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外界普遍認為,斯洛伐克、奧地利和摩爾多瓦是受俄烏過境天然氣協議終止影響最大的國家。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下文簡稱俄氣)自1月1日宣布終止過境烏克蘭向歐洲運送天然氣,至今已過一週。先前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度較高、受協議終止影響最大的部分歐洲國家已開始調整天然氣進口來源。
然而,在冬季低溫下,歐洲天然氣庫存消耗迅速。根據央視新聞引述彭博社1月6日報道,歐洲天然氣庫存量正以2018年以來最快的速度消耗。由於需求不斷上升,儲存設施內的天然氣容量已從去年同期的86%降至約70%,可能對歐洲各國為2025年冬季建立庫存帶來影響。 8日起,預計寒冷天氣將從歐洲西北部蔓延至更多地區,可能導致當地供暖需求增加、天然氣庫存消耗量進一步攀升。
同時,在俄氣1日宣布因摩爾多瓦天然氣公司長期欠費而暫停對該國供應天然氣後,摩爾多瓦分離地區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下文簡稱“德左”地區)能源危機日漸加劇。自1月初起,當地已切斷家庭供暖和熱水供應,除確保糧食安全以外的所有工業企業均已暫時關閉。 7日起,當地還將增加滾動停電的頻率。
尚未正式加入歐盟的摩爾多瓦是受俄烏過境天然氣協議到期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其電力高度依賴位於「德左」分離地區的火力發電廠。後者位於德涅斯特河東側並與烏克蘭相鄰,於1990年9月宣布獨立,但未獲國際社會承認,俄在當地有駐軍。多年來,「德左」地區一直透過烏克蘭接收俄羅斯免費提供的天然氣,而摩爾多瓦政府則從「德左」地區購買廉價的電力,以滿足摩爾多瓦約80%的電力需求。
俄烏衝突爆發後,摩爾多瓦開始從歐洲供應商購買天然氣,但俄烏過境天然氣協議到期讓其無法自「德左」地區獲得廉價電力。去年12月,摩爾多瓦便宣布因能源問題進入為期60天的緊急狀態。 俄烏過境天然氣協議到期後,該國能源公司Energocom自1月起從羅馬尼亞進口電力,以滿足62%的電力需求,另有30%的電力需求由熱電廠及再生能源生產商提供。此外,該公司還將從烏克蘭核電公司Energoatom進口部分電力。
除「德左」地區外,摩爾多瓦其他地區目前電力供應充足。但該國能源監管機構已在1月3日批准基本電價提高75%,達到每度0.8歐元(約6.08元)。 《紐約時報》報道稱,這可能會讓親西方的摩爾多瓦現任政府在今年的國會選舉中付出沉重的政治代價。
自蘇聯解體以來,摩爾多瓦一直在親西方和親俄羅斯路線之間徘徊。但在現任總統桑杜的領導下,該國在俄烏衝突期間加快了脫離俄羅斯軌道的步伐。 2024年摩爾多瓦總統大選以及關於加入歐盟的憲法修正案全民公投期間,桑杜及其盟友曾警告俄方試圖幹預選舉進程,但俄方否認。
而在「德左」地區,免費的俄羅斯天然氣斷供造成了巨大衝擊。根據路透社1月7日報道,「德左」地區當局表示,截至6日上午,當地共有122個定居點失去了天然氣供應,只有少量天然氣供應給一些公寓用來做飯。至少有131所學校和147所幼兒園沒有暖氣供應,當局已命令學校在寒假後暫緩開學。自7日起,當地每天滾動停電的時間還將增加到兩次,每次4小時。
有當地民眾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當地數百家企業已經暫時停工,毯子以及無需烹飪的餅乾、起司等食品正在熱銷,麵包的價格出現明顯上漲。 「德左共和國」領導人克拉斯諾謝利斯基(Vadim Krasnoselsky)2日指出,該地區天然氣儲量平均而言可供當地使用兩週,現階段的情況尚且可控,但停工時間過長將影響企業重新啟動的能力。
另據《紐約時報》1月6日報道,在俄羅斯天然氣斷供後,「德左」地區一家此前向遊客出售鮮花和園藝用品的商店的主營業務已轉變為向當地居民出售電暖器。商店售貨員表示,較便宜的型號已經售罄,較高檔的暖爐也很搶手。
但克拉斯諾謝利斯基6日表示,因暖氣產生的電力需求激增給當地建造於蘇聯時期的電網帶來了壓力,主要發電站可能會出現技術故障。克拉斯諾謝利斯基也曾於3日表示,當地已有1,500棟多層公寓大樓失去暖氣和熱水,近7.2萬戶家庭沒有天然氣,150棟瓦斯鍋爐房已關閉。但他提到,當地木材儲備豐富,並鼓勵農村地區使用活動爐灶的居民盡可能尋找木材取暖。
嚴重的能源危機使得該分離地區與摩爾多瓦當局關係日益緊張,也引發了俄羅斯與摩爾多瓦之間激烈的相互指責。
摩爾多瓦政府將這場危機歸咎於俄羅斯,稱俄氣拒絕透過替代線路向「德左」提供天然氣,指責俄羅斯試圖藉用能源危機製造不穩定局面並影響摩爾多瓦2025年議會選舉結果。
俄羅斯則將此問題歸咎於烏克蘭和西方國家。俄外交部6日發表聲明稱,摩爾多瓦政府無視與俄氣關係中的問題(註:俄氣此前稱摩爾多瓦天然氣公司長期欠費)是局勢惡化的主要原因,烏克蘭決定「關閘」進一步加劇了危機。在俄外交部發表聲明後,摩爾多瓦外交部6日召見俄駐摩大使,指責俄試圖為「莫斯科自己挑起的危機開脫責任」。
除受到俄氣斷供巨大衝擊的「德左」地區外,歐洲天然氣市場已感受到俄烏過境天然氣協議到期所帶來的震盪。 1月2日,歐洲天然氣價格一度升至每兆瓦時51歐元,達到2023年10月以來的最高值,6日下滑至每兆瓦時49歐元。歐盟委員會6日稱,歐盟能源市場目前維持穩定。但《華爾街日報》指出,由於寒冷天氣和俄烏過境天然氣協議終止後的供應擔憂,歐洲天然氣價格仍維持在高位。
外界普遍認為,斯洛伐克、奧地利和摩爾多瓦是受俄烏過境天然氣協議終止影響最大的國家。 2023年,三國分別經由烏克蘭進口了32億立方公尺、57億立方公尺和20億立方公尺俄羅斯天然氣。不過,路透社1月6日引述供應商數據稱,中歐國家天然氣流量已適應俄烏天然氣過境協議1月1日到期後的新情勢。
作為中歐國家天然氣分銷樞紐的斯洛伐克先前可獲得每年約5億歐元的過境費,該國國內天然氣市場份額也有近三分之二被俄氣佔據。俄烏天然氣過境協議終止後,匈牙利成為斯洛伐克目前唯一的天然氣進口來源。
路透社引述斯洛伐克天然氣公司Eustream數據稱,1月6日從匈牙利輸往斯洛伐克的天然氣日供應量為87千兆瓦時(GWh),為1月初以來的最高值,但低於2024年12月底的峰值。另根據斯洛伐克通訊社6日報道,現在每天從匈牙利進口的天然氣量僅為去年同期斯洛伐克全國天然氣消耗量的34%,斯洛伐克天然氣供應商正在大量使用儲氣庫中的天然氣以滿足本國需求。
烏克蘭堅持“關閘”,讓斯洛伐克與烏克蘭關係日益緊張,斯洛伐克總理菲佐日前宣布將考慮以斷電、削減對烏難民援助作為報復。兩國原定於1月6日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以就天然氣問題進行磋商。但菲佐6日表示,由於烏克蘭方面拒絕參會,歐盟委員會宣布取消會議,並將尋求確認新的會議日期。
奧地利境內天然氣管道眾多,替代方案更為多元。奧地利電網管理公司(Austrian Grid Management)6日發布報告稱,俄烏天然氣過境協議終止導致來自斯洛伐克的天然氣供應停止,奧地利因此增加了從德國和義大利的進口,但未說明德、意兩國天然氣的具體來源。
除尋找透過其他路線進口的管道天然氣外,歐盟先前還曾表示,經烏克蘭的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可以被液化天然氣所取代。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已成為歐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
但總部位於挪威的獨立媒體High North News 1月6日報道稱,歐盟2024年從世界各地進口的液化天然氣減少了20%。這項變更主要針對自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歐盟自俄羅斯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則創下了1,665萬噸的新紀錄,俄液化天然氣佔所有進口量的比例也從2023年的15%上升到2024年的20%。與美國或其他來源相比,貿易商更青睞價格更低的俄羅斯液化天然氣。
川普還未正式上任美國總統,就已經引發西方的集體震驚。
週二,川普表示,不會排除使用軍事力量奪取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島控制權的可能性,因為這兩個地方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然而,巴拿馬運河歸屬於中美洲國家巴拿馬,格陵蘭島則是丹麥的領土。美國想要以關稅或軍隊獲得其他國家的固有領土,聽起來十分狂妄。讓人擔憂的是,川普的這些話可能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身為北約成員國之一的丹麥,其首相Mette Frederiksen為此緊急聲明,表示美國是丹麥最重要和親密的盟友,她不相信美國會動用軍事或經濟力量來確保對格陵蘭島的控制。
她歡迎美國對格陵蘭島表現出更大的興趣,但必須尊重格陵蘭人們的主權。
與此同時,週二,川普兒子小唐納德已經“替父出遊”,抵達格陵蘭島並進行了大量的宣傳。種種行動顯示川普想要為美國開疆拓土的打算並非一時興起,這也讓許多政治分析家不得不評估起其中的風險。
從影響力來看,川普威脅軍事佔領巴拿馬運河一事若真的發生,西方可能不會採取太多實質行動,因為巴拿馬本身並非西方倚重的盟友。但格陵蘭島顯然不同。
由於丹麥也是北約成員國,其受到北約共同防禦協議的保護。智庫北極研究所資深研究員Victoria Herrmann指出,如果美國對格陵蘭或丹麥採取軍事行動,那麼將被視為對北約成員國的攻擊,也將被視為對整個北約的攻擊。
理論上,北約憲章並未規定北約將對此採取何種措施。而在實際情況下,在遭到非北約盟國攻擊時,北約國家通常會互相保護。但北約共同防禦協議並未對聯盟內成員攻擊另一成員的情況做出指導。
所以,川普如果不能排除軍事佔領格陵蘭島的情況,那麼人們也不能排除北約在最壞情況下內部開戰的可能性。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副總裁Jon Alterman則指出,川普喜歡先製造力量然後觀察外界的反應,透過不斷嘗試找到最佳方法。因此,他對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的態度可能將因為外界的回應而不斷調整。
北極研究所所長Romain Chuffart也強調,美國和丹麥之間發生僵局的可能性極小,如果真的發生僵局,這對美國的國際信譽將是極大的打擊。還有人則猜測,有一種可能是讓格陵蘭島先自行獨立,然後再透過一些手段使其歸屬美國。
無論如何,美國想要格陵蘭島的資源和地理位置來壯大己身這一企圖已經十分清晰,接下來只需看川普更傾向於採取何種方式。
1月6日,美國新國會點數選舉人票,正式確認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當選總統。看似“平靜”的結果認證程序,暗流湧動:國會大廈被高大隔離圍欄“全副武裝”,數百名國民警衛隊士兵待命,國會為避免發生騷亂而修改了選舉認證規則……這些都因為,四年前的這一天發生「國會山莊騷亂」事件,震驚世界。
四年過去,川普即將重返白宮,但人們對暴動的記憶不曾消減。這些年來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政治極化、社會撕裂不斷加深,民眾對美國政治暴力充滿擔憂與恐懼。
「2021年1月6日是永遠被銘記的恥辱的一天。」「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在1月6日舉行的國會聯席會議上,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等人說。
川普2020年競選總統連任失敗後,宣稱選舉有「大規模舞弊」。他的大批支持者於2021年1月6日闖入美國國會大廈,造成5人死亡、上百名警察受傷及數百萬美元財物損失,成為「美式民主」濾鏡碎掉的名場面。
四年後,對總統選舉結果認證被定為「國家特別安全事件」。美國特勤局表示,這是該程序首次被賦予這種定性。此外,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為避免騷亂,國會也修改了選舉認證規則。新規之下,副總統無權像以前一樣對選舉結果提出質疑;在選舉人票數統計期間,參議員或眾議員應以書面形式提出反對意見,並由至少五分之一參議員和五分之一眾議員簽名。此前反對意見只需要兩院各一名議員簽名。
對於“國會山莊騷亂”這一美國人的“記憶之痛”,美國民眾至今分歧明顯。民主黨選民普遍認為,川普後續對騷亂的處理令人極為擔憂。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最近民調顯示,強烈反對這一事件的共和黨人比例自2021年1月以來下降了20多個百分點,從當初的51%下降到如今的30%,為事件發生以來的最低水平。
川普日前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一檔電視節目中表示,他將在上任首日赦免因「國會山莊騷亂」事件被判刑的人。根據美國媒體統計,這起事件中已有1500餘人被起訴,被指控的罪名從輕罪非法闖入到重罪密謀叛亂,判刑從幾天的監禁到最高22年不等。美國司法部說,這項調查是美國史上被起訴人數最多、證據量最大的調查之一。
有分析說,此舉將進一步加劇美國的極化和撕裂,並助長極端事件。根據《華盛頓郵報》和馬裡蘭大學2024年12月進行的民調,三分之二美國人反對赦免在暴動中被定罪的人,但六成共和黨人及近七成川普支持者贊成赦免。
舒默1月6日指出,赦免暴動中的襲警者將是對政治暴力的「危險背書」。美國聖安塞爾姆學院政治學教授克里斯多福·加爾迪耶里認為,目前的華盛頓比四年前更為分裂。過去四年裡,共和黨有組織地淡化或忽視騷亂當天發生的事情,包括「將襲擊國會大廈和警察的暴亂者描繪成受害者」。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教授妮可·亨默說,取消1月6日騷亂的政治和法律責任應被理解為「美國民主治理未來的嚴峻和危險時刻」。
「國會山莊暴動」事件及其後續風波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近年來尖銳政治紛爭的主要因素之一。四年來,政治極化及分歧所引發的暴力事件持續困擾美國。 「極化(polarization)」被美國韋氏出版公司定為2024美國年度詞彙,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一項民調發現,「分裂(divisive)」一詞最常用於描述當今美國政治。路透社最近一項調查發現,自「國會山莊騷亂」事件以來,美國至少發生了300多起政治暴力事件。
2024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川普經歷刺殺未遂,哈里斯在亞利桑那州的競選辦公室遭到槍擊和破壞,針對選舉工作人員的人身威脅頻發……隨著政治極化加深,美國政治暴力不斷升級,引發美國民眾深刻的擔憂和恐懼。 2025年開年,美國相繼發生新奧爾良汽車撞人事件和拉斯維加斯川普飯店門前汽車爆炸事件,兩起事件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曾是美國艾奧瓦州眾議員的格雷格·丘薩克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他對美國當前狀況感到困擾,擔心會出現更多暴力事件。威斯康辛州退休人員唐娜·希爾薩韋克認為,2024年大選非常“動盪”,充斥著憤怒情緒,意見相左者已不能心平氣和地交流,很難達成共識。
美國國土安全部最新威脅評估警告說,總統選舉引發的緊張局勢以及由此造成的惡性兩極化很可能持續到2025年。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日前刊文指出,從「國會山莊騷亂」到暗殺川普未遂,政治暴力近年來在美國處於歷史高位,而且還在惡化,美國已經進入暴力民粹主義時代。
隨著川普的總統就職典禮臨近,深陷美國國債市場低迷的債券交易員們正準備迎接更多類似的糟糕情況,期權顯示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有可能飆升至5%——這是2023年10月以來從未見過的水平。
由於人們猜測川普的政策將刺激美國經濟加速發展,同時加快通膨飆升和增加赤字,這使得10年期美債殖利率在過去一個月飆升了約半個百分點,接近4.7%。本週公司債的發行熱潮和1,190億美元的美債拍賣增加了美債殖利率的上行壓力,預計未來幾週還會有更多的美債拍賣。
貝萊德公司(BlackRock Inc)的美洲首席投資和投資組合策略師加吉-喬杜里(Gargi Chaudhuri)表示:「我們需要財政政策的確定性,隨著川普就職典禮的舉行,我們將聽到更多有關財政政策的消息。
與此同時,週二公佈的職缺和服務業數據等樂觀的經濟數據將聯準會進一步降息的預期推遲到了今年下半年。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正在為收益率大幅上升做準備。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週二的選擇權數據顯示,新的交易目標是10年期美債殖利率將在2月底前上升到5%。這可能只是個開始,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ep NV)全球債務與利率策略主管Padhraic Garvey認為,到2025年底,10年期美債殖利率將達到5.5%左右,而T. Rowe Price的Arif Husain則表示,6%也在可能範圍內。
近期美債殖利率的飆升似乎伴隨著期貨市場空頭部位的增加。在過去五個交易日中,衡量市場活躍度的未平倉合約數量在所謂的超10年期債券合約中均有所上升,該合約追蹤的是普通10年期現貨債券。
此外,在過去九個交易日中,長債合約(與2040年現貨債券相當) 的未平倉合約數量有八個交易日都出現了上升。未平倉合約數量在拋售行情中上升,大致顯示出現了新的看跌押注。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美債殖利率穩定走高,一些投資者也看到了新交易年開始後的機會。摩根大通公司的最新客戶調查顯示,多頭部位增至一年多來最大,儘管空頭部位在過去一週也有所增加。
在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聯準會在年中之前再次降息的可能性降低之後,週二美國政府每月一次的10年期美債拍賣創下了2007年以來的最高收益率。
這次10年期美債拍賣的規模為390億美元,得標利率為4.680%,創下2007年8月以來的新高,去年10月以來第一次出現體現需求疲軟的尾部利差。 Brandywine Global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Tracy Chen表示,數據「強化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強勁和利率不受限制的看法」。
早在去年9月下旬,交易員們就已完全預期聯準會將在今年3月前再次降息,但他們放棄了在下半年前降息的賭注。在周五公佈的12月份非農就業數據之前,週二發布的11月份JOLTS職缺意外增加,而12月份ISM服務業指數的增幅超出預期。與此相關的企業支付價格躍升至2023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瑞銀證券(UBS Securities)美國利率策略主管邁克爾-克洛赫蒂(Michael Cloherty)說:「人們仍然擔心通膨風險升高,從而產生了更多的期限溢價,人們還擔心需要為預算赤字融資,而且與去年相比,現在出現了一種轉變,即人們更加關注軟著陸(或不著陸),而不是硬著陸。
10年期美債殖利率目前接近4.70%,為5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而30年期美債殖利率一年多來首次超過4.92%。兩年期美債殖利率週二上漲約2個基點,至4.29%。
雖然2023年底10年期美債的殖利率高達5%,但此次拍賣的結果是2007年8月以來新拍賣債券的最高殖利率。在疫情後的時期裡,10年期美債拍賣的殖利率多次低於1%。週三的30年期美債拍賣也將創下2007年以來的最高殖利率。
這次拍賣的結果值得關注,因為它表明,將於2月份上市的下一期新10年期債券的固定利率可能會達到近二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截至7日紐市尾盤,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上漲4.69個基點,報4.6768%,接近2024年4月高點。 20年期美債殖利率漲6.01個基點,報4.9739%;30年期美債殖利率漲5.95個基點,報4.9077%,均為2023年11月以來高點。
短端殖利率漲幅稍小,2年期美債殖利率漲1.66個基點,報4.2911%,10年期與2年期美債利差進一步走闊至超過38個基點。 3-7年期美債殖利率漲幅為2-4個基點不等。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週二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2月服務業指數達到54.1,高於市場預期的53.2和前一個月的52.1。同時,服務和原物料價格支付指數飆升超過6點,達到64.4。新訂單指數上漲0.5點,達到54.2,與2024年的平均值一致。業務活動指數上升4.5點至3個月高點。上述數據表明,美國經濟狀況在2024年第四季末仍然保持穩健。
美國勞工部當天發布的職缺及勞動力流動調查報告(JOLTS)顯示,美國就業市場也依然強勁。美國2024年11月職缺數為809.8萬個,高於市場預期的765萬個,10月份資料從774.4萬個修訂為783.9萬個。
數據公佈後,美股三大指數跳水,美債殖利率和美元指數顯著走高。
美國合眾銀行財富管理公司全球投資策略師湯姆‧海林(Tom Hainlin)表示:“需要重新調整通膨預期和聯準會利率預期。”
美國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週二表示,鑑於在降低通膨方面取得的進展不均衡,官員們在決策時應謹慎,並傾向於維持高利率以實現價格穩定的目標。他預計今年通膨率將逐步回落至聯準會2%的目標。
博斯蒂克表示:「我想確保我們得到了正確的信號,並確保我們的政策是根據正確的信號進行校準的。如果我們一定要犯錯,那我寧可在好的方面犯錯。我希望確保通膨率達到2%,這意味著我們可能不得不將政策利率維持在比人們的預期更高的水平。
聯準會理事庫克(Lisa Cook)週一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庫克表示,政策制定者在降息方面可以更加謹慎,理由是就業市場強勁,通膨壓力揮之不去。 「自去年9月以來,就業市場的韌性有所增強,而通膨的黏性比我當時想像的要大。因此,我認為我們在進一步降息方面可以更加謹慎。”
本週,美國財政部將發行1,190億美元新債,週二發行的10年期債券中標利率4.680%,為2007年以來新高,投標倍數2.53,低於前次的2.70。
隨著美國利率高企和消費者需求走軟,2024年美國企業破產數量創2010年以來新高,其中不乏美國知名企業。
英國《金融時報》7日引述標普全球市場財智公司的數據報道,2024年,至少686家美國企業申請破產,比2023年增加約8%,超過2010年後的任何年份。這一數字在2010年為828家。
2024年11月29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島的一家商場內,人們經過「黑色星期五」促銷廣告看板。新華社記者劉亞南攝
惠譽國際信用評等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尋求避免或推遲破產的庭外「債務管理」操作去年同樣增加,相當於破產企業數量的約兩倍。
《金融時報》認為,派對商品零售商派對城公司是去年美國破產企業的典型案例。派對城去年12月底第二次申請破產。 2023年初,派對城第一次申請破產,於同年秋季完成破產重整。
派對城在第二次申請破產時說,將在全美關閉700家店,原因是公司因通貨膨脹壓力和消費者開支收縮陷入「極具挑戰的環境」。 《金融時報》報道,隨著新冠疫情期間美國政府推出的經濟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美國消費者需求走軟,重創那些嚴重依賴消費者可支配開支的企業。
據報道,去年申請破產的其他知名企業包括家居用品企業特百惠公司、紅龍蝦連鎖海鮮餐廳、精神航空公司和化妝品企業雅芳公司。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首席經濟分析師格雷戈里·達科說:“商品和服務成本不斷攀升,壓抑投資者需求。”
達科說,低收入族群承受最大壓力,但「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群體消費同樣比以前謹慎」。
《金融時報》去年底報道,美國信用卡違約規模創2010年以來最高水準。報告認為,這顯示經過多年高通膨以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借貸成本維持在較高水準後,美國消費者個人財務狀況持續惡化。
隨著聯準會啟動降息進程,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受的壓力有所緩解。 「學院證券」公司宏觀策略部負責人彼得·齊爾說,確實出現緩解壓力的因素,例如較高風險的企業借貸和政府債券之間息差縮小。不過,一些聯準會官員先前表態顯示,聯準會2025年將僅再降息50個基點。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