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ECD發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3.2%,2025年成長3.3%,與10月IMF的預測基本一致。但OECD和IMF的報告也指出,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面臨地緣政治緊張、貿易保護主義上升、政府債務水平高企、金融市場大幅波動等挑戰,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2025年仍是“變局之年」。
筆者認為,2025年全球經濟有幾大變數:例如,川普政策實施是增強美國經濟韌性還是觸發風險,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政策能否帶動中國經濟回到平穩較快的成長軌道,歐洲各國能否透過政治經濟改革擺脫持續低迷狀況,日本是否會持續升息並終結「弱日元」趨勢,全球產業鏈重構是否會維持新興市場國家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在此背景下,全球股市和加密貨幣市場是否會出現大波動、大分化,也值得關注。
變數一:川普增強美國經濟韌性還是觸發風險?
2024年美國經濟維持韌性,佔GDP近70%的私人消費為經濟成長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撐。在過去四個季度,美國服務消費的環比年化增長在2.6%至3.5%的高位;11月的零售銷售環比0.7%,為9月以來新高,顯示了強勁的消費力。
2024年10月,IMF預測2024年美國經濟將達到2.8%的成長,與2023年基本持平(2.9%)。 12月的FOMC會議中,鮑威爾表示美國經濟整體看來表現強勁,且目前接近或已到達「放緩、暫停降息」的節點,未來降息將需要通膨取得進一步進展。
然而,展望2025年,對美國經濟而言,川普的「強勢回歸」是增強韌性還是觸發風險,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正面因素是,與上一次不同,這次川普提出的政策方向更加成熟,新一屆政府的內閣部長人選已全部確定,意識形態和政策主張與川普更加一致,且川普的很多政策主張正在逐步獲得主流的認可。
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也再次引發全球關注。例如,川普揚言不僅要對中國加徵60%的關稅,也要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入美國的所有產品徵收25%關稅;如果歐盟成員國不購買更多美國石油和天然氣,還會對歐盟加徵關稅。為提升美國商業與軍事的戰略優勢,川普提出可能收回巴拿馬運河等。這些舉措彰顯了川普的強硬政策立場。
但「美國優先」極端政策的實施並不利於美國經濟持續發展。例如,加徵關稅擾亂全球供應鏈,不利於提振美國製造業;減稅提振經濟的主張和美國財政赤字擴大、宏觀穩定風險上升形成矛盾等。考慮這些影響,川普競選時的政策主張能多大程度落地仍存在較大變數。筆者曾在《川普對華關稅政策的利與弊》中提到,在這種情況下,川普對中國的一些極端政策,例如對所有中國產品加徵60%關稅的政策未必能落地,可能更多以加徵關稅作為施壓籌碼,來增加中國對美國能源等商品進口。
變數二:超常規政策能否帶動中國經濟穩定回升?
2024年9月底實施的一攬子增量政策,中國經濟在第四季度扭轉了下行態勢,但2025年能否企穩回升,取決於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政策的落地效果,以及是否有重大改革措施提振市場信心。
明年的政策力道並不低。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實施更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其中,財政政策轉向“更加積極”,提高財政赤字率,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使用,預計2025年的增量財政資金至少在2萬億元左右。同時,貨幣政策基調從“穩健”轉為“適度寬鬆”,明確要求“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也將積極發力。
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拖累或將會減弱。隨著政策組合拳的實施,房地產市場出現邊際改善跡象,11月份當月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實現正增長,1-11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金額同比降幅較1-10月份分別收窄1.5 、1.7個百分點;但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屋新開工面積、房屋竣工面積的年減幅仍沒有顯著改善。 2025年隨著地方政府房地產收儲等增量政策更大力度的實施,銷售持續回暖有助於緩解房企資金壓力、改善居民購屋預期,後續可望逐步推動投資止跌迴穩。
BRI發展也會緩解美國加關稅的衝擊。目前中國已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23個自貿協定,中國對拉丁美洲、非洲和俄羅斯的出口已經可以比肩對東協的出口,並列成中國最大出口地,超過了對歐盟和美國的出口。同時,中國也大幅提升了與BRI國家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水準。近期,中國在秘魯投資興建的錢凱港正式開港,將秘魯到中國的海運時間縮短至23天,節省20%以上的物流成本。 BRI發展有助於拓展中國外貿投資的南方市場,並緩和川普加提關稅的外部衝擊。根據世界銀行測算,到2030年,共建自貿協定每年將為全球產生1.6兆美元的收益,佔全球GDP的1.3%。
此外,2025年是二十屆三中全會改革部署完整實施的第一年,如果能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財稅體制、社保制度、科技創新機制等市場關注的重點領域,推出實施一批重大改革舉措,提振市場信心與預期,無疑將會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保障。
變數三:歐洲能否透過改革擺脫低迷狀態?
歐洲福利社會正面臨嚴峻挑戰。財政赤字、債務上升和經濟蕭條不斷侵蝕高福利制度,俄烏戰爭加劇了這一困境。自2022年9月俄羅斯關閉「北溪一號」以來,能源價格飆升,迫使歐洲央行升息,導致市場需求萎縮,特別是房地產產業遭受重創。制裁反噬也使歐盟企業損失慘重,德國最大天然氣進口商Uniper幾乎破產。
同時,歐洲過度關注“政治正確”,也削弱了歐洲的競爭力。例如,歐盟嚴格的資料保護法和「限薪令」抑制了數位經濟發展和金融創新,削弱了對頂尖人才的吸引力。英國退休金制度的缺陷及對高風險投資的限制,也加劇了倫敦市場的資本流失。德國推行核電退出政策後,俄烏戰爭爆發後不得不依賴法國的核電供應。
此外,歐洲政治動盪也愈發明顯,主要國家正處於變革的十字路口。英國保守黨執政14年後下台,德國總理因為議會不信任投票而提前到明年初大選,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歐洲議會選舉慘敗。近日《觀點》雜誌進行的調查顯示,54%的法國人傾向馬克宏辭職,並希望將原定於2027年舉行的總統選舉提前到明年。被媒體看作「德國極右翼」的選擇黨在德國一些重要州的議會選舉中獲勝,減稅、發展核電和控制移民是該黨的核心政策主張,目前在民調中處於第二大黨的位置,而其黨魁成為德國最受歡迎的政治家。
在這樣的情況下,歐洲能否在2025年透過政治改革和經濟政策調整扭轉困境,成為歐洲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但透過變革解決深層問題進而提升經濟成長動力,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實現,2025年歐洲經濟的發展前景仍不樂觀。
變數四:日本升息是否會終結「弱日元」?
日本經濟在經歷了長達30年的低迷後,近兩年逐步顯現出了較好的復甦跡象,通膨上升、薪資成長以及消費回升。 2023年,日本的核心CPI年增率達到3.1%,創下41年來的最高水平,且截至2024年11月,核心CPI仍維持在2.7%的高位。
國內消費和收入水準的改善為日本經濟復甦提供了動力。 2024年第三季度,日本實質GDP季增0.2%,佔日本經濟比重超過一半的個人消費季增0.9%。員工薪酬實際年增了0.9%,為近三年來的新高。工資增速的提升可望進一步刺激實際消費的擴張,實現收入、消費、物價的螺旋上升。
以往一直存在這樣的擔憂:雖然名目薪資有所上漲,但受通膨壓力影響,居民的實際購買力未能同步提高,導致消費疲軟,企業投資也面臨落後。然而,目前日本的經濟數據呈現出正面變化,甚至長期以來實質薪資低迷的狀況也出現了季度性回升。這些為日本央行升息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依據。
2025年,日本持續升息或將扭轉日本貶值趨勢。 2024年日本央行已經兩度升息,預計日本央行將透過下一個勞資談判進一步確認,如果企業具備持續加薪的能力,央行升息行動將有節奏地持續推進,屆時日圓的貶值壓力將得到改善。若川普政策效果不如預期,導緻美元回落,日圓的貶值趨勢可能會完全逆轉。
變數五:新興市場是否成為外商投資熱土?
對越南、印度、墨西哥等新興市場而言,在全球產業鏈「去中國化」的大背景下,川普政府對華徵收關稅的力度和進程,將成為影響這些國家外商投資熱度和經濟發展走勢的關鍵。
越南成為外商投資熱土。近年來,越南對外經貿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已與世界60多個國家簽署了16項自由貿易協定,並與二十國集團多個成員建立了夥伴關係。同時,越南吸引外商投資的政策力道持續較大,如企業所得稅減免、優惠稅率、土地租金優惠、貸款和融資支持等。受此影響,在越南的主要出口類別中,如手機、電腦、機械、服飾、鞋類等,均有外資的廣泛參與,近期一些半導體、電子、能源等領域的FDI項目也紛紛在越南落地。
勞動成本優勢疊加政策支持,印度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上升。印度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年輕化的勞動力結構,為全球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潛力和成本優勢;同時,近年來印度簡化外商投資流程、放寬行業准入限制、推出「印度製造」計劃等,有效提升了印度的營商環境和投資吸引力,帶動了外商直接投資在印度的快速成長。根據印度商務和工業部的數據,2014-2024年期間,印度吸引了6,674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較2004-2014年增長了119%,主要流向了服務、電腦軟體和硬體、電信、貿易、建築開發、汽車、化學品和製藥等領域。在中美貿易摩擦深化、勞動成本優勢明顯和強力政策支持的背景下,2025年對印度的外商投資或將延續高成長態勢。
全球產業鏈重建下,墨西哥成為「近岸外包」的主要受益者。隨著「美加墨自貿協定」的實施推進,美國成為墨西哥FDI流入的最大來源國。 2023年,在墨西哥投資的前10個國家集中了87%的外國直接投資,其中38%來自美國。同時,中國對墨西哥的出口和FDI也在快速成長,隨著美國將對中國的反傾銷範圍擴大至東南亞國家,墨西哥成為了許多中資企業出口的「中轉地」。中國對墨西哥的直接投資在2021年成長了76%,並在2022年再次成長了48%。截至目前,約3,000家中國企業進入墨西哥市場,包括北汽、江淮等中國汽車品牌,以及顧家家居、敏華控股等家居企業。
變數六:全球資產價格是否會出現大變局?
2024主要是美國股市和美元走強,以及黃金大漲。 2025年全球資本市場是否會出現大變局?
由於美國經濟韌性較強,疊加市場預期川普減稅利好企業獲利,當前美股表現強勁。然而,一旦川普政策效果不達預期甚至對經濟帶來負面衝擊,高估值下美國股市可能會大幅波動甚至出現回落。日本方面,得益於國內經濟復甦、實質薪資改善、海外需求強勁等因素,日本股市可望維持高位。歐洲方面,面對政治格局動盪等結構性挑戰,歐洲股市前景仍不明朗。
A股及港股方面,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政策加力穩成長正面訊號,同時要求「穩住樓市股市」。正如筆者在前期文章《2025年看多港股的五大理由》中分析指出的,關於A股、港股市場的許多悲觀因素可能已經被充分定價,而投資者對可能出現的積極因素,包括逆週期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川普衝擊弱於預期以及中國新興產業崛起則估計不足。對於2025年A股和港股的走勢,可以更樂觀一點。
來源:FT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