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公:--
預: --
--
預: --
前: --
公:--
預: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從作為製造半導體材料和PET塑料瓶時的催化劑的鍺來看,面向歐美市場的價格(截至7月13日)漲至每公斤1390美元左右,比管制措施發布前上漲4%。
用作半導體材料的稀有金屬鎵的價格正在上漲。掌握全球產量9成以上的中國表示從8月起實行出口管制,採取許可製度。由於供應停滯的預期,歐美市場的指標價格上漲了約2成。甚至出現了實際交易價格上漲至2倍左右的案例,同樣將採取管制的鍺的價格也在緩慢上漲。今後中國的措施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受到關注。
中國7月3日表示,自8月開始用於半導體材料的鎵等相關產品的出口實行出口管制,採取許可製度。英國阿格斯媒體(Argus Media)的數據顯示,對歐美市場出口的鎵的指標價格(中心值)截至7月20日為每公斤332.5美元,與管制措施公佈前的6月底相比上漲18%。
鎵被用於面向獲諾貝爾獎的藍色發光二極管(LED)等的半導體材料。此外,與作為半導體材料屬於主流的矽相比,具有能抑制電力損耗的特性,因此,作為承擔純電動汽車(EV)和智能電網等的電力轉換的功率半導體的新材料,也備受期待。如果供應受限,可能會對生產成本的上升和新一代半導體的開發造成影響。
“諮詢的人很多。中方的庫存也不多,無法馬上備貨,有些情況下,鎵交給終端用戶的價格翻了一番”,在日本半導體相關商社Wing(東京港區)負責鎵業務的尉遲若旭這樣說。
住友商事全球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本間隆行表示,“如果8月以後出現無法獲得許可等事態,行情也有可能進一步做出反應”。
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的統計顯示,中國的鎵的年產量為540噸左右,佔世界份額的98%。在中國以外,生產僅限於日本和韓國等。在日本國內,基於回收利用的供應也較多,但可利用的數量有限,因此來自中國的進口不可或缺。
從作為製造半導體材料和PET塑料瓶時的催化劑的鍺來看,面向歐美市場的價格(截至7月13日)漲至每公斤1390美元左右,比管制措施發布前上漲4%。日本能源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中國占全球精煉鍺產量的6~7成。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數據顯示,5月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1.1%。各半導體企業紛紛啟動去庫存,原料需求並不強勁。但是,為了應對半導體材料供應減少的風險,採購力度正在增強。
美國在2022年秋季以後嚴格限制尖端半導體的對華出口,日本也在7月23日加強了半導體相關的出口管制。中國的此次措施被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屬於對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出口管制的反制。
中國強調此次措施並非數量限制和禁運,因此8月以後出口是否會實際減少還不明朗。三菱化學集團回應稱,“現階段對採購併未產生影響,但8月以後的影響不明,將繼續努力收集信息”。此外,住友化學也表示“將關注動向,努力收集信息”。
除鎵和鍺之外,對中國依存度高的材料也很多。在用於超硬工具的鎢中,中國占到礦石產量的8成,而在稀土方面,中國也佔世界產量的6成。日本金屬商社ADVANCED MATERIAL JAPAN (東京千代田區)的鐵合金部部長松村洋表示,“現階段看不到對於尚未傳出管制措施的其他材料價格的影響”。
對中國來說,如果過度減少供應,尋找替代供應商和轉向替代材料的趨勢將加強,存在失去市場的風險。2010年由於稀土的出口管制,減少對中國依賴度的趨勢加強,此前佔日本進口90%左右的中國的比例目前已降至60%。東京大學的教授丸川知雄認為,“還存在被進口國起訴到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風險,不會那麼嚴格地減少供應”。
7月27日是朝鮮戰爭停戰70年的日子。從2021年朝鮮和韓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來看,韓國是朝鮮的54倍。朝韓之間的人員往來也斷絕,以統一為目標的藍圖變得更加難以描繪。
朝鮮把7月27日定位為祖國解放戰爭勝利日。為了參加紀念活動,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訪問朝鮮,並於26日與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舉行會談。中國共產黨政治局委員李鴻忠也訪問了朝鮮。對朝鮮來說,這是2020年新冠疫情擴大以來的首次面對面外交的機會。
另一方面,韓國總統尹錫悅27日來到釜山的聯合國紀念公園,在朝鮮戰爭中陣亡的“聯合國軍”士兵慰靈塔前獻花,這是現役總統的首次。
7月26日舉行了美國保管的7名朝鮮戰爭陣亡士兵遺骨的歸還儀式。
朝鮮半島南北分裂後的70年裡,朝鮮和韓國也有過以正式統一為目標的時期。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障礙越來越大。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統計顯示,1970年朝鮮的人均GDP為328美元,韓國為276美元,朝鮮高於韓國。
當時的朝鮮鞏固了金日成體制並強化獨裁,目標是發展社會主義重工業。而選擇資本主義道路的韓國並未從最貧困國家中擺脫出來,利用日本按照1965年的《日韓請求權協定》提供的資金快速推進了鋼鐵廠等的建設。
韓國到1980年代迎來了被稱為“漢江奇蹟”的快速經濟發展期。培育了三星電子及現代汽車等全球性企業,形成了與發達國家相匹敵的經濟實力。
朝鮮一直無法解決居民的吃飯難題,持續向軍事開發投入很多國家預算。2021年韓國人均GDP達到3萬4940美元,而朝鮮只有644美元。
1990年實現統一的德國,在統一前東德的人均GDP只有西德的40%左右。遠超東西德的經濟差距增加了朝鮮半島統一的障礙。
2000年代,曾有在朝鮮開城共同開發工業園區等朝韓融和的舉措。據韓國統一部介紹,朝韓往來人數在2008年峰值時達到18萬人以上。訪問工業園區的韓國人佔大多數。
隨著朝鮮開展核實驗及發射彈道導彈,2016年工業園區關閉,訪問人數驟減。2021年訪問人數變為零。
韓國總統尹錫悅改變了文在寅前政府試圖與朝鮮融和的方針,採取對朝鮮施壓的路線。朝鮮也加強對抗,表示從韓國“不管任何人物都不允許入境”等。
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最近在談話中稱韓國為“大韓民國”而非“南朝鮮”。據韓國統一部介紹,朝鮮在公開談話中使用“大韓民國”的表述史無前例。有觀點認為,朝鮮已不再將韓國視作統一的對象,而完全視作另一個國家。
韓國輿論也發生了變化。韓國總統的諮詢機構——民主平和統一諮詢會議面向13歲~18歲的青少年實施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回答“需要”朝鮮半島統一的佔53.8%。面向成年人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回答需要統一的佔73.7%,年輕人明顯低。
近一個月以來,受國際形勢以及俄烏戰爭影響,國際油價一路上漲,WIT 原油從67美元附近漲到近80美金,雖然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不過美國原油庫存降幅低於預期,國際原油仍未有止漲跡象。
據媒體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在22名交易商、分析師和煉油商中有15位預計,沙特阿拉伯阿拉伯的石油減產措施將延長到9月底,以在脆弱的經濟背景下繼續支撐石油市場。
本月月初,沙特阿拉伯能源部宣布,定於7月份開始實施的自願額外減產日均100萬桶原油的措施將延長1個月至8月底,並指出會考慮進一步延長。
今年5月起,沙特阿拉伯已自願減產日均50萬桶原油,加上7月再次減產的100萬桶,今年7月起沙特阿拉伯原油日均產量已減至900萬桶。
在沙特阿拉伯等產油國的集體努力,以及需求面出現復甦跡象的環境下,國際油價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在近一個月反彈了14%,時隔兩個多月重回80美元上方,現報每桶82.69美元。
這一價格讓沙特阿拉伯得到了一些喘息的機會,但有分析認為,目前的油價水平可能仍然太低,因為該國需要每桶100美元的原油來為其龐大的支出計劃提供資金。
石油經紀商PVM Oil Associates分析師表示,沙特阿拉伯希望看到油價能長期升至每桶90美元,只有在需求有所改善的情況下,他們才會重新向市場投放“減產的100萬桶”。
許多預測者預計,未來幾個月全球石油市場的供應短缺將明顯加劇,國際能源署認為下半年每天將短缺約170萬桶。這使得參與調查的6位受訪者預測,沙特阿拉伯可能在9月恢復部分產量,幅度在日均25萬桶至50萬桶之間。
諮詢公司FGE短期全球石油服務總監說道,“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沙特阿拉伯將在9月份開始解除減產。市場正在迫切需要這些產量,煉油廠正在爭相購買。”
據交易商的說法,與沙特阿拉伯石油類似的、較重且含硫量較高的原油正在獲得較高的價格溢價。這也是沙特阿拉伯本月月初連續第二個月上調對亞洲客戶的大部分原油售價的原因。
有分析認為,由於金融市場的壓力,沙特阿拉伯可能無法放鬆對石油的控制。如果該國真的在9月份逐步恢復產量,可能因違背市場預期造成油價大跌。
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薩勒曼多次表示,市場上的投機者將會繼續存在,但這些投機者需要小心了。
而好消息是,油盟+的另一個領頭人俄羅斯的原油出口量終於開始明顯下降。跟踪油輪的數據顯示,俄羅斯最近幾週的出貨量已降至每日310萬桶,為近六個月來的低點。
美聯儲周三(26日)如期宣布加息25個基點,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提高至5.25%-5.5%,為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是美聯儲自去年啟動本輪加息進程以來的第11次加息,累計幅度達到了525個基點。
而現在,投資者最關心的莫過於美聯儲在今年剩餘時間內的走向。目前,大多數人都認為,美聯儲在今年剩餘時間裡可能不會再調整利率。至少從整個市場的投資者押注來看是這樣,CME的美聯儲觀察工具(FedWatch Tool)就說明了這一點。
根據“美聯儲觀察工具”,美聯儲在今年9月、11月和12月的會議上按兵不動的概率分別為79%、61.3%和56.2%。
Oanda的策略師Edward Moya認為,美聯儲可能已經結束了加息,這提振了軟著陸的希望。
“美聯儲保留未來加息的選擇權,但可能不需要,” Moya在最新報告中寫道,“隨著經濟走弱,反通脹過程將持續下去,企業界應該開始感受到信貸環境收緊的影響。”
他指出,一個典型的例子是,6月份的CPI報告低於預期,年化增速為3%,低於上年同期的9.1%。
與此同時,美聯儲的經濟學家也不再認為經濟會衰退,第二季度GDP的初步數據出人意料地加速增長至2.4%。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週三表示,美聯儲工作人員不再預測經濟會陷入衰退。
美國無黨派組織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的最新預測也顯示,儘管利率上升和失業率上升給消費者帶來壓力,但美國經濟仍將積聚足夠多的力量,從而避免陷入衰退。
不過,華爾街還有些人並不相信美聯儲已經結束了緊縮政策。
DataTrek Research聯合創始人尼古拉斯·科拉斯(Nicholas Colas)週四在一份報告中寫道:“9月20日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可能是再次加息,或者是再次暫停加息。”
“鮑威爾指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做出下一次利率決定之前,將有機會看到兩輪月度經濟數據。6月份好於預期的CPI數據可能是一系列好消息報告的開始,也可能只是一次性的改善。”他補充說。
花旗集團經濟學家Veronica Clark表示,即便美國通脹數據連續數月回落,但美聯儲官員肯定會保持謹慎,因為這不足以讓他們相信遏制通脹工作已經完成。
施羅德美洲多元化資產主管Adam Farstrup認為,若美國勞動力市場持續火熱與綠色能源轉型等因素導致全球通脹壓力持續上漲,美聯儲可能需要繼續干預。
國際能源署(IEA)負責人表示,歐洲在減少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以及緩解烏克蘭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方面可能做得很好,但“還沒有擺脫困境”。
IEA執行長Fatih Birol週日說:“歐洲能夠轉化其能源市場,減少俄羅斯天然氣的份額,已低於4%,而其經濟仍未經歷衰退。”
他在日本廣島G7峰會間隙表示:“歐洲的排放量已經下降……天然氣儲量非常可觀。”
傳統上,俄羅斯在世界能源綜合體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隨著西方國家繼續公佈新的製裁措施,以懲罰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持續入侵,它們對該國能源的依賴已經大大減少。
他說:“去年冬天歐洲國家做得很好。”他強調,該地區成功地維持了電力供應,避免了冬季危機的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比預期更溫和的冬天。但他警告說,該地區的能源市場今年仍有三個主要障礙需要克服:
Birol表示,預計中國的液化天然氣(LNG)需求將在今年下半年回升,並補充稱,中國的天然氣進口是天然氣市場需求的“關鍵決定性因素”。
但他相信,可能還有一線希望,價格可能比預期的要更溫和,他預計不會出現中國進口的“大爆炸”。
然而,他說,該國的石油故事正在上演一種不同的敘事。中國去年12月退出清零政策,導致能源需求增加,IEA預測,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200多萬桶/天。他指出,作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將佔全球需求增長的近60%,這並不奇怪。
全球能源的市場參與者也在密切關注白宮和共和黨就美國債務上限展開的激烈談判。如果沒有達成協議,美國可能在6月初面臨違約,儘管這種情況被認為不太可能發生。
拜登總統在日本參加G7峰會期間,談判暫停,但他於週日返回華盛頓特區。他在峰會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他對談判“一點也不”擔心,“我們將能夠避免違約,我們將得體地完成這件事情。”
Birol表示,美國債務違約將導致石油需求和油價下跌,但他也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他說:“我不會給你一個確切的數字,但如果我們看到這樣的違約,我們可以預期油價會大幅下跌。”
他補充說:“這個問題將在美國得到處理,常識將佔上風。我認為全球石油市場不會面臨重大風險。當然,石油市場總是涉及風險。”
油價上週五從前一交易日逾1%的跌幅中反彈,原因是隨著談判的繼續,投資者開始謹慎樂觀地認為,美國債務違約的風險正在緩解。
歐洲能源市場面臨的另一個關鍵挑戰是,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尚未完全消除,供應前景也不確定。
去年,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銳減,該地區的許多國家被迫陷入能源危機。
俄羅斯國有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今年1月表示,該公司對瑞士和歐盟的天然氣出口去年下降了55%。 Birol指出,如果“出於政治原因”進一步減少天然氣進口,歐洲可能會在即將到來的冬季再次面臨“一些挑戰”。
Birol認為,G7和歐洲國家將不會重新與俄羅斯達成任何協議。他補充說,俄羅斯的天然氣故事已經“說完了”,也結束了。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