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空頭思路明確,等待小時等級必要調整型態,注意高機率的空頭機會。
上週(1月6日-1月10日),港股三大指數全線下跌。
截至上週五收盤,恆生指數下跌3.52%,報19064.29點;恆生科技指數下跌3.23%,報4,260.82點;國企指數下跌3.65%,報6898.15點。港股每日平均成交金額較上月減少31.2%至約1,310億港元。從板塊上看,本週僅材料小幅上漲,其餘板塊皆下跌,房地產和能源領跌。
星展銀行研究部中國香港股票分析師應毓華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美國經濟強勁所導致的對聯準會減息路徑的擔憂,以及內地債息下行,是近期股市波動原因。另外,目前正值內地政策真空期,在未來數週催化劑不多的情況下,投資人可能會選擇觀望為主。
應斃華指出,未來數週港股會持續波動。但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在回檔之後估值又變得有吸引力,如果春節的出行、消費能有強勁數據,港股也有反彈的基礎。
「我們短期內還是建議投資者繼續持有防禦性強的高息股,以及受惠於自身行業趨勢向上的科技硬體板塊。此外,如果消費等政策受益板塊在大市回調的背景下跌出價值,我們認為也值得逢低介入。
1月10日,被譽為「中國版樂高」的拼搭玩具商布魯可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發行價為60.35港元/股,開盤股價較招股價大漲81%,總市值一度超過260億港元。
布魯可成立於2014年,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拼搭角色類玩具企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3年布魯可實現約18億元GMV,年成長超過170%,是全球成長最快的規模化玩具企業。
據了解,布魯可的玩具產品主要分為「拼搭角色類玩具」和「積木玩具」兩類,擁有的授權IP超過30個,包括奧特曼、變形金剛、火影忍者、小小兵、名偵探柯南、凱蒂貓等知名IP,共227款以授權IP為基礎的在售SKU。
資本市場不少投資人認為,布魯可對標泡泡瑪特。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布魯可錄得收入3.30億元、3.26億元、8.77億元,10.46億元;經調整後的期間利潤分別為-3.56億元、 -2.25億元、7,288.2萬元、2.92億元。公司大部分營業收入都來自“奧特曼”,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別佔營收的63.5%、57.4%。
2025年伊始,港股市場顯現出強勁的新股上市動能。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已有8家企業遞錶港交所,全部為內地企業,這一數字幾乎等於2024年整個年度的月均新增IPO數量。
上週,腦動極光-B、匯舸環保、海螺材料科技、紐曼思和布魯可共5隻新股在港交所主機板上市。
此外,部分A股上市公司正掀起一波「A+H」上市小高潮。 1月6日,A股醫藥公司恆瑞醫藥和邁威生物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開啟「A+H」國際化歷程。
自2024年12月30日以來,共有17家企業遞表港交所,主要來自生物醫藥、消費、新材料等領域。企業的集中遞表,無疑為港股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業內分析認為,內地和香港監管部門發布多項支持性政策,令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意願提升。同時,聯準會步入降息週期,港交所在提升市場效率與流動性方面也作出一系列改革舉措,為2025年港股IPO市場實現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
回顧2024年,香港新股市場經歷了前三個季度放緩後先抑後揚,漸趨活躍。數據顯示,2024年共有70家企業在港交所上市,集資額達87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89%,集資額重回全球第四。
大型IPO方面,美的集團H股上市實際募資356億港元,佔全年IPO募資額的40.64%,是自2021年以來香港最大規模的新股。此外,順豐控股、地平線機器人、華潤飲料等幾家IPO募資都超過了50億港元。
為了吸引更多企業赴港上市,港交所近年來實施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包括降低上市門檻、設立專門針對科技公司的上市通道以及優化審核流程。 2024年,港股市場首次迎來了晶泰控股、黑芝麻智能、越疆等特專科技企業的上市,進一步豐富了市場的投資選擇。
香港投資推廣署預計,2025年將有更多大型公司選擇在香港上市,這主要得益於證監會的鼓勵和內地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上香港固有的上市優勢,使得香港作為上市目的地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1月10日消息,融創中國大跌近15%,報1.49港元,成交額2398.75萬港元。
市場消息指,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對融創中國提出清盤呈請,聆訊定於3月19日舉行。
融創中國正處於債務二次重組的重要關口。 2023年,融創曾對總計160億元的境內債券整體展期,並在同年年末完成了境外債務重組,公司合計整體化解了約900億元債務。但隨著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先前的重整方案也遇到兌現困難。
在尹錫悅多次拒捕後,韓國法院又在1月7日重新簽發針對總統的逮捕令。
這次警方表示,考慮部署精英反恐特種作戰部隊,提高拘捕力道,但尹錫悅的代表律師選擇繼續戰術迂迴,稱批出逮捕令的首爾西部地方法院,對申請逮捕令的公調處沒有管轄權,因此不接受其批出的法令;又指如果是首爾中央地方法院(Seoul Central District Court)簽發逮捕令,尹錫悅則將會配合。
簡單來說,調查人員與尹錫悅的對峙場面還將持續上演。
另一方面,韓國政府也正在政爭下瑟瑟發抖。繼12月14日尹錫悅被彈劾停職後,代總統韓悳洙又在27日被彈劾下台,這是韓國憲政史上首度通過代總統彈劾案,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則依規定,在彈劾案生效後當即接任代總統。短短半個月內,韓國的總統大權就被尹錫悅、韓悳洙、崔相穆三人先後執掌,即便1960年「四一九運動」爆發後,韓國也曾在4個月內經歷4任代總統,卻還沒有像這次短短兩周連換三人,創下韓國70餘年憲政史最亂紀錄。
如今韓國的朝野惡鬥正在進入新高潮,甚至一度傳出尹錫悅可能出逃的消息,不論實情究竟如何,韓國的民主光環已被尹錫悅玩成笑話,眼下在野黨又為奪權寸寸進逼,政府陷入「不聽話就被彈劾」的窘境。顯然,尹錫悅的戒嚴鬧劇只是混亂起點,而不是終點。
首先觀察韓悳洙的短命總統之旅。
作為無黨籍公職文官,韓悳洙的從政經歷橫跨保守派與進步派政府。在金泳三時期,韓悳洙就已擔任總統府高級秘書官,負責工商、外資和經貿談判;金大中時期,韓悳洙出任通商交涉本部長,還曾任總統府政策企劃首席秘書官,任內竭力推動《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盧武鉉時期,他先後出任副總理兼財政經濟部部長和國務總理;李明博時期,韓悳洙被任命為韓國駐美大使。尹錫悅就任總統後,即便國會「朝小野大」,韓悳洙的中立色彩還是讓在野黨接受了尹錫悅的總理提名。
整體來說,韓悳洙長期深耕經貿領域,對於政黨鬥爭向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連尹錫悅的戒嚴鬧劇,韓悳洙也在事後公正表示,這次戒嚴不符《戒嚴法》中「國防部長或行政安全部長在發生戒嚴事由時,須通過國務總理向總統建議宣佈戒嚴」的規定。不過這樣的韓悳洙,卻只代掌國政2星期就慘遭彈劾,原因實在耐人尋味。
歸根結柢,還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緣由:韓悳洙接下了總統這個燙手山芋。
衝突始於12月19日的國會衝突。當天韓悳洙對在野黨主推的《糧食管理法》、《國會證詞鑒定法》、《國會法修正案》等6項法案行使否決權,是2004年時任代總統高建行使否決權後,時隔20年再有代總統行使否決權。當然韓悳洙也說明理由,例如「《糧食管理法》一旦行使將造成巨大財政負擔」等,但看在「黨同伐異」的在野黨眼中,這不是韓悳洙的個人意志與判斷,而是「尹錫悅2.0」的陰魂不散。當時共同民主黨甚至公開表示,「這是最後的警告,不要越線」。
而真正的導火線就是12月26日的3名憲法法院法官任命案。根據韓國法律,憲法法院9名法官中至少7人出席、6人贊成才能確認彈劾、罷免總統。但在尹錫悅彈劾風波開始時,韓國憲法法院僅有6名法官,並未達到開庭標準,因此在野陣營必須讓憲法法院新增3人,才能真正扳倒尹錫悅。於是26日當天韓國國會表決通過3名憲法法院法官任命案,其中2名由在野黨推薦,1名由執政黨推薦。
但問題就在,執政黨陣營不斷宣稱,「現行憲政體制只允許代總統在總統缺位的情況下任命憲法法院法官,但尹錫悅仍保留總統頭銜,僅是停職而不是缺位,所以代總統無權履行法官任命權」;在野黨則反唇相譏,並以朴槿惠被彈劾期間,代總統黃教安任命憲法法院法官為例,稱代總統遵循國會決定,任命憲法法院法官「沒有任何法律阻礙」、「總統的法官任命權只是形式上的權力,不能否決國會通過的人事案」。
朝野僵持下,韓悳洙最後決定「讓衝突雙方自己解決」,表示「只有執政黨和在野黨達成協議後,才能行使任命權」,而正是這一表態,觸發了在野陣營的彈劾。不過諷刺的是,就連彈劾本身都形成朝野對峙:在野黨認為,韓悳洙只是代理總統職權的總理,應按照總理的彈劾標準(即150票以上贊成)執行表決;執政黨則認為,韓悳洙畢竟是代總統,應按照總統彈劾標準(即200票以上贊成)執行表決。最後國會議長裁示彈劾案以總理標準進行,議案於是在27日以192票贊成通過。
顯然,是朝野惡鬥擊落了韓悳洙。
出於保住政權的目的,執政黨希望癱瘓憲法法院,所以竭力要干擾法官任命,來避免憲法法院啟動審理與通過表決。曾經的中立官僚韓悳洙因此成為關鍵:只要他同意3名憲法法院的法官任命,尹錫悅的政治生命就可能徹底走向終結,國民力量黨政權也就進入倒數。因此執政黨必定不斷施壓韓悳洙,要他以各種方式拖延擺爛。
但在野陣營也不可能放棄施壓。他們之所以著急彈劾尹錫悅、甚至不惜先彈劾韓悳洙,關鍵就在自己的「倒數」已經啟動。更早之前,在野陣營領袖李在明就被指控違反《選舉法》,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執行。而靠著這次戒嚴鬧劇,李在明的聲量與民調持續上升,儼然成為「後尹錫悅時代」的最可能贏家,只是根據韓國法律規定,李在明若在終審仍被判有罪,不僅會失去國會議員資格,未來十年內也不得競選公職,等於政治前途徹底斷送。因此在野黨必須盡快彈劾尹錫悅成功,讓李在明參加新一屆總統大選,否則所有謀劃都會落空。在這種情況下,韓悳洙同樣是被施壓對象,並在雙方的互不相讓下,淪為政爭的犧牲品。
韓悳洙被彈劾後,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崔相穆(無黨籍)依序接棒,成為韓國憲政史上首位「代理總理的代理」與首位「總統與總理的雙重代理」。不過在崔相穆上任後兩天的12月29日,韓國發生濟州航空空難,這起國難強制緩和了朝野對峙,再加上崔相穆已在12月31日「部分讓步」,宣布任命共同民主黨推薦的鄭桂先和國民力量黨推薦的趙漢暢為憲法法院法官,只剩一人等到朝野協商一致之後再任命,這同樣緩和了在野黨的進逼,因此崔相穆的代行政權應能進入一段平穩期。
不過,這顯然是被「敲山震虎」的暫時結果。韓悳洙的下台已經表明,執政黨滿心都是癱瘓憲法法院、搶救尹錫悅,在野黨則一心想著終結尹錫悅政權、提前總統大選。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被夾在中間的韓悳洙當然無法倖免,未來留給崔相穆團隊的路也恐怕只有兩條:第一,只做陽春「看守政府」,執行由在野黨控制國會通過的所有決議,包括憲法法院的法官任命,一直到最終彈劾結果水落石出,不論尹錫悅能否復職,「代理政府」都下台一鞠躬;第二,複製韓悳洙的做法,頂著在野壓力「自主履職」,結果也有一定機率會步韓悳洙後塵,被在野黨再度彈劾。
如果局勢發展到這步,韓國政局將面臨更大風險。因為戒嚴風波已經導致總統被停權、多位內閣成員涉嫌「內亂」被停職調查,如果崔相穆之後國會再彈劾4名內閣成員,韓國將陷入「無人可代」的窘境,結果可能就是國務會議無法運作、政府停擺,進而對國政運行、內部治理和國家形象產生毀滅性打擊。
顯然,尹錫悅的戒嚴鬧劇催發了新一輪政黨惡鬥,朝野雙方毫無互信只有權慾,執政黨靠著法律文字遊戲、制度縫隙苟延殘喘,在野黨把國會當成發洩情緒、威脅政府的工具,政黨溝通、府院協商、政治妥協等機制完全失靈。繼尹錫悅濫權後,如今又有在野黨脅持國會,或許正因如此,根據韓國「國家指標調查」9日公布的最新民調,即便有62%的韓國人認為應該彈劾並解僱尹錫悅,尹錫悅所屬的國民力量黨(執政黨)的支持度(32%),也只落後最大在野勢力共同民主黨(36%)的支持度4%。這就表示,民眾即便厭惡尹錫悅,也不會對在野黨的「司馬昭之心」拍手叫好。
韓國這段政局混亂,既有軍人干政時期「一言不合就政變」的展演,也跨越時空體現朝鮮王朝時期的大規模黨爭,種種亂象直指一個致命核心,也解釋了混亂的真實根源:韓國看似已經民主化,其實不過披著民主外殼,繼續過去的權力博弈邏輯,不論是王朝黨爭、還是當代兵變。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