉状并未写明索赔金额,只要求3倍损害赔偿、其他法定或衡平法下的损害赔偿、恢复原状以及合理的律师费用等。
起诉状称,iCloud自2011年首次推出以来,已成为苹果公司的利润中心,每年产生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无论以任何指标衡量,iCloud在苹果移动设备上可访问的所有云平台中的市场份额估计超过70%。
起诉状对苹果公司的指控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其一,非法捆绑:苹果公司将其移动设备(iPhone和iPad)与iCloud云存储服务非法捆绑,强制用户使用iCloud存储特定文件,从而排除了其他云存储服务的竞争。
其二,市场垄断:苹果公司非法垄断其移动设备上的云存储市场,通过限制竞争,维持其在该市场的垄断地位。
其三,企图垄断:苹果公司企图垄断其移动设备上的云存储市场,通过反竞争行为来获取或增强其在该市场的垄断力量。
起诉状称,苹果公司并不是因为缺乏潜在竞争者而主导其设备上的云存储。多家主要的技术公司(例如,谷歌和微软)和许多专门从事云存储的公司都提供云存储。苹果公司也不是因为它构建了一个更优越的云存储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从安全性和功能性的角度来看,iCloud并不比其他云存储平台更好(而且通常更差)。相反,苹果公司通过操纵竞争环境,使得只有iCloud能够获胜。
起诉状提出,虽然竞争的云提供商可以访问和托管某些iPhone和iPad数据,但苹果公司通过程序和设备隔离了一些文件,并且不允许任何非iCloud平台托管它们。
起诉状指出,这些被隔离的文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包括了在设备更换时需要恢复设备的数据。但从技术和安全的角度来看,这些文件与在苹果移动设备上累积的所有其他数据没有区别。托管所有文件类型的存储基础设施是相同的。
对云存储市场有何影响?
林蔚认为,由于在美诉讼公布了起诉状,论证逻辑也较为完善,大致是苹果公司通过形成搭售,随后锁定了后续的市场,积累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进而产生了垄断高价。在他看来,英国这起诉讼大概率会参考美国诉讼进程,但两起诉讼有可能最后以和解告终。
林蔚提醒,两起案例中,消费者和iCloud竞争对手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消费者希望iCloud降价,而其他云服务商是想他们的服务能够被更多的用户看到和选择,苹果公司在权限和备份上给出更多的系统层面的配合。“其他服务商希望苹果越贵越好,如果苹果公司能更多开放系统,它们的服务就能被更多消费者购买。”林蔚说。
徐明妍认为,苹果公司通过其封闭的生态系统,将硬件、软件和服务紧密整合,可能限制了用户选择其他云存储服务的自由。这种策略虽然提升了用户体验的一致性,但也可能被视为对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
在徐明妍看来,“Which?”提起的诉讼迎合了欧洲对大型平台企业监管趋势。近些年,欧盟在评估平台企业并购时,越来越重视其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市场份额分析。这种“生态影响分析”考虑了平台在不同市场和业务线之间的交叉作用,以及其对竞争环境和消费者选择的综合影响。因此,亚马逊收购扫地机器人鼻祖iRobot被欧盟反垄断机构否决,在线旅游巨头Booking近16亿欧元收购欧洲机票合作伙伴Etraveli的拟议交易也遭欧盟否决。
徐明妍指出,这类案件确实为创业公司带来了更多机会,尤其是在云存储和跨平台服务领域。如果苹果公司及其他巨头面临监管压力导致部分市场开放,创业公司将有可能通过提供灵活、透明的服务,满足用户对公平和多样化的需求,这意味着创新和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将成为创业公司的制胜之道。
苹果公司创立的封闭体系是其核心商业模式,且获利颇丰。苹果公司的服务板块包括App Store应用商店、Apple Music和Apple TV+、iCloud 、AppleCare保修、Apple Pay等。
8月1日,苹果公布了2024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其服务类业务的营收242.1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上年同期为212.13亿美元。
此外,英美的两起诉讼触及到了云存储这个更广阔的市场。
市场调研机构Omdia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云存储服务市场的直接计费收入将达到570亿美元。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以30%的存储服务收入份额领跑市场,微软和谷歌紧随其后。在中国一级供应商中,以6%的全球收入份额领先,中国电信紧随其后。该机构预测全球云数据存储服务市场将强劲增长,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280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
除了消费者提起的诉讼,最近几年,苹果公司也正面临全球监管机构对其提起的一系列诉讼或行政处罚。
欧盟监管机构在2024年6月对苹果公司提出了指控,称其违反了欧盟的技术规则。这是欧盟委员会根据《数字市场法案》对苹果公司提出的首项指控。当地时间11月6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即将因违反欧盟《数字市场法》(DMA)而面临罚款。
随着最后一秒钟的滴答声响起,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额纷纷刷新纪录,双11顺利收官。
11月15日,也发布2025财年Q2财报,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季度收入2365.03亿元,同比增长5%。
核心业务方面,7-9月,淘天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88VIP会员数双位数增长至4600万。值得注意的是,财报透露,今年双11期间,淘宝天猫买家数量创历史新高。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本季度,淘天业务持续对用户体验进行投入,丰富产品供给,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我们与科技同业建立长期合作,拓展淘宝和天猫平台上的支付和物流服务,预期对平台整体带来显著增量效应。”
今年双11市场将迎来全新的竞争格局,平台告别全网最低价,双11大促时间拉长。头部电商平台互联互通加速,平台间购物流程顺畅度提升。一系列发展和改革举措出台,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
双11买家数创历史新高,互联互通带动新交易用户明显增长
财报显示,本季度营收2365.0亿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为435.47亿元(62.05亿美元),同比增长63%。
经调整EBITA(一项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同比下降5%至405.61亿元(57.80亿美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本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365.18亿元(52.04亿美元),相较2023年同期的401.88亿元下降9%。
具体业务方面,本季度,淘天集团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带动线上GMV增长。高购买力人群88VIP会员数同比双位数增长,规模达到4600万。
今年的双11是电商平台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淘宝天猫通过与微信支付的合作,进一步打破了平台间的壁垒。
双11前夕,淘天通过松绑“仅退款”、上线退货宝、上线体验分等一系列举措。9月,淘宝宣布接入微信支付,并在9月27日正式向消费者开放。此外,淘宝在微信端内的直接购物功能也在10月8日正式上线。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在微信APP内直接完成淘宝购物,无需跳转回淘宝App。这些功能的推出也为淘宝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和用户。财报显示,淘天新交易用户的明显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双11期间淘宝天猫GMV(成交总额)实现增长,买家数量创历史新高,全周期有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刷新历史纪录。
吴泳铭在业绩会上表示,在当前经济背景下,一系列国家级和地方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刺激措施,配合家电、汽车等产品的购买补贴计划,正在刺激相关领域的增长和销售。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短期内提振市场,还有助于长期消费的恢复和增强。同时,品牌商家和工厂通过优化库存,改善了财务状况,进而促进了新品研发,对以品牌旗舰店为主的电商平台产生积极影响,有望持续带动消费趋势。
业绩会显示,阿里巴巴计划通过加强核心能力投资、优化用户体验以及扩展商品种类,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商品供应的多样性和竞争力,投资于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和技术,改善售后服务、物流体验和前端用户界面。同时,也关注与合作伙伴微信支付的协同效应,预期这将带来用户量的显著增长,尽管短期内可能会有交易量的波动。
阿里云收入较前数个季度加速增长,本地生活集团亏损同比收窄
针对淘天平台未来几个季度的投资战略及用户增长策略,管理层在业绩会上强调了在提升用户体验和商家供给上的持续投入。同时,接入新的支付方式预计能促进新用户增长和流程效率提升。集团整体策略处于投资期,关注投资效率并期待通过提升CMR进行更大规模投资。
财报显示,阿里云收入较前数个季度加速增长,公共云产品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吴泳铭表示,“我们对核心业务的前景较过往更有信心,并将继续投入以支持长期增长。”
财报显示,聚焦“云+AI”一体化发展,阿里云商业化收入增长加速,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继续由公共云双位数增长驱动,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89%。
今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全面升级AI基础设施,降低API调用费率。“AI驱动”战略落地一年来,阿里旗下多个业务发力AI。淘宝面向所有商家上线AI产品“生意管家”,今年双11累计服务400万商家。近期阿里国际发布了大规模商用的翻译大模型。财报显示,自2023年首次开源至2024年9月30日,在Hugging Face社区已有超过7万个衍生模型是基于通义家族而开发。
出海业务继续增长。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9%,速卖通、Trendyol速卖通Choice业务单位经济效益环比改善。速卖通和菜鸟之间增强协同,速卖通平均履约时长环比显著缩短。跨境物流履约解决方案收入增长,带动菜鸟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
本季度,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4%至177.25亿元(25.26亿美元),由高德和饿了么订单增长,以及市场营销服务收入增长所带动。本季度,受惠于运营效率改善和业务规模提升,本地生活集团亏损同比收窄。今年10月国庆假期期间,高德的日活跃用户峰值超过3亿,创历史新高。大文娱集团的收入为56.94亿元(8.11亿美元),同比下降1%。大文娱集团的亏损同比收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程子姣
编辑 覃澈
校对 赵琳
实习记者 | 章宇璠
记者 | 张一诺
近日,多家知名机构三季度的13F报告出炉。
11月15日,高瓴旗下独立的、专注于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管理平台HHLR Advisors公布了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美股持仓数据。
HHLR Advisors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中概占据九席,分别是百济神州、、拼多多、传奇生物、唯品会、网易、贝壳、携程、富途控股。
此外,HHLR Advisors对持仓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从披露的13F文件来看,HHLR Advisors持仓数量从二季度的78只下降到第三季度的48只,清仓和减持了多只美国科技股。
与此同时,其持仓总市值从二季度的40.54亿美元增长到45.55亿美元,增长超过10%,这说明三季度HHLR Advisors持仓的股票涨幅较大。
从股价表现看,第一大重仓百济神州在三季度上涨57.36%,第二大重仓阿里巴巴上涨了47.39%。这些股票的显著涨幅直接带动了持仓总市值的增长。
HHLR Advisors对中概股压下重注,第三季度总共增持7只股票,全部为中概股,包括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网易、携程、中通快递、富途控股。
三季度以来,富途控股涨幅达到45.8%,携程、中通快递、唯品会涨幅均超过20%。
从加仓动作可以看出HHLR Advisors投资策略的转变。在第一季度时,HHLR曾出售了近90%的阿里巴巴股票,占比仅为0.23%,到了第二、第三季度大幅增持阿里巴巴,同时减持了拼多多,以及贝壳、外卖送餐Doordash、Saas龙头Salesforce等。二季度HHLR Advisors持有的中概股市值占比为85%,三季度进一步提升至93%,中概股在其持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三季度13F数据还显示,HHLR Advisors的持仓主要围绕科技和电商进行布局。对于电商股,三季度大幅增持阿里巴巴,同时减持了拼多多。拼多多首次进入HHLR Advisors前十大重仓股的时间是2022年第三季度,到今年三季度拼多多股价平均涨幅达到118%,HHLR Advisors此次的减持或出于锁定利润和规避风险的考虑。
除高瓴外,国内私募巨头景林的最新美股持仓也增持了中概股。
景林资产旗下子公司在美国证监会网站上披露的最新美股持仓报告显示,景林今年三季度大幅减持美股头寸,重点减持了微软、台积电、英伟达等公司。与此同时,还大幅增持了中通快递等多家中国公司股票。以持仓占比计算,景林增持最多的是苹果,中通快递、腾讯音乐、阿里巴巴和好未来紧随其后。新进持仓的6只个股是传奇生物、SE、谷歌、百济神州、辉瑞和戴尔科技。
不过,景林的美股持仓总市值有所下滑,从二季度末的37.95亿美元下降至31.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7.8亿,降幅达16.97%。在三季度之前,景林的美股组合市值已经连续第7个季度保持增长,从2022年三季度不超过15亿美元的规模,增加至今年二季度近38亿美元。从市场表现来看,此次景林的持仓市值下降更多来自于主动减持美股头寸。
同样增持苹果的还有资管巨头贝莱德。其在三季度继续增持美股科技七巨头,其中对苹果增持4340万股、微软750万股、英伟达1235万股、亚马逊1855万股、Meta98万股、特斯拉466万股和谷歌A+C的621万股;减持礼来151万股。此外贝莱德增持伯克希尔哈撒韦259万股。
截至三季度末,贝莱德13F报告持仓市值为4.76万亿美元,上次为4.42万亿美元。
与景林、贝莱德大幅增持苹果截然相反,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3F报告显示,该公司在第三季度减持苹果股份1亿股至1.985%。
苹果仍是最大持仓,持仓占比降至26.24%。伯克希尔的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总市值的89.68%,分别是苹果、美国运通、美国银行、可口可乐、雪佛龙、西方石油、穆迪、卡夫亨氏、丘博保险和德维特。
巴菲特在今年第一季度便已经开始减持苹果公司股票。在5月份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他暗示这是出于税收原因。巴菲特指出,从长远来看,如果美国政府希望填补不断攀升的财政赤字而提高资本利得税,那么今年出售“一个小苹果”将使伯克希尔的股东受益。
截至2024年9月30日,伯克希尔的美股持仓总规模为2663.79亿美元,较二季度末时的2799.69亿美元再度下滑约136亿美元,这也是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
转自:格隆汇
当地时间周五,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的两大企业——SpaceX和xAI的估值双双飙升。
其中,SpaceX正准备在今年12月份发起要约收购,以每股约135美元的价格出售现有股份,这使其估值超过2500亿美元;与此同时,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已融资50亿美元,估值达到450亿美元,
SpaceX和xAI估值飙升
SpaceX,作为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近期计划在12月以每股135美元的价格出售股份,这将使其公司估值超过2500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比今年6月的2100亿美元估值高出近20%,也再次刷新了美国私营公司估值的记录。
SpaceX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其在商业太空发射服务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及其Starlink太空互联网服务的快速发展。据报道,SpaceX的星链服务目前已拥有近500万客户,且计划在下个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影响力。
此外,SpaceX的“星舰”项目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上个月,星舰完成了第五次试飞,并成功回收了火箭的助推器,这一成就被形象地称为“筷子夹火箭”。SpaceX计划最早在下周二进行星舰的第六次飞行测试,以进一步提高火箭的性能。
与此同时,马斯克去年成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也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估值达到450亿美元。这轮融资速度非常快,且已经“全额分配”,显示出市场对xAI的极高热情。
xAI的快速发展与其数据中心的扩张密切相关。
据报道,马斯克计划将孟菲斯数据中心内的GPU数量从10万个增加到20万个,以加速AI模型训练。xAI的目标是“了解宇宙的真实本质”,并已发布名为Grok的聊天机器人,旨在与OpenAI和谷歌等公司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融资很有可能会用于购买10万枚英伟达芯片,完成马斯克对孟菲斯数据中心芯片储备翻倍的承诺。
朝中有人好办事
在马斯克的商业版图扩张的同时,他的政治影响力也在增强。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宣布马斯克将联合领导拟成立的“政府效率部”,这无疑为马斯克的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SpaceX的二把手、总裁兼首席运营官Gwynne Shotwell在公开场合抨击美国监管方,要求加快商业太空运营审批流程。她的言论反映了SpaceX对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不满,以及对加快创新步伐的迫切需求。
随着SpaceX和xAI的估值飙升,马斯克的商业帝国正迎来新的高峰。SpaceX的星链服务和星舰项目将继续推动公司的成长,而xAI则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马斯克的政治影响力也为其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分析指出,随着估值的增长,竞争和监管的挑战也在增加。SpaceX和xAI都需要在保持创新的同时,应对来自监管方和竞争对手的压力。对于马斯克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小肯尼迪还指责制药公司承担了FDA大部分的费用支出,认为这些机构工作人员都在为大型制药企业和食品企业做事。
自“疫苗怀疑论者”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也称“小肯尼迪”)被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名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部长以来,美国生物医药市场接连两天经历剧烈震荡。
周五收盘,美股上市医药公司股价普跌,标普500制药指数下跌约2%,疫苗股跌幅居前。Moderna股价下跌超过7%,辉瑞股价下跌近5%,BioNTech股价下跌近4%。
欧洲市场医药股也出现显著波动,诺和诺德股价下跌3.4%,阿斯利康、赛诺菲股价下跌约3%,GSK股价下跌近2%。
某在美医药上市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医药公司经历了惨淡的一周,特朗普对于一些官员的提名比市场预期的更糟糕。”
HHS是美国最高医疗卫生机构,小肯尼迪作为“疫苗怀疑论者”,曾因发表不实医疗言论而受到批评,包括疫苗与自闭症的关联。
受冲击的还有最近热门的明星减重药司美格鲁肽生产商诺和诺德。此前,小肯尼迪批评了该药物。他认为,相较于应对肥胖症状,更重要的是改善食品体系。
目前来看,小肯尼迪想要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受到制药食品行业的反对,包括从公共供水中去除氟化物,从学校午餐中去除超加工食品,作为减少饮食相关慢性病发病率的目标之一。这也直接导致美股上市食品企业股价下跌。
在被提名前,他还誓言要“清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该机构负责监管近3万亿美元的药品、食品和烟草产品,拥有近2万名员工。小肯尼迪指责制药公司承担了FDA大部分的费用支出,认为这些机构工作人员都在为大型制药企业和食品企业做事。
他在上个月的社交媒体上曾这样写道:“如果你为FDA工作,并且是这个腐败系统的一部分,我有两条信息要告诉你:1. 保留你的记录,2. 收拾行囊。”FDA官员没有对小肯尼迪的提名发表即时的评论。
但美国FDA局长罗伯特·卡利夫在特朗普上周当选后试图安抚该机构工作人员。“毫无疑问,未来会发生变化,但请放心,FDA将继续履行其使命。”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你们所做的工作仍然至关重要,这个机构将继续保护公众,就像一个多世纪以来所做的那样。”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美国FDA高达33亿美元的预算来自所谓的“用户费”,即制药和医疗器械制造商支付的费用,用于资助快速审查其产品、进行检查和确保临床试验安全所需的员工资源。这些费用占该机构72亿美元预算的近一半。
美国FDA表示,“用户费”不会影响其批准产品的决定,其总体预算仍需国会批准。国会每五年更新一次用户付费计划,最近又将其延长至2027年9月。
投行Jefferies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悲观的情绪会影响生物技术投资者对FDA未来在药物和生物技术审批方面的担忧,药物创新速度可能慢下来。”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小肯尼迪的任命可能会对HHS下属机构产生影响。该机构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鉴于罗伯特·肯尼迪之前对该行业的看法,该行业一直面临压力,因为他有可能负责监督HHS内的各个机构(包括FDA、CDC、NIH和医疗保险/医疗补助计划),我们对此并不感到惊讶,但现在评估确切影响还为时过早。”
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认为,小肯尼迪的任命可能“对生物技术行业产生深远且难以预测的影响,增加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并挑战投资能力”。
美国制药研究与制造商协会已经发表声明,希望与特朗普政府合作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并称制药业是“美国经济的皇冠上的明珠”。
小肯尼迪将如何改变美国医疗系统目前尚不明朗,但刚刚在美国宣布一项高达35亿美元投资的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正在努力打消市场的顾虑,该公司的中国业务也正面临挑战。
阿斯利康CEO苏博科(Pascal Soriot)本周早些时候发表声明称:“多年来,美国FDA不仅是全球监管权威的参考,而且也是批准真正差异化药物方面最具创新性和批准速度最快的机构。”
据CCTV国际时讯消息,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11月15日晚,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发布声明称,该公司航班号为2494的客机在达拉斯拉夫菲尔德机场遭到枪击,事发时乘客已登机,飞机正准备起飞。
据报道,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目前还不清楚子弹的来源,达拉斯警方正在对事件进行调查。
值班编辑 李加减
十年前中国掀起的“反腐风暴”曾让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经历一场剧变。十年后,又一家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再次站上“雪崩”的边缘。
11月15日,阿斯利康中国区总裁王磊已被拘留长达半个月。迄今为止,外界对王被调查的原因仍一无所知。就连阿斯利康全球CEO苏博科(Pascal Soriot)对外也宣称“这是一项未知调查的一部分”,“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就下结论为时过早”。
一位阿斯利康英国总部的员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阿斯利康总部和中国都派了专人处理在中国最新的案件。
相关律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阿斯利康大范围“骗保案”未针对单位进行立案,有蹊跷之处,而王磊作为阿斯利康中国区“一把手”被拘留,可能是一个开端。
公司撇清与个人关联
尽管阿斯利康总部反复强调目前的调查仅涉及高管个人,公司尚未成为目标,然而王磊作为阿斯利康在中国最重要的人物,他的行为如果都不在总部的监控范围内,那么阿斯利康中国的发展也堪忧。
阿斯利康最新表态称,为应对违规行为,公司在每个地区都引入了驻地合规官,并计划定期轮换地区销售主管,以避免这些主管“有机会与当地环境发生过多的关联”。
阿斯利康在中国遭遇的危机已经打乱了该公司近年来的平稳发展,投资人开始恐慌。过去一个月,阿斯利康股价累计下跌超过18%,并且失去了英国富时100指数市值最高的企业头衔,取而代之的是壳牌。
过去一周内,阿斯利康全球从CFO到CEO,接连对中国正在发生的案件作出回应,以安抚投资人。中国是阿斯利康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投资者认为,公司披露的信息越详细,越能让他们放心。
然而,阿斯利康并没有透露关于涉及王磊案件的新信息,反倒是披露2021年“骗保案”中上百名前员工被起诉。一场波及面如此广泛的犯罪案件,阿斯利康直到近期才披露相关情况,被外界解读为反应迟缓。
当时的案件涉及伪造肿瘤患者基因检测结果,使这些拿着“假报告”的患者有资格获得阿斯利康的明星肿瘤药泰瑞沙的医保报销。
根据网上公开信息,过去几年来,阿斯利康因骗保被起诉的药代员工及家属一直在与公司就退赔的问题进行博弈。被判刑的员工中,有很多拿不出退赔金,有人向王磊及公司写信,希望公司提供经济支持。这些员工的主张大多为——药代为公司打工,赚的只是“蝇头小利”,“大头”都被公司赚了,但最终法律责任全部由药代承担,有失公平。
但他们的申诉大部分未得到响应,阿斯利康至今也从未就骗保退赔方面的安排作出公开回应。一位相关律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阿斯利康的案件确实有蹊跷的地方,保险诈骗可以以单位为主体犯罪,大规模涉及骗保,单位照理也应该成为被告,但具体案件要视具体情况分析。”
他补充道,单位犯罪承担的往往就是赔偿责任,因为没法让单位履行刑事责任,所以最终都是单位负责人被判刑。当年GSK的案件就是这种情况。目前大部分律师认为,王磊作为阿斯利康中国区“一把手”,就可以理解为“单位负责人”。
另一位律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网上公开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并不能代表真相的全部,因此还很难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公司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公安机关针对跨国企业的立案尤为谨慎,尤其是在目前的营商环境下。”
阿斯利康会成为下一个GSK吗?
阿斯利康在中国拥有超过16000名员工,其中包括12000名药品销售人员,拥有如此庞大销售队伍的跨国药企并不多。而王磊是阿斯利康销售团队迅速扩张背后的始作俑者。他的成绩也很快被看见——阿斯利康中国成为在华增长最快的跨国制药企业,也是多年来当仁不让的“销售冠军”。
这样激进的做法曾一度获得阿斯利康总部的认可。苏博科执掌阿斯利康12年来,全面转向肿瘤药战略。事实也证明,这一战略是起效的。阿斯利康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肿瘤药部门销售增长21%至56亿美元,占总收入比超过40%。为阿斯利康肿瘤药物部门增长作出重要贡献的两款药物分别是泰瑞沙(Tagrisso)和优赫得(Enhertu),这两款药物都在阿斯利康的调查案中有所涉及。
一直到今年年初,苏博科还这样对投资者说:“竞争意识很强的王磊先生在每个国家都想成为第一。增长才是驱动和激发活力的真正动力。”
但苏博科的热情自此冷却。11月12日,他告诉投资人:“不幸的是,有些员工会受到’诱惑’,以最大化实现销售额。”他还表示,正在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合规性,加强了其在中国200多人的合规团队,并引入了驻地合规官,使用人工智能审核销售人员的费用报告等,以监控任何不当行为。
苏博科还提到,一些员工使用微信等通讯服务工具来进行违规操作,这些操作手段不在公司监控系统的范围内。据介绍,该公司的系统仅监控电子邮件等内部信息。
尽管阿斯利康此次案件与十年前GSK涉及的贿赂案性质并不完全相同,但两家公司面临的结果可能是相似的。GSK曾因贿赂指控支付近3亿英镑和解,其在中国最高级别的高管也被驱逐出境。
在GSK案件中,当时涉案高管也是为了完成总部下达的高额销售增长指标,全面倡导“以销售产品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强调“没有费用,就没有销量”的销售手段,通过大肆贿赂医院、医生、医疗机构、医药相关协会组织等医药销售相关部门及其所属人员推销药品,牟取非法所得数十亿元。
“合规问题对于一家药企来说是致命的,尽管阿斯利康公司层面目前还没有成为目标,但这次事件很可能会掀起一场公司内部合规整顿的大幕。”一位医疗行业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GSK的教训是深刻的,十年后的今天它还没有完全恢复。今天阿斯利康的疏忽可能会为它未来十年的发展埋下隐患。”
目前王磊尚未受到指控,但他已聘请律师。第一财经记者无法获悉阿斯利康总部是否对王磊给予任何方面的协助。与此同时,尽管阿斯利康的业务仍在照常进行,但针对王磊的调查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一场更大的“雪崩”。
一位医药投资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家对医疗反腐的打击决心很大,每一家药企,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面临这一现实。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转换思路了,过去被视为日常经营成本的行为现在可能构成犯罪,而且这些原来习以为常被忽视的行为现在将重新被关注,并且受到法律约束。”
在中国,跨国药企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格外激进的,例如阿斯利康,也有相对保守的,例如百时美施贵宝(BMS)。一位前跨国药企中国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阿斯利康中国多年来一直被业内认为是一家’中国公司’,它正在为过于激进的发展付出代价。”
上述人士还表示,像BMS这样的巨头企业,从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就在风控合规方面尤其严格。“这与总部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优先级有关,一些企业最高的优先级就是合规,不求很高的销售,但求不惹事。”他表示。
他承认,这也与中国高管的管理风格有关。“如果王磊像绝大多数跨国企业的中国CEO那样对总部’言听计从’,’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他的业绩也很难做到今天这么大,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上述人士补充道。
另一位医疗机构方面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阿斯利康早在1993年就进入中国,它早就知道在中国运营的风险,但也曾在中国取得丰收。现在风险和回报的评估需要重新计算了。但它一定也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因此必须拿出百分百的诚意来解决这场危机。”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交易股票、货币、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
做出任何财务决定时,应该进行自己的尽职调查,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并咨询合格的顾问。本网站的内容并非直接针对您,我们也未考虑您的财务状况或需求。本网站所含信息不一定是实时提供的,也不一定是准确的。本站提供的价格可能由做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财务决定均应完全由您负责,并且您不得依赖通过网站提供的任何信息。我们不对网站中的任何信息提供任何保证,并且对因使用网站中的任何信息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未经本站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