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闻
分析
用户
快讯
财经日历
学习
数据
- 名称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无匹配数据
最新观点
最新观点
最近更新
港股投资的风险预警
尽管香港法律体系和监管框架相对健全,但港股市场仍然存在一些特定的风险和挑战,如港币与美元挂钩,外地投资者可能会面临汇率波动;中国内地的政策变化和经济状况对港股的影响等。
投资港股费用结构与税务
港股市场的交易成本包括总投资成本为买卖股票的交易费用、印花税、结算费用等,对于外地投资者,可能会涉及兑换港币所产生汇率转换费用,以及按照所在地的相关法规需缴纳的税款。
港股行业分析:非必需消费行业
港股市场非必需消费行业覆盖汽车、教育、旅游、餐饮、服装等多个领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为中国内地公司,占总市值的65%,因此受中国经济影响深远。
港股行业分析:地产建筑业
地产建筑业在港股指数中的份额近年已明显下降,但截2022年,它依然在市场上占有约10%的份额。包含了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房地产投资和物业管理等各个方面。
中国·香港
越南·胡志明
阿联酋·迪拜
尼日利亚·拉各斯
埃及·开罗
查看所有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1月4日讲话中表示,当前美国经济表现良好,未传递出急于降息的信号。
美国劳工统计局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2.6%,显著高于上月的2.4%。
这意味着美国的通胀在连续6个月放缓后再次出现飙升,与住房相关的通胀居高不下,占月度涨幅的一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惊呼:潜在的“通胀冲击”即将卷土重来。
这是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的首份CPI报告。报告强调,控制通胀的“最后一英里”将是一段艰难的旅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承认“对抗通胀的工作还没有完成”。
今年美国大选的一大特点是美国人对拜登执政期间的高通胀感到失望——目前的通胀率比他上任时高出约20%。
据美国媒体报道,前不久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将通货膨胀和无家可归列为“非常严重”的问题。调查发现,通货膨胀连续第三年成为美国选民心中“非常严重”的问题之首,有67%的人表示这一问题是他们的重大关切。
虽然比起2022年时的情形,通胀已经在数字层面降温,但普通美国人仍觉得物价一直在涨。
过去一年,虽然通胀率不断下降并接近正常水平,但高物价依然存在,鸡蛋的价格仍然是四年前的近三倍。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者唐·伦纳德在澳大利亚“对话”新闻评论网刊发评论文章称,至少2000万美国家庭有充分的理由感到失望。联邦政府用来计算实际收入的方法往往更能反映高收入人群,而非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的经济现实。根据皮尤的一项调查,认为个人财务状况良好的美国人比例从2019年的50%下降到今年的41%。
住房是大多数美国人最大的支出。美国劳工统计局也承认,在估算某一特定家庭在某一类商品上的支出时,它的统计方法并不总能反映实际情况,这些错误系统性地低估了住房成本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
消费者价格指数的问题不仅限于住房,医疗成本的评估统计方式也存在严重缺陷。CPI背后的一个假设是,美国家庭将收入的8%用于医疗保健,但根据兰德公司此前的一项研究,美国人支付的费用远不止这些。
此外,CPI也考虑到了并非每个人在特定时间点都要花钱的项目。例如,该指数假设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只花费家庭收入的0.7%用于儿童保育或学前教育,但对于有婴幼儿的家庭来说,现实要严峻得多。
CPI还假设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将其收入的2.4%用于大学学费和杂费,但是,任何支付大学学费或应付学生贷款的人,每年在这些账单上的花费显然超过这一数字。而且,对于那些最无力偿还学生贷款的人来说,用于支付学生贷款的比例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高得多。
总之,美国劳工统计局的CPI数据并不能反映美国大部分人口的消费现实——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父母和面临昂贵医疗程序的人。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时表示,为了解决经济疲软的问题,计划通过提高关税、降低税收以及限制移民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但经济学家表示,虽然这些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加快经济增长,但是长期来看,可能会收紧劳动力市场,并且增加进口成本,导致物价上涨。
本月7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虽然为了避免经济陷入衰退,降息政策或将维持一段时间,但美国经济中的矛盾也随之愈发凸显:降息是为了刺激经济,而这意味着将向经济中释放更多流动性,然而,在已有的多个大规模财政开支计划收效甚微的情况下,继续增加财政开支除了会进一步助长通胀外,更会让美国的赤字经济难以为继。
美国财政部1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10月联邦预算赤字与去年同期的670亿美元相比增长了近三倍,达到2570亿美元。而专家们早就警告,飙升的财政赤字看似能够让冷却的经济在表面上热起来,但却不可避免地会助长通胀。
《纽约时报》报道称,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官员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指出,美国的通胀之所以如此顽固,联邦政府应该承担部分责任,因为它在经济不需要财政刺激的时候继续向经济注入大量借来的资金,这些借款是减税和支出增加导致联邦预算赤字上升的结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警告说,赤字也在推高物价。美国的财政政策使全国通胀率上升了大约0.5个百分点,并增加了“反通胀过程的短期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举动与美联储的工作目标背道而驰。
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遭遇重挫,美元、美债收益率大涨,这股冲击波也迅速传导到全球市场。
过去一周,东南亚股市多数下跌,印尼综指累计下跌1.73%,报7161.26点;马来西亚综指跌1.78%,报1592.44点;新加坡海峡指数涨0.55%,报3744.70点;菲律宾马尼拉综指跌4.31%,报6676.65点;泰国SET指数跌1.51%,报1442.63点;越南胡志明指数跌2.71%,报1218.57点。此外,日经225指数累计下跌2.17%,报38642.91点;韩国综合指数跌5.63%,报2416.86点;澳洲标普200跌0.12%,报8285.20点。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东南亚股市近期普遍疲软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双重压力。首先,全球资金的流向发生了变化,美国经济衰退信号减弱并伴随降息预期走弱,使得美元资产的回报率重现吸引力。同时叠加“特朗普2.0”政策,“再通胀”预期又一次浮出水面,美元走强,美债收益率再次来到4.0%以上,进而导致资本从新兴市场流出,尤其是对股市的流动性造成了影响。与此相对的是,东南亚部分经济体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如印尼和泰国的消费和投资需求都未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且这些国家的企业面临较高的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影响了盈利能力。
此外,全球供应链的波动,特别是能源、原材料以及电子产品的生产,依然是东南亚经济的隐忧,加上全球大概率即将结束补库周期,东南亚国家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复苏面临不确定性,外部需求持续下降也拖累了区域股市的表现。
在“特朗普交易”和鹰派美联储推动下,上周美元指数大涨近2%,一度突破107关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1月14日的一席话震动市场:在经济强劲的情况下,美联储并不急于降息。
李徽徽分析称,美元的强势一方面反映了美国经济的韧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全球新兴市场国家的压力。首先,美元升值意味着这些国家在外债偿还、资本流动以及贸易上的压力加剧。对东南亚来说,尤其是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国,这些国家的外债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将增加偿债成本,抑制了这些国家的资金流动性。
此外,美元的强势直接影响了各国货币汇率,导致新兴市场货币普遍贬值,尤其是那些依赖进口能源和基础商品的经济体,这将加剧它们的通胀压力。例如,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进口能源成本在美元升值背景下可能会迅速上升,进而传导到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上,进一步压缩民众消费和企业盈利空间。
美元大涨对亚洲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都产生了不小冲击。李徽徽分析称,对于日韩等发达亚洲经济体而言,美元的升值可能引发资本流出,尤其是日本和韩国这些拥有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国家,可能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防止过度的货币贬值。在全球需求放缓的背景下,日韩的出口型经济也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美元强势带来的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债务负担加重等问题将更为严峻,特别是对于依赖外资和外债的经济体来说,美元的升值无疑将加剧其经济脆弱性,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尽管短期内东南亚股市可能继续面临挑战,但李徽徽认为后市不乏反弹空间。若中国经济复苏动能强劲,且内需增长恢复,东南亚有望在其“全球供应链”和消费市场角色中受益。特别是在“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的推动下,东南亚部分国家仍具备较强的长期投资潜力。投资者可能会开始在局部经济增长良好的国家中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在这轮强势美元冲击波下,日元受到的影响格外显著,上周美元/日元一度升破155关口,为今年7月以来首次。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曹鸿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受“特朗普冲击”影响,美国通胀预期明显回升,美债长端利率上行,美联储降息行动受到阻碍。在此背景下,近期包括日元在内的非美货币汇率普遍呈现走弱趋势。日元汇率走弱有助于商品和服务出口,但对日本内需扩张将带来较大挑战。此前,受日元贬值和国际市场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日本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居民真实收入陷入持续性收缩,对私人消费和企业投资均带来较大负担,进而对日本整体经济增长构成拖累。
在李徽徽看来,日元走弱的问题远不止汇率变化,更是日本经济长期结构性困境的反映。首先,日元贬值的核心原因在于日美之间的利差再次扩大,且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有减弱的迹象。这使得资本不断流出日本,导致日元持续走弱。此外,日本经济长期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低增长的压力,当前的财政政策虽然有所宽松,但依然未能有效刺激内需和生产力增长。在日本央行加息预期有延迟的背景下,日元的贬值压力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对日本经济而言,日元贬值的影响是双刃剑。李徽徽表示,短期内,日元走弱有利于日本的出口型企业,特别是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帮助它们提升国际竞争力。然而,从长期来看,日元的持续贬值将可能引发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这对日本民众的生活成本和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产生较大压力。
这一轮冲击使得日元重新接近今年7月时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日本外汇官员再次干预提振日元的风险。曹鸿宇表示,从此前情形看,日本当局对于日元汇率或存在容忍上限,当美元兑日元汇率升至155左右时,日本政府下场干预汇市的概率将大幅提升。
李徽徽分析称,如果日元持续走弱,可能会引发日本央行的干预,尤其是在日元贬值速度过快时。此前,日本央行曾通过口头干预或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汇率。虽然日本经济体量较大,但在全球市场压力下,单方面干预的效果可能有限。如果日元贬值对国内经济造成过大冲击,日本政府可能考虑更为直接的政策调整,包括通过加强财政刺激或实施加息来对抗这一趋势。
市场一度憧憬美联储大幅降息,但美国大选后通胀阴霾再度浮现,美联储后续降息空间有限,亚洲再度迎来流动性冲击。
在李徽徽看来,美国大选后通胀压力的回升,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基调最近转为“偏鹰派”,将对亚洲市场和经济造成深远影响。首先,美国经济在第三季度表现出相对较强的增长,这可能促使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水平,导致全球流动性持续紧张。对于亚洲经济体而言,尤其是新兴市场,资金的外流压力将加剧。以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为例,这些国家的资本流入主要依赖于全球低利率环境,而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的背景下,亚洲的资本成本将大幅上升,这会削弱其吸引外资的能力。
美联储降息次数预期缩减,高利率可能会更加持久,李徽徽认为这将继续加大融资成本,尤其是对于债务水平较高的企业和政府而言,偿债压力将增大。对于亚洲的出口型经济体而言,美元强势将提升其出口商品的价格,可能对全球需求造成抑制,影响经济增长。
接下来压力或将持续存在。曹鸿宇表示,2025年1月特朗普正式就职及其政策相继落地后,美国通胀下行趋势大概率将中止甚至出现回调,总体而言,未来美联储降息预期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美元指数则受到支撑。强势美元将会使亚洲国家面临较大资本外流压力,资本市场走势可能面临较大波动风险。
展望未来,李徽徽提醒,从全球流动性来看,随着美联储高利率周期的延长,全球流动性预期已经发生逆转,这将导致全球资本市场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对亚洲尤其是新兴市场来说,如何应对资金外流、汇率波动、债务压力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
美国最大在线券商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日前表示,美联储降低物价的使命可能很快就会遇阻,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一些迹象,以确定通胀是否卷土重来。
嘉信理财策略师预计,尽管美国整体通胀正在降温,但下行路径将是 “波动”的。在一份新的研究报告中,该公司列举了经济中存在的一些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逆转物价趋势并推高通胀。
“我们认为通胀将继续走低,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包括美联储降息、近几个月强于预期的经济增长,以及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策提议。” 策略师们写道。他们举例称,当选总统特朗普计划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减税,并限制移民入境(这可能降低劳动力供应)。
“随着成本从进口公司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关税往往会起到一次性涨价的作用。同样,(特朗普提议的)减税措施可能会为已经健康增长的经济提供更多刺激。而移民改革可能意味着更高的劳动力成本。”报告解释道。
嘉信理财策略师们指出,有四大迹象可能预示着经济中的通胀压力正在加剧,投资者需警惕。具体如下:
美联储的数据显示,近几个月劳动力成本加速上升,第三季度商业部门所有员工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同比上升3.4%。
工资上涨被认为是通胀上升的迹象之一,因为这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并可能导致企业提高价格,这种动态被称为工资-价格螺旋。
不过,嘉信理财策略师也表示,“现在判断这种上升趋势是否会持续还为时过早,但如果劳动力供应受限,并最终对薪资构成上行压力,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加速增长可能会进一步释放通胀动能。”
股票的走势通常与债券收益率相反。若债券市场为利率上升预期定价,这将不利于股价。
目前,标普500指数与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之间的120天滚动相关性已进入正区间,这意味着由于对经济强劲增长的预期,股市和债券收益率正同步上涨。
策略师们表示,如果这一相关性回落至负值,可能表明人们对通胀的担忧加剧。
“如果相关性回到负值区域,这将与通胀(再次)成为股市下行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相一致,” 策略师们写道。“现在判断情况会如何还为时过早,但随着我们即将进入 2025 年,这种风险值得关注。”
自特朗普赢得第二任期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一直在攀升,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大选后的第二天超过4.4%,创下7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债券收益率上升反映了市场对利率的更高预期,表明投资者对未来的通胀压力感到担忧。
“在经济增长强于预期(自9月以来),以及美国将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背景下,人们担忧通胀反弹,这是债券收益率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市场已经开始降低对进一步降息以应对通胀担忧的预期,”策略师们表示。
美国经济增长似乎比投资者预期的要强劲,这是另一个可能加剧通胀的因素。花旗经济意外指数(Citi Economic Surprise Index)近几个月来一路飙升,从今年夏天的-50左右攀升至11月的40。
“更强劲的增长表明,美联储可能不会像几个月前预期的那样大幅降低短期利率。”策略师们表示。“我们预计,如果通胀继续走低,美联储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降息。然而,我们预计2025年的降息路径会比一个月前(的预期)更慢且幅度更小。”
最近几周,随着交易员消化特朗普的大选胜利,并准备好迎接美国经济叙事的新篇章,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减弱。CME的Fed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12月暂停降息周期的几率已经升至42%,高于一个月前预测的14%。
就在嘉信理财发出上述警告之际,美联储在实现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方面似乎已经面临阻力。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美国10月份物价同比上涨 2.6%,与经济学家的预期一致,但高于9月2.4%的涨幅。
在经历了大选后的风险资产大狂欢之后,上周美股投资者终于逐渐冷静了下来,因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似乎有意在降息上放慢速度,这使得由“特朗普交易”滋生的兴奋情绪有所冷却。
随着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经济数据表现良好,这位“全球最重要央行”的行长并不急于放松货币政策,这助力美债收益率再次上升,并拖累股市走低。标普500指数在过去五个交易日内下跌了2%,抹去了自大选以来的一半涨幅。再加上信贷资产和大宗商品的下跌,上周跨资产领域的市场回报率创下了13个月来最惨淡的水平。
毫无疑问,从近几个交易日的市场表现看,投资者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减税和放松管制等亲商政策的过度乐观情绪正在减弱,冷静的头脑逐渐占据上风。
一个担忧是:共和党的财政议程有可能重新引发通货膨胀,从而可能迫使美联储的降息幅度低于预期。
另一个担忧则是美股的估值可能已经过高。如果经济增长令人失望,或者通胀再次抬头,目前的市场格局几乎没有犯错的余地。一项业内模型对标普500指数收益率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进行了通胀调整,结果显示,这两项全球最受关注的资产的定价都处于历史高位。事实上,在可追溯到1962年的数据中,以实际价值计算(剔除通胀)的跨资产估值现在比88%的时间都要高。
Astoria Advisors首席投资官John Davi表示,“当前市场估值昂贵。鲍威尔上周四的讲话基本上是在说美联储官员不必急于降息,这可能是我们遭遇抛售的主要原因。”
鲍威尔上周在达拉斯联储参与主办的同当地企业领袖的对话中表示,“经济未传递出任何需要急于降低利率的信号,较好的经济状况使我们有能力在做决策时谨慎行事。”
这番鹰派言论迅速在全球市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上周五创下了四个月来的最高位,因为交易员减少了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押注,强于预期的零售销售数据和通胀的坚挺表现,也令许多交易员胆战心惊。
数据显示,追踪从国债到股票再到大宗商品的RPAR风险平价ETF在上周下跌了3.2%,这是自2023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标普500指数在上周收盘也最终未能守住周初攻克的6000点整数关口。“特朗普交易”的典型代表小型股指数罗素2000指数上周下跌了4%,为两个多月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周。在人工智能热潮中心的芯片制造商英伟达本周公布备受关注的财报之前,纳斯达克100指数也出现了下跌。
毫无疑问,近来美债收益率与美股走势之间的关联情况,显然已足以再度引发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过去一周的市场行情显然与此前四周存在巨大不同:在之前四周,美债收益率上升被认为是经济有韧性的证据,这对股票等风险资产来说依然是个好兆头。但现在,尽管美联储进入了宽松周期,但美债收益率利率仍在上升,通胀威胁也重新回到了交易员的视线中,特朗普胜选后席卷华尔街的风险偏好正显示出降温的迹象。
目前,美国国债市场连续两个月的低迷(美债收益率上涨,意味着债券价格的下跌)已几乎抹去了年内所有涨幅。彭博编制的美国国债回报率指数显示,该指数在今年的涨幅已经迅速从9月17日(即美联储首度降息前一天)的峰值4.6%缩减至了约0.7%。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债券市场出现了令人失望的连续下跌。
Natixis Investment Managers Solutions投资组合策略师Garrett Melson表示,“随着市场将焦点从目前有韧性的经济增长和更稳健的通胀预测,转移到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增长和通胀所面临上行风险的未来,结果是对美联储政策利率和整条收益率曲线的展望都更加鹰派。在这场拉锯战中,利率的不确定性似乎正在胜出,并使风险偏好受到抑制。”
花旗集团美国股票策略主管Scott Chronert表示,美债收益率上升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特朗普大肆财政扩张下的潜在“副产物”,这给市场带来了压力,因为市场已经消化了许多利好消息。
他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宏观和基本面面临巨大压力,这或许可以解释选举后快速上涨后的一些获利回吐现象。市场行为反映了参与者的感受:疲惫不堪。”
当然,理性来说,虽然上周的市场抛售行情令人震惊,尤其是上周五纳斯达克100指数大跌了超过2%,但上周的行情逆转在美股投资者已获得数万亿美元新财富的这一年中,其实几乎算不上什么有意义的小插曲。
在标普500指数创下一年来最大涨幅、小盘股创下2020年以来最快涨幅的一周之后,上周对大选的兴奋情绪有所收敛,可能也是不可避免的。
包括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内的摩根大通策略师团队,将各种资产的价格和资金流动情况与2016年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后的前八周进行了比较。至少基于这一历史基础,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特朗普交易”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由Andrew Tyler领导的摩根大通销售和交易团队也对此持乐观态度。Tyler在给客户的一份说明中写道:“经济复苏的后果似乎是美联储的宽松周期将被缩短,但这对股市来说并非坏事。虽然美债收益率的重新定价可能会给股市带来一些短期的负面反应,但经济的强势仍支持我们在年底前看涨股市的战术观点。”
交易股票、货币、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
做出任何财务决定时,应该进行自己的尽职调查,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并咨询合格的顾问。本网站的内容并非直接针对您,我们也未考虑您的财务状况或需求。本网站所含信息不一定是实时提供的,也不一定是准确的。本站提供的价格可能由做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财务决定均应完全由您负责,并且您不得依赖通过网站提供的任何信息。我们不对网站中的任何信息提供任何保证,并且对因使用网站中的任何信息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未经本站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