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橋水首席投資長警告,川普可能導緻美國無法實現2%的通膨目標,因此他可能會選擇順應更高通膨的聯準會主席人選,以推進降息。
橋水聯合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首席投資官鮑勃·普林斯(Bob Prince)週三表示,當選總統川普在關稅、財政刺激和移民方面的政策可能會使美國無法實現2%的通膨目標。
他在香港舉行的第三屆年度全球金融領袖投資高峰會上表示,如果美國的通膨率在大約一年半後仍接近3%,川普可能傾向於提名一位願意順應更高通膨目標的聯準會主席人選,這將允許他削減利率。
他補充說,“人們期盼降息。但如果通膨率保持不變,那麼就可能無法降息。我認為18個月後的局面會很有趣,屆時現任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任期將結束。”
普林斯也加入了一些同行的行列,他們警告投資者,川普的第二任期將導致更高的通膨,因為川普承諾的親商和促增長政策會給物價帶來壓力,並限制勞動力擴張。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副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約翰·斯圖津斯基(John Studzinski)在曼谷舉行的福布斯執行長會議上表示:「投資者仍應考慮將資金投入強大抗通膨屬性的資產。
他說,“通膨不會消失,而美國提議的關稅將影響價格。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也是供應鏈和物流成本的主要風險。”
川普先前對鮑威爾展開了猛烈批評。鮑威爾則表示,如果川普要求他辭職,他不會離職。他在本月稍早的一次記者會上表示,任何將他或任何其他聯準會理事降職的企圖都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這位聯準會主席表示,美國經濟最近的表現“非常好”,並沒有發出政策制定者應該急於降息的任何信號。
如果川普兌現其減稅、限制移民和徵收關稅的競選承諾,聯準會明年的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會面臨阻力。
普林斯表示,川普的政策可能會創造一個名目成長更高的經濟情景,支出將保持在較高水平,殖利率曲線趨於陡峭。他說,由於過去幾十年的去槓桿化,美國家庭資產負債表處於“相當好的狀況”, 穩定的工資也意味著支出主要由收入而不是信貸提供資金。
再加上財政刺激措施,投資人可能無法獲得他們先前所尋求的降息幅度。儘管如此,普林斯認為,這種環境對股市更有利,因為具有定價權的公司可以將名目支出轉化為名目獲利成長。
他補充說,股市面臨的挑戰在於,投資人不僅已經消化了過去企業獲利最好的十年,而且還充分考慮了這種情況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日本央行正在為再次升息做準備,但市場仍在猜測將以多快的速度提高仍處於低點的借貸成本。以下是日本央行最近就可能升息的時間和最終升息的幅度所做的溝通。
日本央行在今年3月結束了長達八年的負利率政策,並在7月出人意料地將政策利率上調15個基點至0.15%-0.25%。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在本週一表示,經濟正朝著持續的薪資驅動型通膨邁進。這句言論被解讀為升息將再次到來的最新訊號。
植田和男也談到了適時加息的好處,稱將借貸成本從極低水平推高將有助於實現長期經濟成長。這項措詞與日本央行在2007年上一次升息週期中所使用的措詞類似。
時任日本央行總裁福井俊彥(Toshihiko Fukui)曾表示,儘早逐步退出刺激措施將有助於防止泡沫出現,從而實現穩定、持久的經濟成長。在福井俊彥的領導下,日本央行在2007年2月透過兩次升息將利率從零上調至0.5%。但在第二年,為因應全球金融危機,日本央行被迫重新進入降息週期,並在接下來的16年將利率維持在零附近。
植田和男相信,工資將繼續上漲並刺激消費,使企業能夠繼續提高價格,這將滿足進一步升息的先決條件。雖然植田和男對美國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市場波動提出了警告,但他表示,日本央行不一定要等到所有這些風險都消失,這表明他對在12月政策會議上再次升息持開放態度。
日本央行決策者沒有對下一次升息的預設時間做出承諾。但他們認為,市場對日本央行到明年3月底前將政策利率提高至0.5%的預期沒有問題。
如果日本經濟持續復甦,日本央行將繼續提高其短期政策利率,使其接近日本的中性利率,即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經濟成長的水平。
日本央行目前將短期政策利率維持在0.25%。不過,日本通膨率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一直徘徊在2%左右,這意味著經通膨調整後的實際借貸成本仍然很低。透過將借貸成本提高至被視為對經濟中立的水平,日本央行可以退出其認為過度的貨幣刺激措施。
不過,由於不同的模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對中性利率的預估並不容易。日本央行工作人員使用不同的模型估算出,日本經通膨調整後的實際中性利率在-%至0.5%左右。這意味著,如果通膨率達到日本央行2%的目標,日本央行至少可以將短期利率上調至1%左右,而不會導致經濟成長降溫。
根據10月份的預測,日本央行預計,短期利率將在截至2027年3月的「三年預測期的後半段」接近其所認為的中性水平。
雖然日本央行理事Naoki Tamura曾在9月表示,日本央行必須最早在明年年底將利率提高至至少1%,但他的同事們仍對中性利率水準保持沉默。植田和男也曾表示,由於缺乏數據,很難做出可信的估計,因為日本的利率長期維持在零水準。
撇開中性利率不談,日圓走勢將對日本央行的升息時機產生重大影響。日圓疲軟是促使日本央行在7月升息的因素,因為疲軟的日圓推高了進口成本和更廣泛的通膨。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將實施的經濟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也使日本央行的決定變得複雜。川普的許多政策被認為將導致通膨捲土重來,並可能阻止聯準會大幅降息,從而使日圓兌美元保持弱勢。
投資人正密切關注將於11月22日公佈的日本10月CPI數據。他們將從中尋找企業是否透過服務價格上漲來轉嫁勞動成本上升的線索。
持溫和立場的日本央行董事會成員Toyoaki Nakamura對過快升息持謹慎態度,他將於12月5日發表演講並舉行新聞發布會。
此外,日本央行將於12月13日公佈其季度經濟調查。如果數據顯示企業信心、資本支出計畫和企業通膨預期走強,那麼12月升息的可能性可能會增加。
根據日本人民民主黨(DPP)高級官員Makoto Hamaguchi表示,日本首相石破茂與一個主要反對黨就其經濟刺激計劃達成了協議,承諾將討論反對黨提出的減稅方案。
Makoto Hamaguchi表示,該減稅方案指出,下一財年的年度稅制改革討論將包括把免稅收入上限從103萬日元提高至人民民主黨提出的水平,以及人民民主黨提出的削減汽油稅。據悉,三個黨派也同意在12月底前透過為經濟刺激計畫提供資金所需的額外預算。
在上個月的大選中,石破茂領導的執政黨自民黨及其聯盟夥伴失去了多數席次。石破茂希望透過經濟刺激計畫以恢復公眾支持。據悉,該經濟刺激計畫預計將包括向低收入家庭發放更多現金,並恢復1月至3月電費和瓦斯費的補貼。該計劃還將概述如何為日本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產業創造和分配超過10兆日圓的公共支援。
上述反對黨在10月的選舉中贏得了足夠的選票,並採取了逐一與執政聯盟討論政策的策略,而不是直接加入執政聯盟。另外,人民民主黨的首要政策建議是將所得稅免稅上限從103萬日圓上調至178萬日圓,並削減汽油稅。該黨認為,提高免稅收入上限將有助於兼職工人增加工作時間、刺激消費、並幫助那些面臨勞動力短缺的企業。不過,日本財政部表示,提高免稅收入上限可能造成高達8兆日圓的稅收損失。
10月17日,法國的GE Vernova員工舉行示威,抗議該公司裁員計畫。圖為抗議者站在寫有「離岸風電,未來的產業,900個工作崗位流失」的橫幅邊吶喊。
離岸風電計畫被視為電力產業脫碳的關鍵。但據路透社18日報道,如今世界範圍內,特別是歐美等國家的部分離岸風電項目因成本高企、投資減少等因素紛紛陷入阻滯,實現2030年規劃目標的可能性不斷減少。幾位業內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歐美國家在離岸風電產業的規劃目標上往往比較宏大,但其執行能力容易受到各種不利因素影響。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因為產業鍊和專案落地力度上的優勢,在離岸風電領域的發展上保持強勁動力。而產業鏈優勢或許可以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全球計畫的契機。
路透社通報稱,隨著一年以來多次項目取消、風電機組損壞以及租約交易的放棄,全球離岸風電產業發展受阻,歐美等國實現規劃目標的機會日趨渺茫,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遭遇挫折。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其統計的全球已宣布撤回或推遲的離岸風電項目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以來的一年時間內,撤回或推遲項目合計裝機容量至少達600萬千瓦,相當於2023全年新增離岸風電裝置容量約1,100萬千瓦的一半以上。
路透社調查發現,成本飆升、專案延遲和供應鏈投資不足,使歐美公司紛紛撤出離岸風電計畫。綜合路透社和《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丹麥沃旭能源、英國石油公司都在退出或考慮裁撤離岸風電業務。美國GE Vernova作為業界頂級風電機組供應商之一,目前未再接受新訂單。
根據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數據,美國在2021年設定了2030年實現30吉瓦(1吉瓦等於100萬千瓦)離岸風電的目標,但截至今年5月,其運作的離岸風電容量還不到200兆瓦(1兆瓦等於1000千瓦)。歐洲也表現堪憂。睿諮得能源離岸風電分析師預計,英國、德國和荷蘭這些離岸風電大國到2030年只能實現其設定目標的60%至70%。比利時、丹麥和愛爾蘭的產業規劃相對保守,但預計也無法實現其規劃目標。
路透社稱,多國政府曾約定2030年將再生能源總使用量增加兩倍,國際再生能源機構現在表示,預計離岸風電裝置量將比目標少1/3。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歐美發達國家大多離岸風力豐富。這些國家對電力能源需求旺盛,尤其是歐洲在俄烏衝突爆發能源危機後,尋求能源自主使其更加重視發展離岸風電。
但現在歐美離岸風電發展正在放緩。 《日本經濟新聞》稱,成本上漲是離岸風電開發的主要困境。歐美長期高通膨、高利率和勞動成本上升相疊加,導致開發成本超出預期。此外,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造成的供應鏈受阻也帶來了不利影響。
能源研究公司Wood Mackenzie離岸風電研究主管索倫·拉森表示,目前離岸風電場的全球平均成本為每兆瓦時230美元,在過去兩年中上漲了30%—40%,是陸上風電場平均成本75美元/每兆瓦時的3倍以上。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所(NREL)今年8月公佈的計算顯示,美國離岸風電的成本預計為0.125美元/千瓦時,年增約45%。
一位不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歐美通膨高企,抬高了離岸風電產業鏈的整體價格,其綜合開發成本約為中國企業的2—3倍。該業內人士認為,歐美國家在離岸風電產業的規劃目標上往往比較宏大,但是一遇到各種不利因素其執行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在美國,政治因素也掣肘了其離岸風電的發展。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川普上台後,美國政府可能減少對離岸風電的支持。路透社也表示,業界擔心川普可能會破壞再生能源發展進程。
在歐美等其他地區離岸風電陷入阻滯的同時,中國該產業仍穩定發展。路透社通報稱,中國佔2023年全球離岸風電裝置容量的一半以上,達6.3吉瓦。全球風能理事會估計,未來兩到三年,中國每年將安裝11—16吉瓦的離岸風電。
11月16日,離岸風電現代產業鏈共鏈行動大會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我國離岸風電累計裝機已連續三年穩居全球第一位。資料也顯示,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完整的離岸風電產業鏈體系,目前中國風電機組產能佔全球市場的60%,葉片產能佔比64%,齒輪箱產能佔比高達80%,發電機產能佔比73%。
招商證券分析師楊榮成在近日的一份研報中表示,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歐美等已開發國家較早提出綠色發展概念,並且制定了一系列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措施,2020年中國也提出了「雙碳」目標。他認為,全球離岸風電產業發展起步於歐洲,壯大於中國。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離岸風電和歐洲的差距逐漸縮小,現在中國已成為驅動全球離岸風電新增裝置的重要力量。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從中國採購設備將有助於降低歐洲、日本和美國開發商的成本,但這些國家的政府都試圖鼓勵本地生產,以減少對中國技術的依賴。上述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整體優勢使得面向離岸風電的開發成本較低,為中國未來參與全球市場提供了非常大的機會。
週三(11月20日),全球金融市場今日波動加劇,多種資產在美元走勢反彈、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以及各主要經濟體政策訊號影響下表現分化。
美元在連續三日下跌後展開反彈,重新奪回部分漲幅。日內美元指數上揚至106.67附近,展現出強勁的恢復力。推動這一反彈的原因在於避險情緒的減弱以及市場對聯準會政策預期的調整。此前,俄烏衝突升級以及俄方修改核武政策一度提振避險情緒,但隨著俄羅斯外交部長強調“將盡一切可能避免核戰”,市場的擔憂有所降溫。同時,聯準會12月降息預期的下調也進一步鞏固了美元的支撐。 美元兌日圓漲幅尤其顯著,上揚0.75%,報155.810。這一水準已接近日本央行可能幹預的敏感區間。儘管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近日未對日圓貶值表態,但市場對日本財政部潛在的干預動作保持警覺。荷蘭合作銀行外匯策略主管Jane Foley指出:“美元兌日圓接近155水平時,市場會高度緊張,儘管財務省可能暫時選擇通過口頭幹預的方式來穩定市場情緒。” 英鎊和歐元的表現則略顯疲弱。英鎊兌美元下跌0.17%,報1.2658,此前英國央行總裁貝利在議會演說中重申,未來寬鬆政策將採取「漸進式」路徑。英國10月消費者通膨加速成長曾短暫提振英鎊,但市場對英國央行即將降息的預期仍限制了英鎊的反彈空間。歐元兌美元下跌0.46%,至1.0545,顯示歐元區經濟基本面的持續疲軟對匯率的拖累。
黃金市場今日繼續承壓,金價下跌0.31%,報2623.98美元/盎司。隨著美元的反彈和實際收益率的上升,黃金的吸引力進一步下降。市場風險偏好上升,疊加避險資金流出,令黃金走勢陷入調整。技術面上,黃金目前在2,630美元/盎司附近面臨關鍵阻力,若無法有效突破,短期或將測試2,600美元的支撐位。
星展銀行的報告指出:「黃金正面臨美元強勢和避險需求減弱的雙重壓力,但投資者仍需警惕地緣政治突發事件可能帶來的支撐效應。」目前市場較為關注美國即將公佈的房地產數據以及聯準會官員的後續表態,這些因素或將在短期內為黃金提供更多線索。
能源市場方面,油價持續漲勢,布蘭特原油上漲0.33%,至73.47美元/桶,美原油上漲0.35%,至69.48美元/桶。本輪漲勢主要受到地緣政治風險的驅動。近日,烏克蘭使用美製飛彈襲擊俄羅斯邊境地區後,俄羅斯更新核武政策,並威脅對任何進一步挑釁採取強硬措施。這種緊張局勢加劇了市場對能源供應中斷的擔憂,並推動油價走高。
然而,油價的漲幅受到強勢美元的限制。美元的上揚使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對全球買家來說更為昂貴,從而抑制了部分需求。此外,市場對聯準會12月可能維持利率穩定的預期也限制了油價的進一步上行空間。
儘管如此,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的分析指出,隨著全球需求復甦緩慢,短期內油價可能繼續在當前區間內震盪。
債券市場方面,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今日上升至2.35%,反映出市場對歐元區薪資成長引發的通膨壓力的擔憂。數據顯示,第三季歐元區薪資成長率達到5.42%,為199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德國的薪資成長尤為顯著,達到8.8%。這項數據使得歐洲央行進一步寬鬆政策的空間受到挑戰。
同時,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近期經濟數據的支撐下持續高位運作。投資人關注的焦點仍是聯準會下一步政策行動。儘管市場對12月降息的預期有所下降,但通膨和經濟成長數據將是決定美債殖利率方向的關鍵因素。
綜合來看,今日市場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呈現較為複雜的動態。美元的強勢反彈主導了外匯市場的主要方向,黃金與原油則分別受到美元和地緣政治的雙重牽引,債券市場則因經濟與通膨預期的變化而出現調整。
1. 美國房地產數據與能源庫存報告這些數據將為市場情緒提供進一步的指導。
2. 聯準會官員講話任何關於政策路徑的暗示都會對美元、黃金及債市產生影響。
3. 俄烏局勢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俄羅斯方面對當前局勢的具體應對措施。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