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闻
分析
用户
快讯
财经日历
学习
数据
- 名称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无匹配数据
最新观点
最新观点
最近更新
港股投资的风险预警
尽管香港法律体系和监管框架相对健全,但港股市场仍然存在一些特定的风险和挑战,如港币与美元挂钩,外地投资者可能会面临汇率波动;中国内地的政策变化和经济状况对港股的影响等。
投资港股费用结构与税务
港股市场的交易成本包括总投资成本为买卖股票的交易费用、印花税、结算费用等,对于外地投资者,可能会涉及兑换港币所产生汇率转换费用,以及按照所在地的相关法规需缴纳的税款。
港股行业分析:非必需消费行业
港股市场非必需消费行业覆盖汽车、教育、旅游、餐饮、服装等多个领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为中国内地公司,占总市值的65%,因此受中国经济影响深远。
港股行业分析:地产建筑业
地产建筑业在港股指数中的份额近年已明显下降,但截2022年,它依然在市场上占有约10%的份额。包含了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房地产投资和物业管理等各个方面。
中国·香港
越南·胡志明
阿联酋·迪拜
尼日利亚·拉各斯
埃及·开罗
查看所有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当地时间9月3日,美股9月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全线大跌。纳指暴挫3%领跌三大指数 据Wind数据,美股三大指数当日低开后集体单边走低。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跌1.51%,标普500指数跌2.12%,纳斯达克指数跌3.26%,均创8月5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当地时间9月3日,美股9月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全线大跌。纳指暴挫3%领跌三大指数。
据Wind数据,美股三大指数当日低开后集体单边走低。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跌1.51%,标普500指数跌2.12%,纳斯达克指数跌3.26%,均创8月5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消息面上,北京时间9月3日晚间,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ISM制造业PMI为47.2,低于预期的47.5,高于前值的46.8。这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低于50荣枯分水岭。
作为9月公布的首个美国经济重要指标,美国8月ISM制造业PMI数据备受市场关注。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制造业就业继续萎缩,但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趋势仍表明制造业活动低迷,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
本周市场关注8月非农就业数据,以研判美国经济状况与美联储的降息路径。摩根资产管理公司的全球市场策略师Raisah Rasid表示:“关键在于周五的非农就业数据。政策制定者正在寻找劳动力市场降温的迹象,以便为降息铺平道路。”
对于美股后市,Jefferies International的欧洲首席经济学家Mohit Kumar表示:“我们预计未来几周波动性将加大。目前美联储依赖数据,而市场对其反应功能的预期可能会围绕数据产生剧烈波动。”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2万亿美元
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7.75%。消息面上,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的7月销售数据低于季节性趋势,摩根士丹利表示,该数据报告中“几乎所有产品线都弱于我们的预期”。
其他芯片股中,艾马克技术、科天半导体、蓝博士半导体、安森美半导体、莱迪思半导体均跌逾9%,英特尔、美光科技等跌逾8%。
英伟达低开低走,收盘下跌9.53%,总市值一夜蒸发27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862亿元,最新总市值为2.65万亿美元。
消息面上,据媒体报道,正在搜集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证据的美国司法部近日向该芯片商及其他公司发送传票,升级了对这家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科技巨头的调查。此举意味着美国政府的调查向正式起诉又迈进一步。知情人士称,反垄断机构担心英伟达正在提高客户转向其他供应商的难度并惩罚那些不只使用其人工智能芯片的买家。
截至收盘,WTI 10月原油期货收跌3.21美元,跌幅4.36%,报70.34美元/桶,主连价格创去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收跌3.77美元,跌幅4.86%,报73.75美元/桶,主连价格自1月份来首次跌破75美元。
消息面上,利比亚央行行长萨迪克•卡比尔当日表示,政府间正接近达成协议并很快恢复原油供应。
先前,消息人士曾透露,正是由于利比亚的供应缺口,才让欧佩克+决定10月提高石油产量。鉴于最新的动态,一些机构推测,欧佩克+可能会将增产计划延期至12月份。
除此以外,高盛还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人工智能可能会在未来十年损害油价,因为这项技术可以改善物流进而降低需求,并增加可盈利开采资源的数量,从而增加供应。
8月,韩国出口增速“意外”恢复到两位数。作为全球经济的“金丝雀”,韩国出口数据向好或预示全球经济前景的回暖。
9月1日,韩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8月的出口达到创纪录的579亿美元,是有记录以来8月份的最高出口数据。从2023年10月开始,韩国出口连续11个月实现增长。半导体、汽车和成品油都是推动韩国整体出口的关键产品。其中,半导体出口增长尤为迅猛,连续10个月保持增势,创下历年同期新高。
相比之下,不少发达国家的出口表现显得相对黯淡,比如二季度美国、德国等出口都拖累经济。花旗经济学家朗格卢瓦团队认为,这种分化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继续下去。
韩国企业尤其是半导体、电池等行业,在全球供应链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分析认为,本轮韩国芯片出口的强劲增长与全球市场对人工智能芯片及其他技术的需求复苏有关。热潮之下,韩国的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芯片制造商更是赚得盆满钵满,这两家公司二季度营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62.29%和33%。
韩国出口增长的背后,还有哪些因素驱动?当前,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都在加大投资,以打造产业集群的方式发展半导体产业。欲打造全球最大半导体产业集群的韩国,又将迎来怎样的前景?
韩国出口再次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韩国海关数据显示,韩国8月整体出口同比增长11.4%,而整体进口增长6%,贸易顺差达到38亿美元。截至今年8月,韩国的出口已连续11个月实现增长。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记者表示,韩国8月的出口增速恢复至两位数,与全球经济逐渐从疫情中复苏有关,尤其是对科技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
然而,全球出口市场正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与韩国不同,包括德国、美国等不少发达国家出口表现萎靡。柏文喜认为,德国出口下降可能受到供应链紧张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导致企业在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上面临挑战。除了上述这些因素,其他发达国家可能还面临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
“韩国出口的增长不能视作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全面指标,更多是反映了区域性经济复苏的情况。此外,韩国的出口还受到美联储迟迟不降息的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谭娅向记者表示,美国保持较高的利率水平使美元走强,相对而言韩元表现疲软,为韩国出口提供了价格竞争力,有效地刺激了出口。
韩国出口猛增,半导体和汽车这两大品类功不可没。韩国贸易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韩国的出口结构显著优化,其中半导体和汽车出口共占据整体出口35.6%,半导体比重为23.5%,汽车出口比例为12.1%。到了8月,韩国半导体出口增长更加快速,半导体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38.8%。
谭娅向记者表示,韩国的出口增长得益于其在半导体、电子产品相关行业的竞争优势,这些行业在全球需求中占据重要地位,相比之下,部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更多依赖于传统制造业或服务业,而这些领域的需求恢复速度相对较慢。
除了出口品类,出口增长还与出口目的地密切相关。
数据显示,8月前20天,韩国对中国的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16.3%,这表明中国的需求或正在复苏。7月,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同比大涨39.1%,达32.5亿美元,占韩国对华出口的比重近三成,直接助推韩国对华出口在今年前7个月再度反超对美出口。“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回升成为韩国出口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谭娅向记者表示,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减少与中国经济联系的政策不同,韩国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在保持与美国紧密关系的同时,也未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并从中国的内需增长中受益。
随着科技企业对生成式AI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也因此增加。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统计数据显示,自2023年末开始,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因人工智能芯片的强劲需求而明显回升。
特别是随着电子产品行业进入上行周期,DRAM存储以及NAND闪存芯片价格均大幅回升,带动韩国芯片出口额激增。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在全球存储芯片销售中所占份额最大。
谭娅也向记者分析称,韩国半导体技术的优势凸显,首先在存储芯片领域如DRAM和NAND闪存,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是全球这一领域的主要供应商。其次,韩国的半导体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智能手机、数据中心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第三,韩国半导体产业的规模较为庞大,具备一定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强。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宁远向记者指出,AI大模型的兴起催生了海量算力需求,新型的CPU/GPU内存芯片HBM(高带宽内存)市场表现火爆,目前的HBM市场主要以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三家公司为主。市场研究公司集邦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SK海力士以53%的市场份额在HBM市场实现领先,第二名的三星电子占据38%的市场份额,前两家韩国公司远远甩开占据市场份额9%的美光。
可即便实力如此强劲,韩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全球半导体产业“大战”中。王宁远向记者表示,美国、中国台湾、日本、中国大陆、韩国是全球半导体综合竞争力处于前列的经济体,其中,韩国的优势集中在存储半导体。近年来,韩国半导体产业竞争力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系统半导体研发和设计滞后。
柏文喜也向记者表示,面对日益激烈的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美国、韩国等都在加大投资,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以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占据有利地位,韩国更倾向于与企业携手合作保持行业竞争力。
韩国政府先从免除企业税收着手。2023年3月,韩国政府通过《K-Chips法案》,为半导体等国家重点战略产业的大型企业提供15%的税收抵免,为中小企业提供25%的税收抵免。到了今年1月,韩国政府的举措更加激进——公布打造全球最大规模半导体超级集群的计划,预计总投资规模达622万亿韩元。计划的重点是在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私营企业的主导下,以2纳米制程芯片和高带宽存储芯片等尖端产品为中心,到2047年建造总计16个半导体生产设施基地。韩国总统尹锡悦称,到2030年该地区预计达到每月770万片晶圆的生产能力,基于此,韩国在全球非存储芯片市场的占有率也将从目前的3%大幅上升到10%,并将供应链自给率从目前的30%提高到2030年的50%。
提及打造“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原因时,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是为了对标日本、美国和德国,“半导体产业之争”正在以国家之间的产业集群的形式展开,因此韩国也必须采取集群形式发展。
多措并举,韩国把发展半导体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地位,力争成为全球第三大人工智能(AI)技术强国。
“目前韩国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韩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补贴,吸引大量资本流入半导体行业,同时韩国企业在积极拓展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技术、生产和市场方面的合作。”谭娅向记者分析称,虽然进展颇多,但半导体供应链后续发展仍面临挑战。
她表示,首先在供应链弹性方面,韩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仍然依赖于全球供应链的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半导体设备、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上,如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导致供应链中断,韩国半导体生产能力可能受到明显影响。其次是行业竞争压力大,虽然韩国在内存芯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在逻辑芯片和先进制程方面仍面临来自台积电和英特尔等公司的强大竞争。
谭娅还表示,由于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在过去几年中暴露无遗,各国政府和企业正在寻求供应链多元化,以减少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的依赖。例如,美国、欧盟和日本都在推动本土半导体生产,以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全球半导体产业持续呈现高度竞争和多极化态势。
挑战颇多,但一些机构仍对韩国半导体行业的前景表示出乐观。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和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此前发布一份报告预测,得益于韩企通过兴建芯片工厂大幅提高产量,到2032年韩国芯片产量在全球所占份额将达到19%。2022年至2032年,韩国芯片产能增幅有望达到129%,仅次于美国(203%)居全球第二。
韩国半导体行业发展似乎正朝着预设轨道行进。然而,韩国想仅依靠半导体提升经济的算盘仍有不确定性。
花旗集团经济学家Jin-Wook Kim和Jiuk Choi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韩国的出口增长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逐渐放缓,因为去年同期较高的比较基数和半导体价格增长预期的放缓可能会导致出口增长总体放缓,到2025年,NAND和DRAM芯片的平均售价预计分别上涨30%和14%,远低于今年的60%以上。
面对日益剧烈的行业竞争,以及难以避免的价格周期性波动,有分析认为,韩国还需要发掘新的增长动力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据法国《回声报》网站8月30日报道,印度本财年第一财季(2024年4月至6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这一增长率低于各种预期,印度央行的预测值为7.1%。这表明,印度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事实上,这是印度15个月来最低的季度增长率。上一财季的增长率为7.8%。
专家们指出,这种放缓的主要原因是5月至6月的马拉松式大选(最终总理莫迪再次当选),另一个原因是同期席卷印度北部的强烈热浪。
某些经济领域缺乏活力。例如,第一产业(农业和采矿业)的增长率从上财年第一财季的4.2%降至本财年第一财季的2.7%。这主要是因为降雨异常影响了农业收成。但政府对农业前景持乐观态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V·阿南塔·纳格斯瓦兰解释说:“季风的推进将使情况得到改善。”
第三产业也急剧放缓,本财年第一财季增长率为7.2%,而去年同期为10.7%。贸易、旅游和通信领域的放缓尤为显著,其增长率从9.7%骤降至5.7%。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春季席卷全国的酷热天气造成的。
金融和房地产行业也显露颓势,增长率从12.6%降至7.1%。但好消息是,第二产业重新恢复活力,特别是制造业增长7%,而去年同期仅增长5%。
对新德里来说,没有理由感到担心。V·阿南塔·纳格斯瓦兰指出:“印度是本季度最具活力的主要经济体。”印度阿南德·拉蒂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苏詹·哈杰拉指出:“尽管经济放缓,但数据是积极的,私人消费显著增长,投资略有增加。”
新加坡星展银行经济学家拉迪卡·拉奥表示:“在这一‘软启动’之后,我们预计,今年剩余时间里印度经济增长将提速,使本财年增长率达到7%。”穆迪公司的看法更乐观一些,其预计印度本财年增长率为7.2%,下一财年则为6.6%。需要指出的是,印度经济上一财年增长率为8.2%。
近期发布的多国贸易数据显示,尽管局部出现回暖,但在保护主义抬头、航道受阻、美国降息预期等因素叠加下,全球贸易复苏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据韩联社消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9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8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1.4%,预估为11.8%;8月份进口同比增长6.0%,预估为6.3%。出口连续11个月呈现增势的同时却低于市场预估。出口品目中,半导体出口额为119亿美元,同比增加38.8%,连续10个月保持增势,创下历年同期新高。
尽管多国8月芯片出口成绩亮眼,但彭博社的贸易追踪指标显示,半导体成为近期全球贸易罕见亮点,但未来因关税和供给瓶颈等因素而面临风险,威胁全球贸易前景。
彭博社文章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减速、高额关税、供应链变化压抑需求等困境中,韩国芯片出口佳绩在近来国际贸易中相当罕见。
“彭博贸易追踪指标”显示,国际贸易的10个关键数据中有两个“低于正常”,分别是德国商业预期指数和美国出口展望。另有7个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包括新加坡港口吞吐量、香港货柜运量、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韩国出口等,而唯一“高于正常”的是洛杉矶港口运量。
文章指出,全球最大的几个经济体本月显示出遭遇更多增长阻力,尤其反映实体经济的工厂活动正阴云密布。以美国为例,尽管零售销售上扬,平息了投资人对衰退风险的恐惧,但8月制造业活动却受累于新订单下滑,出现今年最大降幅。欧元区的情况也类似,当地制造业景气加剧萎缩。
彭博社经济学家说:“主要经济体的领先指标出现疲弱迹象之际,贸易活动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芯片贸易也面临较多不确定性:芯片日益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英伟达最新财报显示,新一代芯片遭遇生产困难,阻碍销售和行业应用。
多个机构日前纷纷对全球贸易复苏前景表达了担忧情绪,希望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能够减少。
中国贸促会8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2,比上年同期下降22个点,比上月下降4个点;当月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68.8%,环比下降65.1%。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琳洁表示,数据说明全球经贸摩擦仍然频发,当月情况只是“略有好转”。
据法国《回声报》近日援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数据称,二十国集团成员国的贸易在第二季度陷入停滞。这是全球化放缓和世界更加割裂的信号。
经合组织最新统计显示,继一季度的出口增长了1.7%后,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出口增长在二季度趋于平缓。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欧盟成员国的出口下降。欧盟成员国的出口减少了0.9%,主要是因为德国出口减少,其化学品和其他工业品的出口都萎缩了。从整体上看,欧盟的贸易举步维艰。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元区在上半年的贸易盈余为1075亿欧元,但是出口和进口的下降都很明显。欧元区的对外货物出口同比下降0.8%,进口则同比大跌8.4%。
在出口方面,阿根廷(增长5.2%)和韩国(增长2.7%)等国贡献较大。经合组织指出,东亚在汽车、半导体和高技术设备方面的出口出现了大幅增长。不过,日本的出口同期却下降2.1%,部分原因是它关闭了一家大型汽车工厂。
今年春季,世界贸易组织曾对全球贸易持乐观态度,然而它也警告了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此后,贸易紧张局势不断恶化,尤其是国际关系日益紧张。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达了对全球贸易日益割裂的担忧:“我们对贸易数据体现出来的割裂感到担忧。各个有着共同理念的阵营内部的贸易,比各阵营之间的贸易增长速度更快。”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去年全球贸易额出现了30年来的第三次下降。该组织称,1.2%的下降与高通胀和利率有关,并预测今年将出现复苏。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戈皮纳特近期也表示出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我们在过去几年中所看到的情况,尤其是在全球贸易关系方面,是冷战结束以来从未见过的。”她说。
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亚当·斯莱特分析说:“保护主义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自2009年以来大幅增加的贸易限制措施,要承担最近贸易疲软五分之一的责任。”他认为,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缓慢的原因,也是因为某些地区的周期性贸易疲软。
斯莱特解释说:“欧洲进口数量的增长尤其疲弱,这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的现象。考虑到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较大体量,这对全球进口增长来说是一个阻碍。贸易增长的疲软显然也缘于日本和某些新兴地区,尤其是拉美、中东和非洲。”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最新评估,当前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长1%,只能带来全球货物贸易0.8%至0.9%的增长,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能带来的增幅接近2%。
另外,由于地缘局势紧张影响航运和美国降息外溢风险,市场预计全球贸易复苏还将承压。
全球货物运输最重要的两条大动脉正持续影响贸易复苏前景。今年,巴拿马运河官员不得不减少允许通过该水道的船只数量。这是因为降雨量不足,无法填满为运河提供水源的湖泊。
与此同时,由于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不断袭击商船,苏伊士运河运力大幅削减。根据物流公司Kuehne+Nage的数据,通过该运河的运输量下降了90%。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罗尔夫·哈本·扬森说,红海航线的中断导致其公司收取的运费上涨了30%到40%。虽然航运成本只占零售价格的一小部分,但哈本·扬森表示,这些额外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可能最终会推高通货膨胀,而此时各国央行都在试图控制通胀。
美国货币政策的外溢影响也备受关注,其开启降息周期会影响国际贸易复苏。降息带来的汇率变动不仅会影响国际贸易的结算成本,还可能引发资本流动的加速和外汇储备的变动。美元贬值可能对其他与美国出口商品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的出口市场造成冲击,加剧贸易紧张局势。汇率波动可能影响跨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决策,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消息人士表示,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对增长前景的分歧越来越大,这一分歧可能会影响未来数月的降息辩论。其中一些人担心经济衰退,而另一些人则专注于挥之不去的通胀压力。
随着物价增长持续放缓,欧洲央行在6月降息后,几乎肯定会在9月再次降息。然而,与近12位消息人士的对话表明,随着欧元区经济进入更加不稳定的状态,未来的政策决定可能会更加复杂。
政策制定者辩论的核心是经济增长疲软和潜在衰退将如何影响通胀,后者是欧洲央行最终关注点,因为它试图在2025年底之前将通胀率降至2%。
尽管大部分讨论都是私下的,但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揭露了政策制定者们不同的观点。欧洲央行发言人拒绝置评。
仍是少数派的鸽派人士认为,经济比想象的要弱,衰退风险正在上升,囤积劳动力的公司开始削减职位空缺,使就业市场更加疲软。一旦就业下降,可支配收入也会随之下降,从而迅速侵蚀消费,形成自我强化的衰退。
“这将比我们现在预测的更快地削弱价格压力,因此我认为通胀率低于目标水平的风险是真实的,”其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
他们表示,这表明欧洲央行有可能在降息和缓冲经济压力方面落后于曲线,从而提供了支持更快降息的理由。
欧元区通胀率在8月份降至2.2%,欧洲央行自己预计通胀将在今年年底再次上升,并在2025年底回升至2%。
自2022年快速加息开始以来,欧洲央行中的鹰派一直在政策辩论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认为实际增长数据持续优于疲软的调查结果,经济保持稳定。
由于消费强劲,欧元区刚刚迎来了一个极好的旅游旺季,建筑业终于开始反弹,因此经济增长仍然可观。
此外,工资增长仍远高于与2%通胀目标相一致的水平,因此实际收入正在迅速反弹,应该会继续支撑经济。
许多消息人士表示,虽然工业处于深度低迷状态,并可能将德国拖入衰退,但这更多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解决,因此货币政策的作用不大。
上述所有因素都为欧洲央行缓慢降息奠定了基础,也许每个季度降息一次,直到欧洲央行确定通胀率将恢复至2%。
消息人士称,鹰派还可能反对任何可能导致通胀目标实现日期推迟至2026年的宽松政策,因为这可能会危及欧洲央行的信誉。
欧洲央行管委施纳贝尔是一位著名的鹰派,她认为,通胀担忧应该压倒衰退担忧。
她在上周五的一次演讲中表示:“货币政策应继续专注于及时将通胀恢复到我们的目标水平。虽然增长风险有所增加,但软着陆的可能性似乎仍然大于衰退。”
消息人士称,这种分歧不太可能影响9月份的政策决定,因为9月降息已经是广泛的共识。
但它可能会影响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传达该决定的方式,从而改变市场对10月会议的预期。
该央行不太可能放弃其“逐次会议”的政策制定方式,因此不会对10月的政策决定做出承诺。
鸽派希望拉加德强调增长风险,并表明不排除连续降息。投资者现在预计欧洲央行10月降息的可能性为40%至50%,这样的鸽派信息无疑将强化这一押注。鹰派担心这样会导致市场预期过度乐观,从而使欧洲央行陷入困境。
第三位消息人士说:“我认为季度降息对我们是很有利的,数据并不支持加快降息速度”。
虽然决策者们就政策声明的文本达成一致,但拉加德在传递信息方面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选择强调某些观点。
经济学家似乎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的看法也好坏参半,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前景远非光明。
麦格理策略师蒂埃里·维兹曼(Thierry Wizman)表示:“即使美国要避免衰退,欧洲也可能不会。 ”
维兹曼认为,亚洲对欧洲商品的需求疲软加剧了欧元区经济衰退的风险,而法国和德国极右翼势力的崛起对政治稳定的潜在影响也可能对消费者情绪造成压力。
与此同时,荷兰银行预计,尽管欧元区经济的增长乏力,但预计增长仍将持续。该行表示:“欧元区经济复苏难以获得动力。高储蓄率表明消费者不太愿意花钱,尤其是在法国、荷兰和德国。 ”
交易股票、货币、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
做出任何财务决定时,应该进行自己的尽职调查,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并咨询合格的顾问。本网站的内容并非直接针对您,我们也未考虑您的财务状况或需求。本网站所含信息不一定是实时提供的,也不一定是准确的。本站提供的价格可能由做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财务决定均应完全由您负责,并且您不得依赖通过网站提供的任何信息。我们不对网站中的任何信息提供任何保证,并且对因使用网站中的任何信息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未经本站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