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
預: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經濟成長、通貨膨脹和就業市場,不管在過去、現在、或明年,都是金融市場所關注的首要議題,也是明年大選民眾最關心的熱門議題。
聯準會貨幣政策依然牽動市場神經。
雖然華爾街接受了聯準會在較長一段時間維持較高利率這一事實,但聯準會主席鮑威爾11月9日的一番講話再度讓市場緊張起來,也澆熄了市場所預期的2024年5月減息希望。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達4.9%,就業市場開始降溫,通膨明顯回落,經濟軟著陸有可能實現,而此時鮑威爾講話意欲何為?
受演講影響,週四(11月9日),標準普爾500指數跌35.43點,即0.81%,那斯達克指數跌128.97,即0.94%,兩指數分別結束了8連漲、9連漲。
也許為了安撫市場情緒,週五(11月10日)美聯儲亞特蘭大分行主席拉斐爾·伯斯蒂奇發表了與鮑威爾觀點截然相反的講話,他相信加息效果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全面影響經濟, 「我們(Fed)只需靜觀其變」就能達到2%的目標。當日,美國10年期公債表現平靜,在科技股強勢帶動下,標普500指數上漲1.56%,那斯達克指數漲2.05%。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辦的第二十四屆雅克·波拉克年度研討大會政策論壇上,鮑威爾作了題為“基於全球經濟視角下貨幣政策調整”演講。鮑威爾認為,美國通膨下來了,但仍遠高於2%的政策目標,通膨治理還任重道遠;就業市場依然偏緊,供需關係將逐步達成均衡水準;經濟成長強勁,但未來幾季會降速,經濟成長趨勢有待確認;聯準會關注經濟強勁成長對就業市場供需關係和治理通膨所構成的風險,也會採取相應貨幣政策措施。
2021年,聯準會錯誤判斷了通膨情勢,導致其信譽掃地,市場至今質疑聲其宏觀經濟治理能力。鮑威爾坦誠,為了控制住通貨膨脹,聯準會決心實施充分緊縮的貨幣政策,但現在卻沒有自信貨幣政策是否達到達這樣的力度,且通膨下降過程也並非十拿九穩。如果情勢所迫,聯準會會毫不猶豫地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
為了緩和市場氣氛,鮑威爾又表示,聯準會會謹慎行事,既要避免不要被最近幾個月數據誤導的風險,同時還要防範過度緊縮的風險。信譽是聯準會最大的資產,如今卻已揮霍殆盡,聯準會難以獲得市場的信任,而重樹威信需要行動和時間。在簡短的講話中,鮑威爾卻花了大部分時間為聯準會政策失誤做辯護。
經濟成長、通貨膨脹和就業市場,不管在過去、現在、或明年,都是金融市場所關注的首要議題,也是明年大選民眾最關心的熱門議題。最近數據顯示,經濟成長優於預期,通膨降溫,就業市場供需關係趨於平衡,然而事態發展可能出現反轉。
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23年第三季經濟成長超出市場預期,投資人歡呼雀躍,認為經濟最有可能實現了軟著陸。然而,第三季的數據卻隱藏著一些隱憂。
首先,個人消費最給力,成長率達2.69%,為整個經濟成長貢獻了54.89% 。那麼,隨著通膨持續,就業成長放緩或負成長,個人消費能否在第四季繼續拉動經濟?事實上,多項數據表明,通膨所產生的成本壓力以及利息負擔已嚴重削弱了個人消費能力。
其次,私部門國內投資成長源自於庫存增加,企業在為聖誕節消費旺季存貨,節日後壓縮庫存可能影響明年第一季經濟成長。
最後,政府消費和總投資的波動性較大,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有限。 2024財政年度預算仍懸而未決,兩黨爭鬥大戲即將再度上演。難怪,包括聯準會在內的許多金融機構都不看好成長前景。
數據顯示,以個人消費成本指數(PCE)表示的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 2023年9月,PCE指數連續三個月穩定3.4%,扣除食品和能源後的通貨膨脹指數為3.7%,略低於8月的3.8%。整體來看,美國物價上漲動能已受到控制,但是通膨率回落至2%的過程會相當緩慢。通貨膨脹的基礎相當脆弱,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俄烏衝突、中東局勢惡化,商品和能源價格再度上漲是完全可能的。
美國就業市場降溫趨勢可能持續。 10月,美國就業增加主要體現在私立教育和衛生部門(8.9萬人)、休閒及款待業(1.9萬人)和政府部門(5.1萬人),但是裁員面擴大了,包括資訊產業(0.9萬人)、製造業(3.5萬人)、交通及倉儲業(1.2萬人)、金融服務部門(0.2萬人)。 9月就業成長實際為29.7萬人,比原公佈值少了3.9萬人。如果就業市場持續降溫,這不僅意味著市場供需關係更趨於均衡,也預示著經濟衰退可能真的要來了。這也是為什麼市場預料聯準會明年5月會減息。
美國股票和債券一級(發行)市場表現不一,股票發行遇冷,債券市場基本上正常,但國債市場最近出現不好的兆頭。截止10月底,2023年美國公司股票融資額為1,125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825億美元。 2021年全年融資額為4,347億美元,今年註定又是極為平淡的一年。特別需要一提的是,科技公司融資活動處於低水平,除了生成式人工智慧外,其它項目要么維持現狀,要么裁員,要么停止。根據CBInsights,截止第三季末,全球金融科技融資為305.8億美元,2022年同期為672億美元。美國資訊產業一直在裁員所傳達的訊息與金融科技投資趨勢完全一致。
美國債券發行市場較為穩定。截止2023年9月,美國各類債券融資額為62970億美元,低於2022年同期的72004億美元,截止10月末,美國公司債融資12669億美元,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2364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不斷擴大,令人市場深感到不安。目前,聯邦政府總負債達33.7兆美元,拜登政府仍計畫大舉發債,2024年度財政年度國債發債規模估計將超過1.5兆美元。在高利率環境下,這無疑會加劇債務狀況惡化。由於聯準會的激進升息,持有美國國債的大多數投資者均損失嚴重。根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今年第二季末美國銀行業債投資浮虧仍高達5,584億美元,隨著國債利率上揚,銀行業浮虧還會擴大,已危及銀行業資本金水準。
11月9日,國債發行市場出現令人不安的苗頭。當日,美國財政部舉行了30年期240億美元的國債拍賣,最終確定發行利率為4.769%,認購率低至2.24倍(即財政部發行100億美元債券,認購資金有224億美元),超低認購率引起了當日股票市場大跌。截止11月9日,今年美國財政部共發行了23期長期(期限超過10年)國債,認購率呈下降趨勢,顯示境內外投資者認購熱情不高。繼標普和惠譽之後,11月10日,穆迪也把美國政府信用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
美國的經濟發展表面上非常好看,但實際上仍有許多問題。鮑威爾一邊高調談論美國經濟成就,一邊表示對通貨膨脹趨勢和貨幣政策力度缺乏信心,原因可能是經濟指標隨時會朝壞的方向發展。目前,國債收益利率變化現在成為金融市場的風向標,殖利率上漲,美國股票就下跌。其實,真正擔心利率上漲的應該是財政部長耶倫。她時常談論美國經濟安全,所指的就是財政赤字失控,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但國庫空虛,必須大肆舉債,終將形成惡性循壞。
美國財政問題也是國際性問題,需要國際間深度合作來解決。 2007-2009年金融危機,中日聯手買了萬億美國國債,但現在看來,美國要遊說海外買家的難度增加了許多。目前,美國國債主要持有人分別為外國人(30%)、聯準會(19%)、退休基金(14%)和共同基金(12%)。外國人不願意認購新債,國債發行利率一定會上升。
綜合而言,美國通膨勢頭基本上緩和下來了,就業市場降溫了,經濟成長前景卻不太明朗。美國10年期利率變化趨勢是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整體來看,美國公債利率市場變動不會太大,目前利率可能處於未來5年的高位,增持美國國債或企業債券是合理的投資選擇。
本週將公佈的消費物價指數和零售成長將進一步指明物價變化趨勢以及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從今至年底,宏觀基本面較為明朗,美國財政預算之爭可能增加市場不確定性,但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升值動能逐漸減弱。
在穆迪將美國信用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美國兩黨就支出問題持續博弈之際,前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主席、普林斯頓大學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學者比爾·杜德利警告稱,由於在債務成本飆升之際缺乏解決危機的政治意願,美國的財政狀況正處於「不可持續的軌道上」。
「情況將變得更糟,因為政府債務將以比過去15年高得多的利率重新定價,」杜德利在雪梨的一次會議上透過視訊電話表示。
他也指出,隨著嬰兒潮世代退休,醫療保健和社會安全成本不斷膨脹,這進一步令財政前景惡化。
「我們面臨的最後一個問題是政治問題。在解決問題方面,美國目前沒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政府。」杜德利表示。 “我們絕對處於一個不可持續的軌道上。”
對美國政府財政狀況及其對新債需求的持續擔憂,損害了全球市場的人氣。上週,30年期美債拍賣錄得過去十年最差結果之一。
上週五,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穆迪警告稱,由於美國預算赤字不斷擴大,該機構已將美國的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
由於美國預算法案依舊難產,美國政府最快可能在本週陷入關門,儘管這項風險現在有所緩解。新上任的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上週六宣布了一項分兩步驟實施的臨時撥款法案,以避免聯邦政府因資金耗盡而陷入部分停擺的境地。
對於美國利率前景,杜德利表示,在累計加息525個基點後,聯準會決策者仍在努力解決當前的利率水準是否具有足夠的限制性以拉低通膨的問題。
聯準會在過去兩次會議上均按兵不動,這促使金融市場押注該央行將從明年年中開始降息。
摩根士丹利週日預計,聯準會將在2024年6月開始降息,至2025年底,政策利率或大幅下降300個基點至2.375%。而高盛的預測相對更為保守,該行預測,聯準會將在2024年第四季首次降息,直至2026年中期總共降息175個基點,將目標利率區間降至3.5%-3.75%
聯準會官員一再強調,他們並不急於降息,首要任務是繼續冷卻通膨。
眼下,市場焦點轉向將於週二公佈的美國10月CPI報告,這份報告將為聯準會未來的政策走向提供更多線索。目前業界預估美國10月CPI年增率將從3.7%放緩至3.3%,環比料從0.4%降至0.1%;10月核心CPI年增率預計將維持在4.1%不變,環比料維持在0.3%不變。
杜德利補充稱,聯準會不太可能像市場預期的那樣迅速降息。
「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勞動力市場,」他說。 “聯準會可能需要勞動市場更寬鬆一點,才能將薪資通膨降至符合2%通膨目標的水平。”
據悉,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他們預計明年美國股市和債市的表現將優於新興市場同業。包括Serena Tang和Vishwanath Tirupattur在內的策略師寫道:「我們預計美國的獲利成長將在2024年初觸底,之後反彈。」他們表示,相對於其他地區,美國經濟成長可能保持強勁,而新興市場經濟成長可能令人失望。
摩根士丹利的建議是採取“防禦性增長股票和後週期性週期股的槓鈴策略”,並預計標普500指數將在明年年底達到4500點,該指數上週五收於4415點。該投行還補充說,聯準會政策制定者需要在「恰到好處的緊縮和足夠迅速的寬鬆」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
明年的樂觀前景,將標誌著投資人對美國股市看跌觀點的轉變,因為投資人正擔心利率在更長時間內走高的影響。直到最近,摩根士丹利股票策略師Michael Wilson——華爾街最著名的看跌人士之一——仍將對標普500指數今年年底的長期目標定在3900點。
策略師們也認為,在「寬鬆」政策的支持下,美國債券可能變得比一年前更具吸引力。隨著市場反映降息週期的開始,殖利率可能一直下降到2024年——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將達到3.95%。他們預計聯準會將在6月首次降息。
同時,摩根士丹利對新興市場的固定收益資產持謹慎態度,認為如果美國國債不復甦,新興市場本地債券的復甦前景有限。這些策略師寫道:“從股票、信貸和本地利率來看,新興市場的回報似乎不那麼令人信服。地緣政治將給一些國家帶來壓力。”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