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本週(2024年12月2日至12月8日)食品飲料板塊+0.18%,跑輸上證指數2.15pct。本週食品飲料板塊漲幅前五名分別為一鳴食品、安德利、佳隆股份、海南椰島、甘化科工。
傳統上,美國在同一時期只有一位總統。現在,儘管拜登還在位,但川普更像是現任總統,因前者早早就讓出了聚光燈。
在拜登身處華盛頓之際,候任總統川普上週六在巴黎會見了法國總統馬克宏和烏克蘭領導人澤倫斯基,後者正在遊說川普繼續提供戰時援助。川普與澤連斯基交談的時候,大馬士革正落入敘利亞反抗軍之手。川普向記者簡短地談到了烏克蘭問題,並在網路上大談美國在敘利亞的利益,稱「這不是我們的戰鬥」。
世界上兩個地區——烏克蘭和中東的脆弱性,正讓許多全球領導人和企業感到不安。而仍坐在美國總統寶座上的拜登上週六卻沒有公開露面,直到週日才對敘利亞問題發表了評論。
川普已經開始著手製定貿易和移民政策,並迅速採取行動重塑美國政府。距離他正式上任還有六週,但華盛頓和白宮許多曾經最激烈批評他的人大多失聲了。
這讓一些民主黨人感到不安,他們認為拜登和民主黨黨內領導人多年來一直將川普視為美國民主的威脅,但卻在最關鍵的過渡時期留下了溝通和政策真空。 這些批評者認為,民主黨高層輕易就放棄了反對候任總統人事任命的機會,似乎已經「躺平」。
華盛頓州民主黨州長傑伊·英斯利(Jay Inslee)說,“我們應該少一點羈絆,多一點鞭策。我們應該直言不諱,抵制這些只會醞釀災難的提名人。”
民主黨進步派的批評更加尖銳。美國民主黨內的進步組織「正義民主黨」(Justice Democrats)的發言人烏薩馬·安德拉比(Usamah Andrabi)說,「這是我們在民主黨政府中看到的最蹩腳的跛腳鴨之一。政府錯失了一次重大的機會。
在川普承諾提高關稅讓美國鄰國緊張不安後,他與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Justin Trudeau) 在海湖莊園共進晚餐,並開始與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 Claudia Sheinbaum)進行外交合作。川普以不同尋常的速度任命他預定的內閣和高級幕僚,主導了新聞環境,迫使立法者同時對幾項提名做出反應,其中一些提名人的名字甚至讓部分共和黨人都“大跌眼鏡” 。
拜登的低調與前總統歐巴馬在2016年處理川普首次大選勝利的方式形成鮮明對比。
當時川普作為候任總統呼籲政府否決聯合國安理會一項批評以色列定居點擴張的決議時,歐巴馬不顧壓力,讓該法案獲得通過,而他的副國家安全顧問則告誡說,在任何時刻都只有一位總統。歐巴馬還在大選後舉行了正式的白宮記者會,但拜登迄今尚未舉行。
對一些民主黨人來說,拜登正在「放棄」過渡期。他們說,這種真空象徵著民主黨必須面對的最大問題之一——它無法向越來越多地從社群媒體獲取新聞的選民傳遞一致、明確的訊息。在總統競選失敗和失去參議院多數席位後,民主黨人正在嘗試制定復興計劃。
在赦免其子亨特後,拜登上週動身前往非洲,而不是親自為他的政黨辯護,強調川普對司法系統所構成的廣泛威脅。這種威脅不僅危及總統的兒子,也危及一系列公務員和川普認為的敵人。 (拜登在非洲之行期間沒有召開記者會,而美國總統在出訪期間經常舉行這樣的發布會。
當川普在擊敗副總統哈里斯後訪問白宮時,拜登親自以禮貌性的「歡迎回來」迎接他。這種親切旨在顯示民主黨人對政府連續性和民主規範的承諾。而一些民主黨人希望他能利用這個機會公開敦促川普尊重司法部和其他機構的獨立性。
進步的民主黨策略師瓦利德·沙希德(Waleed Shahid)抱怨稱,“大多數選民都不知道卡什·帕特爾(Kash Patel),甚至不知道馬特·蓋茨(Matt Gaetz)或圖加巴德(Tulsi Gabbard) ,」他指的是川普提名的聯邦調查局和美國情報機構的負責人,以及讓蓋茲擔任司法部長的努力失敗。 “但是,如果拜登談到他們,就會有更多的美國人知道……贏得注意力的唯一方法就是走向選民,向他們解釋事情,而拜登一直避免這樣做。”
此外,副總統哈里斯在大選後的演說中曾誓言要繼續“推動這場競選的鬥爭”,但從那以後,她基本上就保持沉默,在夏威夷度假,隨後回到華盛頓從事更默默無聞的職責。
國會山莊的民主黨人幾乎沒有做任何事情來塑造選民對即將上任的政府的看法。新當選參議員的加州民主黨眾議員亞當希夫(Adam Schiff)的競選團隊本週在報紙上發布了這樣一篇文章,標題是:「當選參議員亞當希夫不想談論川普。他想談談經濟。
除了迅速組建一個由基本上忠於他領導國家的願景的人組成的內閣外,川普似乎還非常專注於兌現他的許多競選承諾,包括那些可能導致明年對民主黨人進行聯邦調查的承諾。川普在上週日播出的NBC採訪中表示,調查2021年1月6日國會大廈騷亂的眾議院委員會成員“應該進監獄”,儘管他也表示他不會指示他的內閣提名人進行逮捕。
當川普被問到是否會起訴拜登和他的家人時,這位候任總統說:“我不想回到過去。我希望我們的國家取得成功。成功是(對他們的)報應。”
有跡象表明,選民對川普的早期舉動已經形成了好印象。 CBS/YouGov在11月下旬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59%的選民贊成他迄今為止對權力交接的處理。但其他調查顯示,許多選民對許多提名人沒有堅定的看法,顯示民主黨人有塑造人民印象的空間。
上週末,民主黨州長們本週末齊聚在洛杉磯,討論了2024年大選的後續問題。而民主黨在川普第二任期如何繼續前進,是他們關注的焦點。州長們表示,他們需要找到一種平衡——採取實用主義的方式來對抗與該黨原則相衝突的川普政策,同時找到幫助該州的方法。
對其他民主黨人來說,大選失敗後,拜登和其他黨派領導人自然而然採取更加溫和的姿態,並停下來,以便對川普做出深思熟慮的回應。但即使是一些敦促拜登政府深思熟慮暫停的人也表示,該黨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既可以在拜登離開前製定政策,也可以塑造公眾對即將上任的政府的看法。
一些民主黨人及其盟友敦促拜登政府更有力地使用目前擁有的權力。他們敦促他將赦免範圍擴大到川普新司法部的一系列潛在目標,以及他們認為應該得到寬大處理的其他人。參議員凱瑟琳·科爾特斯-馬斯托(Catherine Cortez-Masto,內華達州民主黨人)希望拜登為容易被驅逐出境的無證移民提供額外的保護。
在將對川普人事任命進行投票的參議院,大多數民主黨人沒有直接對被提名人進行攻擊,而是警告說,川普和他的團隊可能會因為審查程序的錯誤而安插有缺陷的候選人。民主黨現在控制參議院,但共和黨將在明年1月初控制參議院,屆時川普的人選將進行確認投票。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紐約州民主黨人)上週沒有直接批評川普的人選,而是強調了讓被提名人接受背景調查和聽證會的重要性。但一些民主黨人對川普的選擇感到擔憂,幾乎威脅需要投票否決這些人選。
「在這個階段,我們通常不會談論這個問題,但考慮到川普提名的人選,每個人都在考慮這個問題,」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馬薩諸塞州民主黨人)說。
川普2.0時代還沒到來,法德已經先後陷入內政困局。
目前,歐盟兩大經濟體都陷入新舊政府交替的不確定時期,這對兩國乃至歐盟重要的集體決策機制都將造成影響,同時,法德兩國也面對著經濟萎縮的黯淡前景。
經合組織(OECD)在本月發布的預測中表示,由於政治不確定性和緊縮性財政政策,下調德國明年經濟成長的預測到0.7%,前值為1.1%,同時仍預期今年德國經濟將停滯不前。 OECD也將2025年法國經濟成長預期下調至0.9%。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法德問題專家對目前法德出現的問題均表示,法德當前短板在於,結構性難題在經濟向好之時被掩埋在“地毯下面”,在經濟遭遇逆風之時卻缺乏長期規劃,從剛下台的法國巴尼耶政府到陷入困境的朔爾茨政府,他們對經濟的規劃都跟不上新能源、新科技時代的需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巴黎索邦大學博士生導師趙永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縱觀此前巴尼耶政府拿出的2025年財政計劃,集中在滿足歐盟的財政紀律要求,而對法國的經濟和產業升級沒有涉及,在經濟下行情況下再“勒緊褲腰帶”,此舉既不能滿足議會反對黨需求,也無法真正促進法國經濟增長,而且理念較為落後,未來再選出新總理,馬克龍應同新總理一道,頂住歐盟壓力。
一位在基民盟工作多年的資深選舉經理、德國政策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個人認為,要成功應對未來的變革,最大的挑戰不是金錢,而是德國社會和政治領導層的心態。
由於德國朔爾茨領導的社民黨、自由民主黨、綠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內部在財稅政策等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德國總理朔爾茨此前宣布解除自民黨主席林德納的財政部長職務,自民黨宣布退出政府,三黨執政聯盟破裂。
12月16日,德國聯邦議院將依程序發起對總理的信任投票,由於執政兩黨社民黨與綠黨合計議席不滿半數,如無意外無法通過信任投票。
根據德國《基本法》,聯邦議院將解散,並在60天內舉行新一屆選舉,一般情況下由勝出的第一大黨推舉的人選出任新一屆政府總理。投票預期在明年2月23日舉行,新政府預計6月前上任。
目前,朔爾茨為社民黨總理候選人,競選連任下屆政府總理。另外3名總理候選人分別為基民盟主席默茨、來自綠黨的現任副總理哈貝克和德國選擇黨主席魏德爾。
前述德國政策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意味著,在塵埃落定之前,德國政府恐怕會避免做出任何重大決策,而期間美國新總統上任,德方處於決策真空地帶。
他解釋道,2月舉行選舉對小黨派而言是個利空:「12月信任投票後馬上就是聖誕節、新年假期,德國普通人在12月到轉年的1月期間都在滑雪度假,沒人關心政治,因而真正能夠進行選舉宣傳的時間最多就是1個多月而已,這對於譬如哈貝克而言,不是利好。
在德國即將處於內政真空期的同時,法國也出現了內政危機。在巴尼耶下台後,馬克宏即將在2024年底迎來年內第四位法國總理。
上週末,馬克宏暫時將內政問題拋在腦後,邀請五十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盛大的聖母院重新開幕典禮,其中包括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和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
期間,馬克宏施展外交手腕,試圖展現仍「盡在掌握」的局面。儘管政府被彈劾,馬克宏再次強調他不會辭職,將留任到2027年5月總統任期結束。
不過法國政界對此並不買賬,在周末繼續施壓馬克宏盡快任命新總理,因為在年底前通過臨時支出法案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甚至馬克宏國內的主要盟友都公開喊話,要求他盡快任命新總理。國民議會議長、馬克宏的政黨成員布勞恩-皮維特(Yael Braun-Pivet)在周日的一檔電台節目中呼籲總統「在未來幾小時內」任命新總理。
對法德來說,未來還有一個外在不確定因素必須考慮,就是川普2.0的影響。
先前在德國執政聯盟解體之前,德國政府曾經計劃實施一些措施來重振經濟成長,但由於聯盟解體,這些措施很可能無法在2025年2月提前舉行大選之前獲得通過。
OECD發布的經濟展望顯示,2025年德國成長速度將比其他任何一個工業國家都要慢。相較之下,歐元區總體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1.5%。 OECD表示,要等到2026年,德國才有可能實現1.2%的強勁成長。 OECD也表示,生產低迷是德國經濟持續衰退的主要原因。
在法國方面,OECD表示,將法國2025年經濟預期下調的原因之一是,2025年法國的財政整頓工作將拖累經濟成長,部分抵消貨幣政策放鬆對住宅和商業投資的正面影響。
德國也面臨同樣問題。 OECD專家 Robert Grundke表示,德國經濟成長相對疲弱的另一個原因是,與歐元區其他國家相比,其財政政策更為嚴格。
目前,「債務煞車」機制的恢復以及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的裁決限制使用特別資金來資助支出,這都導致2024年德國公共支出大幅減少。
前述德國政策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下許多經濟學者和德國國內許多政治人物都呼籲放鬆「債務煞車」機制,創造財政空間,解決大量基礎設施積壓問題,支持綠色和數位投資。
他對記者表示,目前德國的問題在於,“沒有長期計劃”,當前德國企業裁員是德國經濟面臨的深層結構性問題的一種表現。
「由於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生態系統的不穩定和變化,這些問題現在變得更加明顯。事實上,德國經濟正在經歷,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被迫經歷一場根本性的、多層面的變革,這對德國社會和政治體制的影響也不小。都必須斥巨資整修德國岌岌可危的基礎設施;對新的基礎設施,如綠色能源、數位化、新型交通等進行大規模投資;大力投資於德國和歐洲的軍事和自衛能力,並降低在德國開展業務的企業的成本,尤其是鼓勵他們在德國的創新、研發和未來技術基礎設施上投入更多資金。
趙永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法國也應當頂住來自歐盟的財政紀律壓力,在面對經濟下行的情況下,繼續釋放融資能力,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他解釋道,馬克宏原本的經濟發展重點放在新經濟,即人工智慧和綠色經濟方面,但這些產業如同“巨大吞金獸”,融資成本本來就高。
「目前歐盟所訂定的財政紀律標準都是幾十年前針對傳統經濟的標準,應當適度更新。」趙永昇表示,法國如果想真的在產業上翻身,大不了繼續舉債,而不是揪著財政預算問題不放,在經濟下行的時候抽刀斷流,這既造成內政困局,也會讓經濟進入惡性循環。
他總結道,關鍵在於馬克宏要頂住歐盟的警告壓力,同時派遣團隊與歐盟就兩大財政紅線的彈性進行探討。歐盟要求成員國政府將財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並將債務降至GDP的60%。
根據FactSet,華爾街分析師在過去六個月中將2025年每股收益預期整體下調了0.5%,從6月的276美元降至273美元。同期,銷售預期也下調了0.3%。由於每股盈餘(EPS)預期下滑的速度超過了銷售預期的下調,華爾街對利潤率的預期受到了衝擊。通常,銷售下降會導致利潤率下降,因為一些公司支出是固定的,無法削減。
每股盈餘預期的下降出現在標普500指數中的所有公司。根據花旗的數據,標普500指數中不包括「七大巨頭」的493家公司,2025年的每股盈餘預期已下降5.5%,降至208美元。然而,英偉達(NVDA.O)、微軟(MSFT.O)、亞馬遜(AMZN.O)、Meta Platforms(META.O)、GoogleA(GOOGL.O)、蘋果(AAPL.O)和特斯拉( TSLA.O)正處於受益於其他公司對人工智慧支出的初期階段。例如,英偉達最近超出了獲利預期,並上調了其財務指引。
能源和材料產業是獲利預期下降的主要產業,預期每股收益將分別下降18%和6%。由於全球經濟成長放緩,非歐佩克國家增加了石油產量,過去六個月油價下跌。材料業(包括化學製造商、鋼鐵製造商和銅礦商)的銷售額對經濟產出的波動非常敏感,而最近經濟成長放緩。
經濟也是影響消費品產業獲利預期下降2.4%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獲利預期下降是典型現象。根據花旗的數據,在過去20年中,分析師在一年內平均下調了約6%的隔年獲利預期。
但這一負面趨勢值得關注,尤其是在可能出現衰退的情況下。勞動市場正在走弱,消費者支出也在下降。與此同時,利率仍然相對較高。儘管聯準會在9月降息,但利率離近期的高峰仍較近,而遠離零利率水準(2021年時為零)。高利率需要時間才能完全影響消費者和企業支出。
即使下調修正不再繼續,獲利預期已顯得對股市不利。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預計明年盈利預期上調的公司和下調的公司比例現在大致相等,而幾個月前,上調修正的公司比例曾大於下調修正的公司。鑑於獲利修正和標普500表現之間的強相關性,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應處於約5300點左右,較目前6095點下降16%。
市場下跌可能不會如此極端。摩根士丹利的數據並未顯示獲利修正和股市之間的完全相關性。市場可能會下跌10%,這屬於技術性修正,然後如果下調修正減緩,市場可能會恢復。
無論如何,市場存在顯著下跌的風險。但股市通常不會突然暴跌。這樣的下跌需要某種催化劑,例如某個大公司發布特別令人失望的季度報告、聯準會暗示不會如預期般降息,或經濟政策出現失望。
與此一致的是,標普500指數目前本益比約為22.5倍,接近未來12個月預期獲利的22.5倍,是過去三年的最高水準。如果獲利預期出現任何裂痕,股票看起來將明顯被高估。
摩根士丹利的美國股票首席策略師邁克威爾遜(Mike Wilson)表示:「我們確實看到相對於當前水平,估值可能會有非常溫和的壓縮空間。」他指出,經濟成長放緩以及股票價格脫離獲利水準的事實。
儘管如此,不要讓市場回檔讓你感到意外。
在比特幣漲破十萬美元背後,除了川普支持加密貨幣的常規基本面利好外,是否還存在著哪些人們可能容易忽略的投資心理趨勢的重大變遷?
答案也許是存在的:越來越多的美國年輕投資者正樂於持有大量高風險、高波動性的投資!
儘管金融專業人士往往警告他們不要這麼做。但現實是,他們在今年真的賺到大錢了…
一組比較有趣的是:持有等量比特幣、黃金、網紅股遊戲驛站(GameStop)和體育博彩股DraftKings的投資組合,在今年前11個月的回報率達到了62%。根據金融公司Leuthold Group的分析,這比傳統的60/40股債投資組合的回報率高出了三倍多——儘管今年美股大盤約27%的漲幅已然不俗,但相比這些高風險標的的回報率,無疑仍相形遜色…
金融教育公司Noyack的調查數據顯示,不少美國年輕投資人表示,他們目前正在嘗試為實現傳統目標(如為退休或購屋儲蓄)打基礎。而為此,他們正不惜進行高風險押注。
而隨著近年來智慧型手機交易和散戶投資者線上論壇的流行,投機性投資也日益成為了一種娛樂形式。不少贏家在網路上炫耀著巨額收益,那些收益數字曾是一般人遙不可及的夢想,尤其是對於那些不斷抱怨自己在疫情後的高通膨下入不敷出的年輕人而言。
菲爾萊狄更斯大學教授Dan Cassino發現,男性的性別態度可以預測他們是否持有加密貨幣和迷因股——那些自稱非常重視男子氣概,但又覺得自己在傳統上不夠陽剛的年輕男性,擁有加密貨幣和迷因股的比例是最高的。
皮尤研究中心在10月的報告中也顯示,18至29歲的男性中約有42%投資或使用加密貨幣,而這一年齡層的女性比例只有17%。金融教育公司Gold IRA Guide發現,在25至34歲的男性中,近11%的人擁有黃金和白銀,而這一比例數字在美國總人口中僅為6.5%。
上週,比特幣價格首次突破10萬美元,部分原因是人們預期明年1月上台的川普政府將對加密貨幣更加友善。同時,政治博弈近年來也成為了一項投機性投資。美國投資者今年在Kalshi平台上花費了1.66億美元,押注誰將贏得美國大選,該公司去年10月贏得了一項法院裁決,允許在美國境內進行合法的政治類事件合約交易。
根據Kalshi的統計,大約85%的Kalshi用戶為男性,近一半的用戶年齡在30歲以下。
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也顯示,YouTube和Reddit上的用戶以男性和30歲以下為主。他們已成為一股市場力量,推動了遊戲驛站股價在2021年上漲。
摩根大通研究所10月也發現,男性和年輕投資者更有可能在市場大幅下跌時買入,或在類似當前上漲的市場環境中追高。
那麼,緣何眼下美國年輕投資者尤其是男性,對比特幣等高風險投資愈發趨之若鶓了呢?
一些男性投資者表示,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在這個他們認為對自己不利的世界裡「擲骰子」:年輕男性的勞動參與率正在下降,同齡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卻在上升。同時,男性的大學入學率也在走低。
儘管男性在職場上的收入高於女性,也更有可能晉升至高階主管。但根據美國企業研究所下屬的美國生活調查中心的數據,約有45%的年輕男性表示,他們在2023年面臨性別歧視,而2019年這一比例還不到三分之一。
菲爾萊狄更斯大學教授Cassino表示,這種疏離感助長了網路論壇上的一種普遍說法:「只有跳出(傳統)體制,你才能真正獲得成功」。
2020年和2021年的疫情經濟也為持這種看法的人提供了溫床。經濟刺激支票和支出減少讓人們的銀行帳戶裡有了更多的錢。 Robinhood等免佣金經紀公司越來越受歡迎。市場先是暴跌,然後飆升,在其他人避而遠之時,買入的人得到了回報。
Broadridge的數據顯示,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進入散戶投資領域,過去五年來,投資人正趨於年輕化、男性化,同時富裕程度也降低。
現年34歲的Byron Hayes是網路安全公司的軟體開發人員。早年間,他曾在迷因股、加密貨幣和博彩市場上損失慘重,以至於他在網路論壇上以不惜掛著「金融輸家」(Financial Failure)的帳號「自黑」。但如今,他可能需要「重新起名」——自大選日以來,他的六位數加密貨幣投資組合躍升了30%以上。他持有的黃金今年以來也大漲了28%。他交易的股票和押注總統大選的投資帳戶僅在11月就上漲了約6%。
Hayes表示,他主要的投資目標就是能舒適地退休。當他21歲第一次購買加密貨幣時,他嘗試了一些時髦的小幣種,至少因此損失了五位數。但2017年加密貨幣市場的繁榮幫助他買到了第一套房子。他認為,透過他的401(K)和Roth IRA(羅斯退休儲蓄計畫),進行傳統股票投資的收益速度,已不足以抵銷生活成本。
Hayes指出,“如果不冒更大的風險,我就不可能安穩退休。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目前的金融體係就是這樣的,我覺得你必須要有這種一飛沖天的信念。”
根據Cassino的研究顯示,目前18至29歲的美國男性中約有10%有喜好投機的問題,而美國總人口中這一比例僅2.5%。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