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公:--
預: --
--
預: --
前: --
--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公:--
預: --
--
預: --
前: --
--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哈里斯當選+府院分離」組合,如何影響資產價格?
8月16日哈里斯發布《降低美國家庭成本的議程》聚焦在四個領域:住房、醫療、食物、稅收。但辨證來看,其中部分議程反而有推升通膨的風險。第一,創紀錄的購屋首付補貼如果落地,可能迅速刺激購房需求,雖然哈里斯承諾了增加住房供給,但新房建造到入市也需要時間,因此首付補貼或將推升房價。第二,食品雜貨價格禁令對降低通膨的作用或有限。第三,哈里斯削減稅負的計劃,將為中產階級帶來更多消費,可能會推升物價。
將今年大選結果依照利好美國通膨降溫排序:「哈里斯當選+府院分裂」>「川普當選+府院分裂」>「哈里斯當選+府院統一」>「川普當選+府院統一」。
在哈里斯的政策議程中,創造的財政收入不足以填補其增加的財政支出。導致赤字增加的政策主要有:擴大兒童稅收抵免、延長健康保險(ACA)保費的稅收抵免、擴大勞動所得稅抵免、首次購房補貼和新房建造激勵政策,這些政策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增加2.14兆美元的赤字(CRFB,稅務基金會,牛津大學,華頓商學院的預測平均值,下同)。導致赤字減少的政策主要有:提高企業所得說、提高淨投資收益稅(NIIT)和資本所得稅、提高公司股票回購稅。這些政策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削減1.77兆美元的赤字。
財政議程落地的關鍵在於國會選舉。美國憲法規定了立法權在國會手中,所有涉及財政的法案,都需要由國會眾議院發起,並在參議院和眾議院均投票通過,才能送至總統簽署、落地生效。歷史上美國重大的財政政策,往往成型於「府院統一」時期(即總統、參議院、眾議院歸屬於同一個黨派)。例如,拜登2021年初就職時府院統一,在2022年11月的中期選舉中輸掉眾議院。前兩年府院統一時,順利推出了《2021美國救助計畫法案》《通膨削減法案》《晶片與科學法案》,而府院分裂後暫無重大法案出爐。超過半個月的政府關門事件也更多出現在府院分裂期。府院分裂時期,大規模財政撥款談判更加坎坷。如果哈里斯當選,其政策議程能兌現多少,關鍵或在於民主黨能否贏得國會。
或許不必對「哈里斯經濟學」期待過高。如果哈里斯當選總統,預計絕大部分政策仍是延續拜登經濟學。如果哈里斯當選總統,那麼大概率就面臨「府院分裂」。參議院:今年11月大選大概率從民主黨易主共和黨,Polymarket網站顯示民主黨守住參議院的機率僅26%。眾議院:競爭比參議院更為膠著,Polymarket網站顯示拜登退選後民主黨在眾議院的勝利機率快速上升,目前為62%。哈里斯的大部分政策議案仍是繼承“拜登經濟學”,僅小部分為哈里斯提出,在“府院分裂”情況下,這部分落地可能性較小。
「哈里斯當選+府院分離」組合,如何影響資產價格?複盤歷史,民主黨總統下的府院分類時期,美股和美債表現較好,黃金和銅價格下跌;如果迎來府院統一,那麼美股、黃金、原油、銅都的平均漲幅都能有不錯表現。
美國大選進展超預期,美國經濟惡化超預期。
法國新總理巴尼耶日前在國民議會發表了新政府的總體政策演講,首次正式闡述施政理念和行動綱領,列出五大優先任務:提升生活水平、改善公共服務、加強治安管理、調整移民政策以及推動社會團結。根據民調機構Elabe的調查結果,新政府的政策大方向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但其「有效改善局勢的能力」受到質疑。由於目前法國政治分裂嚴重,新政府的政治基礎十分薄弱,故而這一演講不論對於新政府的存亡,還是法國乃至歐盟的命運,都尤為重要,其背後的深層邏輯值得尋味。
「新政演講」中,巴尼耶如實告知法國所面臨問題的重要性和艱鉅性,大力呼籲團結妥協精神,展現出務實的態度。他也刻意保持了一定的模糊性,為後續調整預留空間。然而,儘管如此,法國政黨政治的分裂與對立猶如一團難以驅散的陰霾,為巴尼耶的執政之路埋下重重隱患。各黨派為其劃定的「紅線」密如蛛網,他需要在夾縫中不斷尋求平衡與突破。整體而言,新政府的挑戰主要來自幾個面向:
首先,國內治理有許多積重難返的問題,結構性矛盾突出,令巴尼耶難以推行重大改革。他在演講中提及的財政稅、移民、退休金等議題,既是法國人關注度最高的焦點,也是治理難度極高的領域。以財政政策為例,法國目前面臨高達600億歐元的財政壓力,2024年財政赤字預計將超過國內生產毛額的6%。巴尼耶為平衡赤字問題與社會公平穩定,一方面將預算赤字控制在歐盟3%限額內的目標推遲兩年至2029年,另一方面提出具體的開源節流措施,包括壓縮公共開支以及向富裕群體徵稅等。可以說,這些舉措既務實又彰顯了法國的責任擔當,然而中右翼普遍反對徵稅,公眾對此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也較低,政府將不得不作出巨大的努力。
其次,新政府的計畫必須在中短期內顯露成效,否則本就對執政團隊不滿的政治對手將很快失去耐心。巴尼耶面臨三種可能結局:第一種,左翼聯盟與極右派在彈劾動議中聯手,政府將被迫解散;第二種,一年後,馬克宏依據憲法再次解散議會,改組政府;第三種,巴尼耶憑藉著獨特的執政之道,控制住局勢,並在多方牽制下平穩度過馬克宏總統任期的最後3年。不論哪一種,都事關新政府和巴尼耶本人的政治生命,巴尼耶必須全力以赴,讓工作盡快顯現成效,以應對殘酷的政治挑戰。
最後,新政府處於嚴密盯防之下,執政過程中,各派設置的「紅線」縱橫交錯,一旦逾越便可能招來「圍剿」。至於改革方案,無論哪一種都難以讓所有人滿意。無論是正面打擊還是側面施壓,各個黨派皆出於各自利益考量,試圖壓縮新政府的行動空間,以此為自己的下一屆總統和國會選舉鋪路搭橋。
縱覽法國當前的政治形勢,分裂與對立情緒瀰漫,各黨派為了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愈發倚重政治規則與結盟策略,但這般處心積慮卻似在為他人作嫁衣裳,因為極右派正在悄悄成為這場政治變動的最大獲利者。黨派分散對立以及極右翼議席數量的持續增加,使其佔據了某種「仲裁者」地位,握有更多與執政者談判的籌碼。
對巴尼耶而言,真正的挑戰或許並非為法國的沈疴痼疾尋得良藥,而是法國政治傳統中的民主理念、規則意識及妥協精神正逐漸被黨派博弈與權力爭鬥所取代。他必須盡快找到對話協商、促進團結的平衡之策,以抵禦極化的政治秩序。否則,為這場「政治秀」埋單的,終將是法國民眾的福祉以及法國的國際形象。
上週五,美國勞工部公佈了9月就業市場狀況,9月新增就業人數為25.4萬個,高於預期的14.7萬個,失業率由8月的4.2%降至4.1%。報告再次證明,聯準會可能判斷錯誤,上個月減息50個基點有些操之過急。
在人工智慧投資潮、通膨降溫和減息預期三重利好刺激下,截至10月4日,今年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20.57%,以藍籌股為主的道瓊工業指數漲12.37%,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漲20.83%。美元指數收在102.275,較上一個交易日漲0.52%;十年期公債收益以3.969%報收,較上一個交易日漲了3.21%,預示市場相信11月7日美聯儲會減息25個基點。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一再表示,11月7日會以常規出牌(減25個基點),並強調聯準會9月減50個基點是為了維持就業市場的良好動能。事實上,鮑威爾和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當時誤判了就業形勢,被7月份的就業報告所嚇,失去了應有的定力,僅憑兩個月數據就倉促決定大幅度減息。如圖所示,美國目前就業情況一如前幾季度,畢竟許多企業在為聖誕節消費季備貨,裁員僅限於個別行業,不足以影響整個經濟。
就業報告顯示,9月產業新增就業人數也與先前的情況完全一樣。商品生產部門中,僅建築業增加2.5萬個就業崗位,而製造業裁員7000人;服務業新增20.2萬個就業崗位,其中零售業新增1.56萬個,醫療和社工7.2萬個,住宿餐飲7.6萬個;政府部門增加了3.1萬個。然而,大多數為低薪崗位,高薪崗位偏少。
今年美國股市交投活躍,但發行市場卻不溫不火。今年前三個季度,美國公司企業股票融資額為1,553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077億美元,但大機率會低於正常年份水準。其中,新股發行為258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75億美元;增發股票融資額1,098億美元,也高於去年的790億美元。
今年美國公司債發行市場較為活躍。前三個季度,美國公司債發行額為1.57兆美元(超過去年全年水準),去年同期為1.18兆美元。聯準會減息對短期利率的影響可謂立竿見影,但對中長期利率影響較小,利率倒掛正在修復之中。
金融市場已形成基本共識:通膨已成為過去時,經濟軟著陸可能變成現實。然而,這並不等於說通貨膨脹不會出現反彈。 9月27日,美國商務部公佈的、聯準會決策時所參考的核心個人消費成本指數(PCE)上漲了2.7%,略高於8月的2.6%。如果中東局勢持續惡化,伊以衝突升級,原油價格必然上漲,物價將承壓,剛結束的碼頭工人罷工會影響到美國全國工資成本,這都是通貨膨脹反彈的潛在風險。
經過三年多的通貨膨脹,一般百姓已苦不堪言,高企的物價削弱了家庭收入的購買力,經濟拮据與統計數據所反映的情況相反。根據聯準會數據,2009年,美國房屋中位數價格為22.1萬美元,2024年升至41.2萬美元;根據美國能源部,2009年,新車平均售價為23276美元,現在升到4.8萬美元。如果以CPI漲幅計算,房價應該為32.2萬美元,新車為3.4萬美元。
此外,美國聯邦政府總負債成長失控,很快就要達到36兆美元了。今年8月初,美國聯邦政府總負債剛超過35兆美元,僅過了兩個多月現已達到36.68兆美元,相當於一個中等富裕國家的經濟規模。
物價漲幅下降,但物價水準高企,讓一般家庭感到財力被掏空了,而美國政府濫發各種補貼勢必讓負債規模失控。高負債率恐怕是美國經濟所面臨的最深層矛盾,將嚴重限制未來經濟成長、持續削弱美國國力。
近期最大事件是11月5日美國大選結果:誰入主白宮?哪個政黨掌控眾議院?哪個政黨執掌參議院?大選結果會產生新的不確定性。例如,美國對外政策是否改變?國內經濟政策會如何調整?因為美國總統在外交事務上具有最高決策權,對外政策改變對國際事務將產生重大影響,而總統國內政策受掣肘較多,政策調整持續時間較長。
宏觀經濟方面,美國勞工部將於10月10日公佈的CPI數據較為重要,而10月30日美國商務部公佈的第三季GDP成長預估值相當重要。這些宏觀經濟指標對金融市場會產生一定影響,但最重要的訊息則是來自美國公司季度財報。其中,科技股表現將決定股票市場走向,市場最想知道的是人工智慧應用是否提升了企業經營效率。微軟、Google、亞馬遜、META(臉書)的雲端收入是否大幅提升?蘋果的經營指標是否有改善?
非農就業報告出爐後,金融市場已形成強烈預期:11月7日聯準會減息25個基點,12月28日將持續減息。債券市場變化就值得關注了。美國中長期債券利率是否持續攀升?利率倒掛是否持續改善?是否預示經濟衰退?雖然市場一致認為,美國經濟可能會實現軟著陸,但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認為美國經濟強勁,通脹並沒有完全被控制住,考慮到國內外多種因素,膨脹極有可能“死灰復燃” ,美國經濟可能「沒著陸」(no landing)。
聯準會11月7日可能減息25個基點已反映在匯率市場,美元幾乎對非美元貨幣升值。其中,美元對日圓匯率波動較為劇烈,10月4日美元對日圓升值1.22%(在外匯市場上實屬不多見)。最近,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一席講話令中央銀行左右為難:是繼續升息,還是三思而後行?為了讓日本經濟徹底走出「通貨緊縮」泥潭,新首相多次表示希望日本央行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
在美股經歷了大半年的火熱行情之後,近期,華爾街交易員們開始關註一系列風險:從對美國經濟的擔憂,到聯準會利率的不確定性,再到對美國大選的焦慮。
而在本週,一個可能將決定美股未來走勢的最重要事件正如期而至:美股Q3財報季將正式開啟。
隨著財報季本周正式開啟,各大美股企業的財報將陸續出爐。美國東時間週四,達美航空將發布財報,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將於週五發布財報。
在接下來的幾周里,美股「七巨頭」(Meta、Alphabet、英偉達、蘋果、微軟、亞馬遜和特斯拉)也將陸續發布財報。市場除了關注這些科技巨頭的成長和獲利表現外,還將特別關注他們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投入前景以及最終實現回報的時間。
年初至今,在聯準會降息預期和美股企業獲利前景強勁的推動下,標普500指數已經累計飆升了約20%,市值增加了逾8兆美元。但隨著華爾街分析師下調對美股企業第三季業績的預期,趨勢可能正在轉變。
根據彭博編製的數據,華爾街目前預期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在第三季的季度獲利將較上年同期成長4.7%。這一增幅較7月12日時預期的7.9%大幅下調,是四個季度以來的最低增幅。
而根據FactSet數據顯示,市場預期標普500指數在第三季的獲利將年增4.6%。自6月30日以來,市場對美股企業第三季獲利預測已下調3.8個百分點,其中八個產業的獲利預測被下調,能源產業面臨的降幅最大。
華爾街對於美股企業獲利表現的擔憂,也折射出市場對美國整體經濟狀況的擔憂。
根據美國金融服務公司Siebert的首席投資長馬列(Mark Malek)表示,美國市場對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已經超過對降息問題的疑慮。而如今,要消除這些擔憂可能並不容易,因為上個財報季中出現的許多憂慮在這個財報季依然存在。
Trivariate Research創辦人亞當•帕克(Adam Parker)表示:“這一次,財報季將比平時更為重要……我們需要來自企業的具體數據。”
Parker表示,投資人尤其關注企業是否在延後支出、需求是否放緩,以及客戶是否因地緣政治風險和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而改變行為。他表示:“正因為世界上發生了很多事情,企業盈利和業績指引現在才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美股投資者來說,一個不可避免的巨大風險正橫亙在眼前: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了,而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和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目前的競爭勢頭勢均力敵。
此外,聯準會才剛邁出降息的第一步,儘管人們對美國經濟軟著陸前景持樂觀態度,但聯準會未來降息速度有多快仍是個問題。中東地區不斷加劇的衝突也讓人們對通膨的擔憂再次升溫,WTI原油價格上週上漲9%,創下2023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
此外,更具挑戰性的是,大型機構投資人目前幾乎對美股沒有購買慾望,美股的季節性趨勢疲軟。
追蹤趨勢的系統性基金的部位目前偏向下行,而選擇權市場的部位顯示,交易商可能不准備逢低買進。高盛數據顯示,即使美股下個月市場持平,大宗交易顧問(CTAs)也可能賣出美股。
歷史似乎也站在悲觀主義者那邊。 Bespoke Investment Research編製的數據顯示,自1945年以來,每當標普500指數在當年的前九個月上漲了20%以上時,在該年的10月份,該指數有70%的時間是下跌的。
截至今年9月,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21%。
儘管如此,投資人還是有理由對這個財報季保持樂觀——由於華爾街對於美股獲利預期降低,這讓企業有了更多超出預期的空間。
FLPutnam投資管理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Ellen Hazen表示:「先前的預期有點過於樂觀了,現在他們正在回落到更現實的水平…(企業)超過盈利預期肯定更容易了,因為現在的預期比之前更低了。
事實上,有大量數據表明,美國企業在基本面上仍具有韌性。彭博數據顯示,美股企業不斷增強的獲利週期應會能抵禦美國整體經濟疲弱的訊號,將股市的天秤推向正面方向。 BI的Michael Casper寫道,即便是今年表現落後於大盤股的美股小型股,利潤率也有望改善。
美東時間上週五公佈的就業報告顯示,美國失業率意外下降,平息了對就業市場疲軟的一些擔憂。
另一個樂觀的因素是聯準會的寬鬆週期——這歷來是美國股市的福音。彭博資訊彙編的數據顯示,自1971年以來,在聯準會降息期間,標普500指數的年化報酬率為15%。
當降息週期在非衰退時期到來時,美股的殖利率甚至更強勁。在這些情況下,大盤股的平均年化報酬率為25%,而經濟衰退時為11%;小型股在非衰退時期的平均年化報酬率為20%,而經濟衰退時期的平均年化回報率為17%。
"除非企業財報令人非常失望,否則我認為從現在到年底,聯準會對市場的影響將更大,因為企業財報一直相當穩定," Sevensreport Research創始人兼總裁Tom Essaye表示,「投資者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下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4年10月8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記者會。發改委分析研究當前經濟情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紮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
鄭柵潔表示,關於當前經濟情勢,要準確掌握中國經濟實際,要做到全面客觀冷靜,看宏觀全局、看發展態勢,既要看當下,也要看未來。
綜合分析,從發展態勢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市場潛力大、經濟韌性強等有利條件沒有改變,隨著各項存量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特別是增量政策出台實施,近期市場預期明顯改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較快,股市回升上漲,「十一」假期市場消費旺盛。我們對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充滿信心,並對維持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充滿信心。
鄭柵潔提到,關於貫徹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工作考慮,針對當前經濟運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圍繞加大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振資本市場等五個面向,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一攬子增量政策體現了三個“更加註重”,就是更加註重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更加註重支持實體經濟和經營主體健康發展,更加註重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政策規劃制定體現了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目標導向,錨定全年目標任務,用好用足政策空間,努力激發更大發展潛能。二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經營主體與社會關切,緊扣經濟與社會發展和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問題,採取針對性較強的措施。第三是堅持系統施策,統籌財政、金融、消費、投資、房地產、股市、就業、民生等各領域政策,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強化政策合力。四是堅持長短結合,統籌做好今明兩年政策的銜接,推動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確保「十四五」順利收官。
貫徹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具體有五個「針對」。一是針對經濟運作中的下行壓力,強化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各方面都要持續用力、更給力。二是針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議題,把擴內需增量政策重點較多放在惠民生、促進消費上,積極發揮投資有效帶動作用。第三是針對目前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助企幫扶力度,實際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四是針對樓市持續偏弱,採取綜合性政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穩定。五是針對前期股市震盪下行等問題,推出有力有效系列舉措,努力提振資本市場。
鄭柵潔表示,主要包括五個面向:
加力提效實施宏觀政策。一是加大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力道。二是加速推動重大改革措施落地。第三是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進一步擴大內需。消費方面,重點在於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促進中低收入族群增收,實施提振消費行動。一是加強對特定群體的支持力道。二是結合「兩新」推動大宗商品消費持續擴大。第三是擴大養老、託育等服務消費。
在投資方面,重點在於擴大有效投資,加速形成實體工作量。一是用足用好今年各類資金。二是提前規劃並下達明年部分「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計畫。三是優化實施投資重大政策。
加大助企幫扶力道。一是規範涉企執法、監理行為。二是提前明確階段性政策後續安排。三是加強要素配置保障。
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採取系統性綜合措施,對商品房建設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加大「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力度,運用專項債券等支持盤活存量閒置土地,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宅需求,加速消化存量商品房,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加速建構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穩步推進公募基金改革,研究推出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政策措施。
鄭備表示,為加速推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在一攬子增量政策中,重點圍繞五年行動計劃部署的四大行動,加大政策支持和實施力度。
一是在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方面,聚焦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市民化;針對農業轉移人口教育、醫療等問題支持力度。
二是在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昇行動方面,聚焦解決縣市綜合承載力不足、產業基礎薄弱等問題。
第三是在實施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方面,聚焦打通城際交通提升同城化發展水準。
四是在實施城市安全韌性水準提升行動方面,聚焦消除城市建設運作中的風險隱患,盡快補齊城市安全韌性短板。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