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商品期貨:貴金屬逢低做多,其他整體中性; 股指期貨:買進保險。
聯準會超預期降息,美國經濟仍有下行風險。 9月18日,聯準會大幅降息50個基點。我們複盤了1957年至今的美國13輪降息樣本,以降息後一年內是否觸發NBER的衰退定義來將樣本分為降息週期下的衰退和非衰退樣本。結論在降息週期中,衰退樣本整體商品將承壓下行,但黃金仍能取得正收益且跑贏整體商品,股指同樣承壓,非衰退樣本則股指、商品表現偏強,黃金錄得上漲但不能跑贏前兩者。整體商品在降息靴子落地前更多還是圍繞製造業和就業等重要經濟數據穩定還是進一步走弱,以及降息預期計價等事件。 9月23日,歐盟和印度的綜合PMI均錄得不同程度調整,關注衰退交易的風險。
9月24日,一行一局一攬子的金融支持經濟高品質發展記者會上,多項重磅政策同時推出,一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並帶動市場基準利率下行。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近期將調降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提供金融市場長期流動性約1兆元。二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並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三是創設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發展。一方面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引導商業銀行向上市公司及主要股東提供貸款,用於回購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首期是3000億,如果這項工作做得好,後續可以追加。另一方面,首期互換便利操作規模5,000億元,未來可視情況擴大規模。
一攬子政策消息一經出台,市場聞聲大漲,滬指收漲4.15%創4年多來最大單日漲幅,深成指漲4.36%,創業板指漲5.54%,恆指創1年半最大單日漲幅。政策可望提振居民消費和緩解地產鏈壓力。會議傳達出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進一步支持經濟穩健成長的態度,顯現貨幣政策的寬鬆態勢,極大提振了市場信心。需要關注政策持續性以及短期內財政政策是否會延續寬鬆態勢,與貨幣政策形成實體工作量的政策組合。
商品分板塊來看。黑色板塊政策調整有所支撐,價格短期反彈後,鋼廠產量有所恢復,同時需求改善步伐偏慢,整體情緒有所改善;農產品整體中性,加拿大菜籽反傾銷調查對菜粕價格形成短期支撐,但長期仍需聚焦未來南美洲的播種情況,以及拉尼娜下的氣候;貴金屬和有色方面,重點關注美國降息預期可能修正帶來的調整,黃金維持趨勢看漲;能源和化工需關注中東局勢後續變化,9月5日歐佩克代表表示,歐佩克+就(延後增加)石油供應達成協議。目前黃金的確定性較強,有色相對黑色較有韌性。
地緣政治風險(能源板塊上行風險);全球經濟超預期下行(風險資產下行風險);聯準會超預期收緊(風險資產下行風險);海外流動性風險衝擊(風險資產下行風險)。
美國兩年期公債殖利率週三亞洲時段進一步跌至了逾兩年來的最低位,此前一項衡量消費者信心的指標在隔夜下滑,進一步增強了聯準會下次會議再度降息50基點的預期。
行情數據顯示,各期限美債殖利率隔夜全線收跌。截止紐約時段尾盤,2年期美債殖利率下跌5.1個基點報3.546%,5年期美債殖利率下跌3.8個基點報3.474%,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下跌2個基點報3.734% ,30年期美債殖利率下跌0.7個基點報4.087%。
而在日內盤初,與聯準會利率預期關聯最為緊密的2年期美債殖利率進一步下跌至了3.51%附近,刷新了2022年9月以來的最低位。
短期美債殖利率的下行以及市場對聯準會大幅降息預期的進一步升溫,顯然與隔夜低迷的美國經濟數據有關。受制於對勞動市場和整體經濟前景的擔憂,美國9月消費者信心意外出現三年來最大降幅。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6.9點至98.7,為2021年8月以來最大降幅。這低於所有接受媒體調查的經濟學家的預估。衡量未來六個月的預期指標降至81.7,現況指標降至124.3。
分析師表示,最近美國勞動市場的放緩,加上持續的高生活成本,正在打壓消費者信心,使該指標遠低於疫情前的水平。不過,聯準會上週降息並給再次大手筆降息留門,已經推動抵押貸款利率和其他借貸成本下降,這可能會支撐未來的消費者情緒。
數據顯示,認為美國就業機會充足的消費者比例已連續第七個月下降,至30.9%,續創2021年3月以來的最低比例,這也是2008年以來最長的連跌。認為工作難找的比例上升至18.3%,為2021年初以來的最高水準。
從利率市場的定價來看,在周二美國消費者信心數據弱於預期之後,投資人明顯開始更傾向聯準會在11月7日的利率決議中,會連續第二次降息50個基點。
預測聯準會未來動態的互換合約完全消化了今年剩餘兩次會議進行一次50基點降息和一次25基點降息的情境,並押注11月降息50基點的機率達到約六成。芝商所的聯準會觀察工具也反映了類似的預期變化,在一天前相關機率還僅約五五開。
波士頓宏利投資管理公司(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高級投資組合經理Nathan Thooft表示,「我們越來越傾向於50個基點降息的陣營。儘管我們的官方立場沒有改變——即今年11月和12月各降息25個基點。
不過,儘管經濟數據表現疲軟,但在9月議息會議投下唯一一張反對票的美聯儲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n)週二依然再度發表了鷹派言論。鮑曼當天表示,美國通膨風險依然存在而勞動市場也沒有表現出嚴重疲軟,因此聯邦儲備銀行降息的節奏應掌握好分寸。
她表示,自己在聯準會啟動寬鬆週期之際傾向於採取更有分寸的做法是出於多個方面的考量。 “在我看來,以25個基點的開篇動作開啟降息週期能更好地鞏固經濟狀況的強勁勢頭,同時也能充滿信心地確認我們在朝著目標取得進展。”
在前一天,其他兩位聯準會官員——卡什卡利和博斯蒂克也都淡化了接下來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不過,鴿派官員、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古爾斯比則表示,利率需要進一步「大幅」下調。
從持倉數據來看,自上週聯準會利率決議以來,利率市場已經早早開始為11月決議做起了準備。兩年期美債期貨的未平倉合約出現激增,與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掛鉤的12月期貨的押注也明顯增加。
富國銀行宏觀策略師Angelo Manolatos表示,短債需求總體旺盛,投資者更加“相信通膨已經大幅下降”,且包括勞動力市場指標在內的一些經濟增長指標看起來也在放緩。
「聯準會上週降息50個基點,而且可能會繼續以這麼大的幅度放寬政策。因此,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利率上升的風險正在降低,有鑑於此,做多國債看起來要好得多,」Manolatos指出。
當然,在短債殖利率出現回落的同時,長債殖利率目前仍保持相對堅挺,這令整個殖利率曲線呈現了愈發明顯的陡化。數據顯示,衡量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看法的美國兩年/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差在周二盤中擴大至20.2個基點,為2022年6月以來最陡。
景順宏觀研究主管Rob Waldner指出,聯準會正在放鬆政策,隨著短期美債殖利率下降,人們會看到殖利率曲線趨陡。他表示,景順目前持有10年美債的戰術性空頭,並預期長債殖利率會略微走高。
在債券標售方面,美國財政部在周二發行了690億美元的兩年期國債,得標收益率報3.520%,與發行前交易水平相符,為2022年8月以來兩年期國債最低的得標收益率水準。今明兩日,美國財政部也將陸續進行5年期及7年期公債的標售。
德國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是相對開放和友善的。早在2013年,德國財政部就已經開始關注加密貨幣的發展問題,並發布了相關的政策文件。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官方承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交易合法的國家,比特幣和以太坊節點數量僅次於美國。此外,德國政府也鼓勵銀行業和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加密貨幣的發展,制定了較友善的稅收制度,並對其進行相應的監管和引導。
德國稅收體系
聯邦德國財政收入主要來自於稅收收入、其他經常性收入和資本項目收入,稅收始終是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佔約50%左右。稅制改革以後,德國的稅收收入一直在緩慢成長,佔財政收入比重穩定提升。
德國的稅收制度以其複雜性、多層次結構和高效率而聞名。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其行政管理體制分聯邦、州和地方三級,每一級行政管理層級有各自的職能和分工,為履行這些職能而產生的費用也由其承擔。因此,德國實行聯邦、州和地方三級課稅制度,即將全部稅收分為共享稅和專屬稅兩大類。共享稅為聯邦、州、地方三級政府或其中兩級政府共有,並按一定規則和比例在各級政府之間進行分成;專屬稅則分別劃歸聯邦、州或地方政府,作為其專有收入。
共享稅的典型代表包括增值稅(Umsatzsteuer)和所得稅(Einkommensteuer),這些稅種的收入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徵收,並在它們之間共享。增值稅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給各州,而所得稅的收入則根據人口和經濟狀況進行分配。
專屬稅是某一級政府的專有收入,只由該級政府徵收和管理,不與其他政府分享。專屬稅的稅種包括但不限於地方政府的房地產稅、州政府的土地交易稅等。例如,土地稅是地方政府對存量土地及其地面建築物徵收的稅,稅率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反映了因城施策的特徵。
• 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納稅主體分為無限義務納稅人和有限義務納稅人。無限義務納稅人,即位於德國境內的企業對來自全球的所得負有納稅義務;有限義務納稅人,即位於德國以外的企業僅就其來自德國境內所得負有納稅義務。若兩國之間簽有避免雙重課稅協議,外國企業通常可以享有稅收減免的優惠。德國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5%。
• 個人所得稅
德國常住居民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其國內外的全部所得納稅;非德國常住居民承擔有限納稅義務,通常僅按其在德國境內的收入繳稅。個人所得所得稅徵收的範圍包括:從事農業和林業的收入、從事工商業的收入、從事自由職業的收入、受僱工作所得、投資所得、租金收入和其他收入。採用分類所得、綜合計徵的形式,所得稅率是累進的,稅率在14%-45%之間,有基本的減免額。
德國的增值稅屬於流轉稅,由消費者承擔最終稅負。現行加值稅率為全國統一19%,對食品、書籍等商品適用7%的優惠稅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取得的增值稅發票可在增值稅申報時作為進項稅進行抵扣。
增值稅申報分月度申報和季度申報,新成立企業或上一年增值稅月繳納額不足7500歐元,可選擇按季度申報,申報截止期限為季度終了次月的10號;若上一年增值稅月繳交額超過7,500歐元,則仍需進行月申報,申報截止年限為隔月10號。此外,企業還需在年終對全年增值稅進行一次匯算清繳。
對於加密貨幣的定性
自2009年比特幣誕生以來,涉加密貨幣的交易規模急劇擴大。在此背景下,2018年2月27日德國聯邦財政部基於歐洲法院對「Hedqvist案」所做的判決內容發佈公函,德國聯邦財政部使用了「虛擬貨幣」(Virtuelle Währungen)的概念,即德國聯邦財政部認為適用於比特幣與傳統貨幣之間兌換的規則,也同樣可以適用於其他虛擬貨幣與傳統貨幣之間的兌換。
德國政府對加密資產的定義較為廣泛。根據德國聯邦金融監理局(BaFin)2020年發布的文件,它為加密貨幣資產創建了一個更廣泛的定義,加密貨幣作為一種金融工具,雖然不符合傳統金融工具的定義,但它們具備貨幣或金錢的法律地位,可以作為交換媒介,並能透過電子方式傳遞、儲存和交易。德國聯邦財政部(BMF)於2022年指出,加密貨幣的單一單位是資產。它們體現了將分配給所有者的公鑰的經濟利益分配給另一個公鑰的能力。它們可以根據市場價格來估值,而通常市場價格可以透過交易所、交易平台或上市公司來決定。受益所有人是指可以發起交易,從而「控制」虛擬貨幣或其他代幣代幣被分配給哪個公鑰的人。通常,這是私鑰的所有者。但是,如果交易是透過儲存私鑰的平台啟動或根據受益所有者的指示分配的,則歸屬不受影響。
在稅收政策方面,德國將加密貨幣界定為具有貨幣和財產雙重屬性的特殊產物,主要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被視為合法的私人貨幣,而非法定貨幣,持有、買賣和使用加密貨幣是合法的行為。同時由於加密貨幣屬於資產性質,它們的買賣和利潤通常根據個人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的規定進行徵稅,並且免徵增值稅。
加密貨幣稅制度
在德國,加密貨幣的買賣和交易利潤視為資本利得。根據德國所得稅法的規定,個人持有的加密貨幣如果超過一年,其出售時獲得的資本利得是免稅的。如果持有時間不到一年,則出售時的收益需要繳納資本利得稅。如果個人在一個財政年度內從加密貨幣交易中獲得的利潤不超過600歐元,根據德國稅法,這部分收益可以免稅。這為小額個人交易和投資提供了一定的稅收優惠。
在挖礦和質押方面,透過挖礦獲得的加密貨幣收入通常被視為商業活動收入的一部分,所得應作為收入納稅,但可以扣除挖礦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對於加密貨幣質押所獲得的收益,如果持有時間超過一年,則這些收益免稅;如果不到一年,則需要繳納所得稅。
在空投和分叉收入方面,如果空投代幣與商業活動相關,則收到的代幣被視為商業收入。代幣以收到時的市場價格進行估價;若空投涉及提供服務(例如在社群媒體上推廣專案),這類服務的收入屬於所得稅法第22條第3項規定的其他收入,需依市場價格申報。分叉是指區塊鏈的硬分叉或軟分叉。硬分叉會產生新的虛擬貨幣,稅務處理如下:新產生的代幣被視為獨立資產,分配的原始代幣的獲取成本需按分叉時兩個代幣的市場價格比例進行分配。分叉本身不構成應稅事件,但如果新代幣在持有期間出售,收益則需繳納私人銷售交易稅。
此外,根據德國聯邦財政部發布的《關於虛擬貨幣和其他代幣所得稅處理的個別問題》(Einzelfragen zur ertragsteuerrechtlichen Behandlung von virtuellen Währungen und von sonstigen Token),加密貨幣與傳統貨幣之間的互換免徵增值稅。這意味著,購買和出售加密貨幣本身不會產生增值稅,進一步減輕了加密交易的稅收負擔。此外,如果加密貨幣被用作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支付手段時,其加值部分可能需要繳納所得稅。
德國聯邦金融監理局(BaFin)正式將加密貨幣定義為加密價值(Crypto Values),將其視為一種新型的金融工具,並引入了「加密貨幣託管業務」作為一種新型金融服務。依照BaFin的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任何希望提供加密貨幣託管服務的公司,包括比特幣交易所或比特幣託管機構等,都必須獲得BaFin的許可。
德國在2020年實施了第五次歐盟反洗錢指令(AMLD5),要求加密貨幣交易所和錢包提供者遵守嚴格的AML/CTF規定。這些規定包括客戶盡職調查、報告可疑交易和實施內部控制措施,以確保市場的透明度和合規性。
2021年5月德國聯邦議會通過了《電子證券法》(Gesetz zur Einführung von elektronischen Wertpapieren,eWpG)。 eWpG 規定定義了加密證券,並將其作為電子證券的一個子類別。德國電子證券法的實施標誌著德國在數位金融領域中邁出了重要一步,有助於保障技術中立,提高金融市場效率並降低營運成本。這項法律的推出也響應了德國政府推動區塊鏈戰略和技術中立原則的立場。
2021年11月德國新政府在其聯盟協議中提到了加密貨幣,並主張在傳統金融和創新商業模式之間建立平等的競爭環境。該聯盟呼籲建立一種新的動態,以確保對新商業模式進行全面且符合風險需求的監管。
2022年德國聯邦財政部發布了首個全國性加密貨幣稅收指南《關於虛擬貨幣和其他代幣所得稅處理的個別問題》,涉及採礦、質押、借貸、硬分叉和空投等稅收場景,具體規定前文已經有所提及,該指南進一步完善了德國加密監管框架,展現德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監管的積極態度。
在稅收制度方面,德國對加密貨幣展現了包容、友善的態度,旨在平衡創新激勵與風險管理。這主要體現在小額收益免稅、個人投資的稅收優惠和增值稅豁免等方面。未來德國可能會繼續優化其加密貨幣稅收政策,以適應市場的發展和國際合作的需要。
在監管制度方面,德國的加密貨幣監管環境被認為是歐洲最友善的環境之一,為加密貨幣投資者提供了安全和透明的投資環境。隨著加密貨幣市場和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德國的監管框架未來需要保持適應性,以應對新興的挑戰和機會。德國可能會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的合作,以促進全球監管標準的統一。
簡言之,德國的加密貨幣稅收和監管制度的發展,正在為該國的加密貨幣行業提供愈發清晰的指導和激勵措施,我們相信德國能夠創造出一個有利於加密貨幣健康發展的生態系統,進而反哺德國經濟的繁榮發展。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