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現實情況是,石油需求支撐著一切,包括電動車製造,因為電動車具有多種石油衍生性商品。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轉型倡導者想要消除的碳氫化合物,就不可能實現能源轉型,這是事實。
儘管中國和挪威的電動車銷售創下紀錄,但全球石油需求依然強勁。
在中國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其石油需求仍持續小幅成長,但印度正成為全球石油需求的主要推手。
即使對於電動車生產和其他行業來說,石油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大約一個月前,世界銀行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預測,2024年原油需求將達到1.03億桶/日。世界銀行指出,這數字代表需求放緩。世界銀行沒有提到的是,這個數字也代表石油需求再創歷史新高。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是另一個對石油需求持悲觀態度的機構,在其最新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該機構表示,2025年石油需求實際上將回升,從今年預計的84萬桶/日增至110萬桶/日。國際能源總署將石油需求回升歸因於對石化產品的需求增加,這將抵消運輸部門需求的損失。
然而,即使是運輸部門的需求也遠不如預期的那樣萎縮。中國已經鞏固了其作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市場的地位。電動車在汽車總銷量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 2024年7月是所謂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首次超過內燃機汽車銷售的月份。自7月以來,中國一直是電動車銷售旺季,佔新車銷量的50%以上。
電動車研究公司RhoMotion本月稍早表示,光是2024年11月,中國市場就再次打破了10月創下的紀錄,銷量超過5萬輛,達到近130萬輛電動車。然而,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對原油的需求仍在上升。當然,原油需求已經低於封鎖後的水平,但仍處於上升趨勢。
還有一個更好的例子可以說明,在電動車等潛在挑戰者面前,石油需求仍具有韌性。挪威是人均電動車擁有率最高的國家。挪威的石油需求並未因此而下降。
根據挪威公共道路管理局和挪威道路聯合會的數據,去年挪威銷售的所有新乘用車中82.4%為純電動車,高於2022年的79.3%。今年這一比例已躍升至90%以上,但瑞銀今年稍早表示,這對挪威石油需求的影響「微不足道」。
瑞銀建議挪威人可能擁有兩輛汽車,其中一輛是用於短途旅行的電動車,一輛是用於長途旅行的內燃機汽車,以此來解釋石油需求的彈性。 RystadEnergy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並在2023年的報告中指出,挪威交通部門的石油需求並未受到電動車帶來的任何破壞。
即便如此,仍有預測認為電動車將摧毀石油需求,尤其是在中國,如今每個石油交易商都在關注中國,以了解石油需求的走向。就在本週,到2025年,中國汽車總銷量中電動車將超過50%。某種程度上,這並不是什麼大新聞,因為今年有幾個月的電動車銷量超過了50%。然而,這四位預測者也表示,明年內燃機汽車的銷售量將下降十分之一,從今年的數據來看,這是一個有趣的預測。這些預測顯示,今年電動車和內燃機汽車的銷量均成長了14.4%。
還有石油需求變動因素。多年來,每個人都在關注中國。然而,現在中國的石油需求正在放緩,儘管現在說其達到頂峰還為時過早,另一個亞洲強國即將成為最大的需求驅動力。這個強國就是印度,今年,印度的石油消費量預計比去年增加22萬桶/日,而中國則增加9萬桶/日。
這是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數據,該署在其最新的《短期能源展望》中也表示,到2025年,印度石油需求將成長33萬桶/日。美國能源資訊署也預測,與今年低於預期的成長相比,中國明年的成長率將更高。然而,到2025年,中國石油需求將增加25萬桶/日,仍將落後於印度。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其他預測機構對電動車銷售的預測樂觀,但中國的需求成長仍有望回升。
現實情況是,石油需求支撐著一切,包括電動車製造,因為電動車具有多種石油衍生性商品。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轉型倡導者想要消除的碳氫化合物,就不可能實現能源轉型,這是事實。這就是為什麼石油需求成長在未來幾年可能會放緩,但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開始下降。
週一黃金價格在清淡的交易中下跌,因為市場正在等待下週的美國經濟數據以及當選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對聯準會2025年前景的潛在影響。
瑞銀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表示:「由於假期,所有資產類別的流動性都可能降低,這是平靜的一天。」他補充說,市場參與者關注即將公佈的美國經濟數據,看看經濟成長是否正在放緩,從而使聯準會繼續降息的步伐。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本月稍早表示,在12月如期降息25個基點後,美國央行官員「將對進一步降息持謹慎態度」。交易員將關注下周公布的美國職缺數據、ADP就業報告、聯準會12月FOMC會議紀錄和美國就業報告,所有這些數據都可以提供有關美國經濟狀況的見解。
展望未來,Staunovo表示:“我們仍然看到和2024年支撐黃金的相同因素——央行正在進行購買以實現儲備多樣化,以及美國正在進行降息以支持投資需求。”
今年迄今,金價已上漲約27%,10月31日達到史上最高點2,790.15美元。
隨著川普即將於1月重返白宮,市場正在為2025年美國的重大政策轉變做準備,黃金被認為是對經濟和地緣政治動盪的對沖。
儘管面對相當一部分熟悉的障礙和新的挑戰,但大部分投行對2025年伊始的美國經濟大體上持樂觀態度。
利率上升、就業市場可能走弱以及潛在的政治動盪只是這個規模近30兆美元經濟體將面臨的部分障礙。隨著消費者在持續的通膨面前保持強勁勢頭,以及營商環境有望變得更加友好,企業利潤預計將再次飆升,因此華爾街在進入新年之際的情緒基本上是樂觀的。
「美國經濟很有可能在2025年加速並繼續跑贏同行,」RSM首席經濟學家Joseph Brusuelas說。
在Brusuelas認為最有可能的情境中,未來一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毛額(GDP)將以2.5%的速度成長,僅比2024年可能達到的約2.7%的速度慢一點。他認為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約為50%。
Brusuelas認為第二個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成長率超過3%。他估計,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只有15%左右。
相較之下,聯準會預計美國明年經濟成長率將為2.1%,專業預測者調查(Survey of Professional Forecasters)的預測為2.2%。
Brusuelas解釋道,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將是“強勁的家庭消費、絕對穩定的固定企業投資”,“此外,我對企業為迎接人工智能革命而在設備、軟體和知識產權方面進行的提高生產率的投資非常樂觀。
他補充說:“經濟中存在一個真正的由投資驅動的成長敘事,投資組合經理確實需要密切關注。”
最近大部分的成長敘事都與當選總統川普的減少監管和減稅議程,以及政府在能源勘探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潛在強勁支出有關。然而,這些舉措更有可能成為2026年的成長敘事,川普在國會面臨強烈阻力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尤其是當他試圖推動其計畫通過時。
相反,科技創新和商業投資的持續推進,以及消費者支出的韌性,可能會在更大程度上推動近期的成長前景。
根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的數據,2024年企業的設備支出一直在飆升,第二季和第三季分別成長了9.8%和10.8%,推動非住宅投資激增約4%。
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儘管物價上漲,但消費者支出也維持了成長,截至11月的全年零售額成長了3.8%。企業利潤預計也將再次大幅成長。 FactSet的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預計今年獲利將成長14.8%,幾乎是過去10年平均水準的兩倍。
瑞銀在展望未來一年美國經濟前景的報告中表示:「在我們的基本預測中,我們預期健康的消費、寬鬆的財政政策和較低利率將推動美國經濟持續成長......我們認為,近年來支撐美國經濟成長的許多關鍵因素可能會持續下去。
相應地,分析師預計2025年美股將會有強勁的回報,平均預測顯示標普500指將達到6,678點,這意味著較目前水準上漲了約12%。
可以肯定的是,在美國經濟的成長敘事中,一些關鍵因素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站不住腳的。
例如,人們對勞動市場狀況的擔憂揮之不去。雖然招募基本上保持穩定,但已經大幅降溫。儘管裁員人數也很低,但長期失業率一直在穩步上升,失業27週或更長時間的人數在11月份達到了2022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Brusuelas:「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一個充分的解釋......我們遇到了技術變革的交叉路口,它的影響可能正在勞動力市場中蔓延,我們希望緩慢而有條不紊地觀察,以盡可能接近實時的方式真正理解這一點。
經濟成長前景面臨的其他顯著威脅包括利率、通膨以及與聯準會政策相關的因素。
聯準會官員最近將2025年通膨率預測上調至2.5%,現在預計要到2027年才能達到2%的目標。儘管聯準會今年降息了整整100個基點,但未來的道路看起來不太明朗。事實上,期貨交易員預計2025年只會再降息一兩次,這可能會使借貸成本居高不下,並給美國數萬億的企業、個人和政府債務帶來壓力。
人們一直對明年到期的2.14兆美元公司債務感到擔憂。然而,標普全球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稱這個問題是“可控的”,因為公司利用今年的有利條件進行再融資,將貸款負擔減少了11%,其中約41%是投機級貸款。
根據證券業和金融市場協會的數據,2024年企業債務發行量飆升,截至11月總計達1.9兆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9%。目前未償債務總額為11.2兆美元,年增率為6.1%,高盛預計2025年企業也將發行1.5兆美元的債務。
「顯而易見,這就是成長,」高盛全球銀行和市場部門美洲投資級銀團負責人約翰·塞勒斯(John Sales)在10月份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你看到的是經濟的增長、美國企業的增長、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增長。隨著企業的發展,它們發行債務來為這種增長提供資金。”
人們也對川普的議程感到擔憂。儘管人們預計他的政策可能成為關鍵的成長動力,但其中最大的擔憂之一是關稅。經濟學家警告,川普徵收關稅可能會重新點燃通膨,儘管在2017年至2021年川普第一任期內通膨一直保持在較低水準。
隨著投資人對川普2.0的權衡,標普500指數在過去一個月略微走低。
然而,Brusuelas與他的許多同事一樣表示,關稅似乎不會構成直接威脅,但長期來看可能會產生不利影響。
他說,「我們談論的是貿易衝突還是貿易戰?如果我們談論的是像2018年、2020年那樣的貿易衝突,我並不擔心通膨飆升。如果發生一場真正的貿易戰,真正的針鋒相對的報復,那我會很擔心。
聯準會政策制定者在2025年需要考慮的問題,不僅是如何根據通膨和就業情況調整利率。該央行還將對其貨幣政策策略和工具進行審查,這是其每五年進行一次的例行工作。
聯準會上次的框架更新是在2020年,正值新冠疫情期間,彼時美國通膨率已經持續低迷十餘年,利率僅略高於零。如今,美國經濟正走出自197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通膨時期,利率遠高於所謂的零下限。
聯準會2025年框架審查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官員是否應該回歸更傳統的通膨目標制,即始終將目標設定為2%,而不是他們2020年採用的更靈活的目標。
同樣需要審查的是聯準會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和實施策略,這些工具包括設定基準利率、買賣國債和其他證券以及提供前瞻性指引。溝通也將是審查的一部分。研究結果可能會在8月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舉行的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經濟政策研討會上公佈。
聯準會將於明年5月在華盛頓特區舉辦研究會議,以徵求外部人士對貨幣政策和經濟的意見。官員們還將走訪全國各地,參加與公眾的「聯準會傾聽」活動。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11月的聲明中表示,「我們對新想法和批評性回饋持開放態度,並將汲取過去五年的經驗教訓,在適當的地方調整我們的方法,以更好地服務於我們對之負責的美國人民。
根據國會授權,聯準會的目標是追求最大就業和物價穩定,自2012年以來,它將物價穩定定義為以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衡量的年通膨率為2%。根據聲明,這一具體目標不會成為五年審查的一部分。
聯準會於2020年夏季完成了最近一次框架審查,鮑威爾在當年8月的傑克遜霍爾會議上公佈了結論。官員們將他們較長期的通膨目標修正為一段時間內的年均2%,而不是始終精確地達到這個水準。這種所謂的靈活平均通膨目標制意味著,可以允許出現更高的通膨來彌補先前低於目標的價格成長。
鮑威爾在11月14日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的活動中表示,「(我們選擇)制定了一個彌補策略,這樣如果通膨率過低,我們就可以承諾讓通膨率略微高一些。我們的想法是,如果人們相信你會這樣做…那麼通膨率就不會過低。
2020年對聯準會《關於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策略的聲明》的更新也強調,要努力減輕最大失業率的“不足”,而不是雙向的“偏差”。這一細微的變化表明,如果只是勞動力市場緊張,而通膨率並不過高,政策制定者就不會開始提高利率。
此後,聯準會因其靈活的通膨管理方法而受到批評,這種方法被指責導緻聯準會在應對2021年通膨飆升時落後於局勢。當年年初,美國物價上漲開始加速,但聯準會將目標利率維持在略高於零的水平,直到2022年3月,當月PCE物價指數比上年同期高出7%。
此後,通膨有所放緩,勞動市場也出現鬆動,9月開始下調位於20年高點的利率。
自聯準會上次框架審查以來的半個世紀對貨幣政策來說是多事之秋。 2025年的結論將決定聯準會如何應對未來五年的挑戰。
2024年,是日本股民揚眉吐氣的一年。作為年內最後一個交易日,週一下午日經225指數收在39894.54點,日股創下史上最高的年度收盤水準。
此前,該指數創下的最高年度收盤點位是在1989年,當時該指數收在38915.87點。
今年年初至今,日經225指數全年上漲6,430.37點,較去年同期成長近20%。 2023年,該指數已經上漲了28%。
在經歷了所謂「失落的三十年」後,近兩年,受日圓貶值和日本央行低利率政策的支撐,日本股市獲得了上漲動力。
而今年,隨著日本公司頻頻進行股票回購,以及維權基金和散戶投資者的大力推動下,日本股市持續上漲,最終突破了泡沫時代的水平。
今年7月,日經225指數一度飆升至逾4.2萬點的歷史高點,而擁有大量中型企業的東證指數(Topix)也在同月超過了泡沫時代的峰值。
分析師表示,今年日股的漲勢尤其令人意外,因為這一輪漲勢並沒有受到外國投資者的太大推動——而此前外國投資者歷來是決定日本股市走勢的最大因素。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營運商表示,外國投資者在2024年淨賣出了約320億美元的現金股票和期貨,其中大部分是在下半年賣出的。
具體來看,在日經225指數成分股中,表現最好的個股是主營數據中心線生產的日本藤倉株式會社(Fujikura),該公司股價今年累計增長了六倍,成為日經指數百分比漲幅最大的股票。
在日經225指數成分股中表現最差的股票是主營晶片檢測設備生產的雷泰光電,該公司股價今年累計下跌了59%。
里昂證券駐東京執行服務主管Takeo Kamai表示,今年年末,在「聖誕節行情」推動下,日本股市獲得了進一步的提振。此外,日本企業巨頭將更符合投資者利益的前景也有助於鞏固投資者信心。
「隨著近期本田和日產合併的消息傳出,以及日本市值第一的豐田汽車股東回報增加的消息傳出,可能會令一些謹慎的機會主義投資者期待在未來一年重新點燃'做多日本'的故事。
不過,在本週一,日經225指數單日下跌了0.96%。上週該指數一度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收在40,281.16 點,創下五個月收盤高點。
岡山證券首席策略師Fumio Matsumoto表示:
“投資者今天拋售股票,可能是因為他們找不到日經指數突破4萬點的明確理由。”
“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對未來一年的市場持悲觀態度。他們可能只是想在日本新年休市期間規避風險,因為這次的休市時間比平時更長。”
由於新年假期,日本股市將從本週二(12月31日)起開始休市,直到明年1月6日才重新開市。
12月30日,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2024年11月份香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升幅,分別上升2.1%和5.7%。繼2024年十月錄得3.5%的年增幅後,2024年11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947億元,較2023年同月上升2.1%。同時,繼2024年十月錄得4.5%的年增幅後,2024年11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4,381億元,較2023年同月上升5.7%。 2024年11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34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9.9%。
2024年前十一個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較2023年同期上升9.1%。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上升6.7%。 2024年前十一個月錄得有形貿易逆差3,451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7.7%。
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截至2024年十一月止的三個月與對上三個月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值下跌3.5%。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下跌1.4%。
2024年11月份與2023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3.9%。此地區內,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新加坡(升78.4%)、越南(升42.1%)、菲律賓(升39.6%)和中國內地(升3.9%)。另一方面,輸往印度(跌28.8%)和泰國(跌7.7%)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
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荷蘭(跌30.2%)和英國(跌19.7%)。
同期,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中國台灣(升38.6%)、新加坡(升31.4%)、韓國(升16.4%)、菲律賓(升8.8%)和馬來西亞(升8.3%)。另一方面,來自越南(跌19.6%)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來自中國內地的進口貨值則大致維持不變。
2024年首十一個月與2023年同期比較,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越南(升27.1%)、泰國(升22.5%)、中國內地(升15.7% )和美國(升11.0%)。另一方面,輸往印度(跌16.2%)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
同期,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韓國(升32.8%)、越南(升29.9%)、新加坡(升18.9%)、中國內地(升7.1%)和馬來西亞(升6.9%)。另一方面,來自菲律賓(跌6.4%)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
2024年11月份與2023年同月比較,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辦公室機器與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106億元,升28.1%)及「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99億元,升5.2%)。
同期,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246億元,升13.9%)和「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180億元,升67.8%)。
2024年首十一個月與2023年同期比較,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1,838億元,升10.2%)和“辦公室機器及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1,141億元,升30.8%)。
同期,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1,643億元,升9.0%)及「辦公室機器及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1,200億元元,升41.7%)。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2024年十一月商品出口貨值全年繼續錄得增長。輸往內地的出口進一步上升,輸往多個亞洲市場的出口錄得不同程度升幅。同時,輸往美國及歐盟的出口回落。展望未來,全球經濟不明朗因素增加和貿易磨擦升溫將會為香港的出口表現構成挑戰,儘管內地多項提振經濟措施應能提供一些支持。政府會密切留意情況。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