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官方支持的國際問題研究機構「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ICWA)近日宣布,將邀請包括緬甸欽邦、若開邦和克欽邦等地區的民族地方武裝(以下簡稱民地武)以及「民族團結政府」在內的多個組織,於11月中旬赴新德里參加主題為「憲政與聯邦制」的研討會,旨在推動緬甸各民族派別的對話與交流。
印方這一舉措反映出,印對緬外交政策從與現政府的“單一接觸”,轉向與不同政治派別的“多元接觸”。綜合分析,這是源自於印度在邊境安全、經濟利益以及安全戰略等方面的綜合考量。
圖:2022年2月12日,人們在緬甸首都內比都參加聯邦節慶祝活動。
確保印緬邊境地區穩定
印度東北部與緬甸西北部接壤,邊界長達1,643公里。由於歷史、民族以及武裝衝突等各種原因,印緬邊境地區長期處於動盪狀態,近年來愈演愈烈。印度政府在印緬邊境投入力量主要基於以下目的:
一為打擊本國民族分離組織。印度東北地區處於東亞、東南亞和南亞之間,歷史上是多個民族遷徙的「蓄水池」。印度獨立後,這些民族也開啟了分離運動浪潮,先後出現過110多個民族分離組織,目前還有30多個依然活躍,並呈現跨國化新特徵,特別是與緬甸接壤的那加蘭、曼尼普爾、米佐拉姆3個邦的民族分離組織活動頻繁,它們獲取軍火和經濟支撐、宣示獨立訴求,一旦遭到打擊又逃往鄰國休整和積蓄力量,其中,「那加蘭民族社會主義委員會」「曼尼普爾人民解放軍」等組織就活躍在緬印接壤的偏遠山區。
以往,緬甸政府雖然多次承諾打擊上述力量,但既沒有能力也不願徹底清除,自2021年以來對邊境地區的管控更趨弱化。自2023年5月以來,印度曼尼普爾邦因「表列部落」問題引發騷亂並持續至今,已經造成約250人喪生,數萬人流離失所,並向其他邦蔓延,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根據印度媒體報道,9月下旬,印度曼尼普爾邦安全顧問庫爾迪普表示,約900名疑似來自緬甸的庫基族(曼尼普爾邦信仰基督教的民族)武裝分子進入該邦,迫使該邦進入全面警戒狀態。在當前情勢下,印度要打擊印緬邊境地區的民族分離組織,必須得到緬甸民地武的支持,至少說服它們終止與這些組織進行聯合行動和提供武器。
二為限制緬甸難民湧入。緬甸西北部地區進入印度的難民主要有兩股。一股是緬甸的印裔難民。 19世紀,英國殖民者為遏制俄國勢力南下,將緬甸視作印度的緩衝國,在1823年至1886年間發動三次英緬戰爭,吞併了緬甸並使其成為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隨後,英殖民當局採取寬鬆政策,將大量印度人遷至緬甸,至1937年緬甸獨立前已有100多萬人。
緬甸獨立後,這些印度後裔在緬甸繁衍生息,到21世紀初人口已接近200萬人。由於緬甸政權更迭、內部動亂等原因,印度後裔主動或被動回到印度,其中最早一次發生在1963年。當時因緬甸推行“企業國有化”,在緬印度裔商人利益大受損失,大批人員被迫返回印度。
第二股是羅興亞人。羅興亞人是英國殖民時期從孟加拉地區移民至緬甸的穆斯林,生活在緬甸若開邦,但緬甸長期不承認羅興亞人的公民身份,從而變成無國籍者。上世紀60年代隨著民族分離主義盛行,羅興亞人組建了“穆斯林聖戰黨”,多次武裝分離並要求脫離緬甸加入孟加拉國(當時為東巴基斯坦)並建立自己的羅興亞邦,隨後進入了數十年的武裝衝突期。
2017年8月25日,由於若開羅興亞救世軍襲擊軍警,緬甸民盟政府派出國家安全部隊對羅興亞人所在村莊進行清剿行動,造成約75萬名羅興亞人外逃,大部分逃到鄰國孟加拉國,另有約4.4萬人進入印度。根據聯合國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居住在印度的緬甸難民有7萬多人,多數分佈在印度東北部的米佐拉姆邦和曼尼普爾邦。這些難民生活困難,既給印度帶來沉重負擔,也滋生了治安和社會問題。印度要阻止這些難民湧入,需要實際控製印緬邊境地區的欽邦、克欽邦、若開邦的民地武的配合支持。
保護印度在緬經濟利益
近年來,印度與緬甸在公路、鐵路、港口、通訊、IT、科技、電力等多個領域開展跨境投資項目,並成為緬甸第七大進口國和第三大出口國,印在緬經濟利益逐年增長。但隨著緬甸局勢動盪,特別是2023年「1027行動」以來,印度與緬甸的邊境貿易、陸海通道都受到較大衝擊。
印緬邊界線漫長,且交通相對方便、邊民聯繫緊密,因而邊境貿易由來已久。 1993年印緬兩國正式簽署《邊境貿易協定》,開啟了規範化邊境貿易活動,開闢了莫雷(印度曼尼普爾邦)—德穆(緬甸實皆邦)、昌派(印度米佐拉姆邦)—耶(緬甸欽邦)2個口岸。此後數年,印緬邊境貿易逐年上升,至2021年印緬邊境貿易總額約6.68億美元,其中印度出口額約3.16億美元。
但隨著緬甸內部武裝衝突爆發升級,緬印邊境貿易總額開始下降。緬甸商務部相關數據顯示,今年4月1日至6月12日,緬甸與各國的邊境貿易額年均明顯下降,降幅最大的是與印度的邊境貿易額,僅16.3萬美元。究其原因,是緬甸政府失去了5個邊境口岸每年達94.8億美元的貿易額,其中昌派—耶口岸就位於印緬邊境。著眼於經濟利益,為恢復邊境貿易,增加印度商品出口,降低貿易逆差,印度需加強與邊境地區實際控制力量的連結。
2001年,印度為推動與緬甸的經濟聯繫,啟動印緬兩國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的第一個計畫-建設印度莫雷至緬甸德穆的公路。公路全長160公里,進入緬甸後經葛列瓦、吉靈廟仍可達到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 2002年,印度又推出全長1,448公里的印緬泰跨國公路建設計畫。但自2021年以來,緬甸實皆省戰事頻繁,該地區的交通狀況極不穩定。例如,2022年11月26日,一支緬軍車隊在莫雷-德穆-吉靈廟公路上遭抵抗武裝襲擊,一度導致交通中斷;2023年6月,該公路正式關閉。 2024年6月22日,德穆至吉靈廟段恢復通行,但吉靈廟至康巴(Khampat)路段仍關閉。
由於這些公路不僅能夠加強印緬邊境貿易,促進印度東北部的社會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打通了印度進入東南亞的陸上通道。因此,與實際控制公路的「人民保衛軍」等民地武加強溝通十分必要,利於雙方加快推動公路恢復通車、保持暢通。
此外,印度為解決東北部「南下」出海口的問題,於2008年3月27日,內閣委員會批准了卡拉丹多式聯運計畫(簡稱卡拉丹計畫),透過發源於緬甸欽邦中部、流經印度米佐蘭姆邦和緬甸阿拉幹邦等地的卡拉丹河,後經實兌港出海,以此打通印度東北地區至加爾各答的戰略通道。
卡拉丹計畫的核心是實兌港,印度從2009年開始投資1.2億美元建設,2023年5月正式開港,由「印度港口全球公司」全面接管和運營,這也是印度僅有的三個海外港口之一。但由於緬甸內部動盪,實兌港所在的若開邦爆發了多次衝突,若開軍不僅破壞了緬政府軍在若開邦的7艘船隻,還可能進一步切斷實兌港與內陸的交通線,以此阻止緬政府軍透過實兌港得到後勤補給。這一局勢既嚴重影響了實兌港的運營,也威脅到印度的戰略通道安全。就當下局勢而言,印度加強與若干軍的直接溝通,是保護實兌港利益最直接的方式。
穩固印度「東向政策」橋頭堡
緬甸對印度而言,具有極高地緣戰略價值:既是印度通往東南亞的重要陸地門戶,更是印度東部海域的安全屏障,同時也是印度東北部走向穩定的重要推手。同時,印緬兩國的貿易具有較強的互補性,而緬甸蘊藏豐富的礦產、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又能夠緩解印度能源困境,因而緬甸被印度視為面向東南亞和亞太的橋頭堡。
1991年,印度拉奧政府上台後,為創造經濟改革最有利的外部環境,提出了針對東南亞、東北亞和亞太經合組織的「向東看」戰略,意圖搭上東南亞、東北亞經濟發展的快車,參與到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之中。 2014年5月莫迪政府上台以來,把「向東看」戰略改為「東向政策」(也翻譯為「東進戰略」),這代表著印度戰略重心的轉移,既把經濟和貿易重點轉向東南亞,而且還要重建在亞洲地緣政治地位的依托。
在「東向政策」統攬下,印度與當時緬甸民盟政府關係迅速升溫,在經濟、文化、安全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合作,如2016年8月時任緬甸總統廷覺訪印時,印度主動提出幫助緬甸興建69座路橋。 2021年緬甸軍方接管政權後,在西方國家譴責和施壓的背景下,莫迪政府則是持密切關注事態、但不干涉內政的態度,隨後與軍政府也開展了一系列接觸和合作,這充分說明印度對緬甸的外交政策是以現實利益為核心的務實政策。
從緬甸情況來看,1948年獨立至今,共發生1958年10月、1962年3月、1988年9月、2021年2月四次軍人接管政權。特別是2023年以來,政府軍與民地武的攻防易手,緬甸政府軍在撣邦、若開邦等地遺失多個據點。在這種情況下,印度為確保緬甸這個橋頭堡,並未完全押注於緬甸當局,而採取將「雞蛋放在多個籃子」策略,與多個政治力量接觸,以期形成和保持在緬甸的新影響力。
來源: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