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闻
分析
用户
快讯
财经日历
学习
数据
- 名称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公:--
预: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公:--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
预: --
前: --
无匹配数据
最新观点
最新观点
最近更新
港股投资的风险预警
尽管香港法律体系和监管框架相对健全,但港股市场仍然存在一些特定的风险和挑战,如港币与美元挂钩,外地投资者可能会面临汇率波动;中国内地的政策变化和经济状况对港股的影响等。
投资港股费用结构与税务
港股市场的交易成本包括总投资成本为买卖股票的交易费用、印花税、结算费用等,对于外地投资者,可能会涉及兑换港币所产生汇率转换费用,以及按照所在地的相关法规需缴纳的税款。
港股行业分析:非必需消费行业
港股市场非必需消费行业覆盖汽车、教育、旅游、餐饮、服装等多个领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为中国内地公司,占总市值的65%,因此受中国经济影响深远。
港股行业分析:地产建筑业
地产建筑业在港股指数中的份额近年已明显下降,但截2022年,它依然在市场上占有约10%的份额。包含了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房地产投资和物业管理等各个方面。
中国·香港
越南·胡志明
阿联酋·迪拜
尼日利亚·拉各斯
埃及·开罗
查看所有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普华永道估计,截至2025年3月31日,香港政府财政储备将下降至6398亿港元,相当于约10个月的政府开支。这是香港特区政府有记录以来最低的财政储备水平,最高水平为28个月。
根据普华永道的最新估算,香港政府本财政年度卖地收入将约为80亿港元,较香港政府原先预估的330亿港元低76%。印花税预计将产生580亿港元的收入,较原先估算的710亿港元低18%。利得税和薪俸税收入将达2476亿港元,比原先预计的2756亿港元减少10%。普华永道估计,截至2025年3月31日,香港政府财政储备将下降至6398亿港元,相当于约10个月的政府开支。这是香港特区政府有记录以来最低的财政储备水平,最高水平为28个月。
普华永道称,如果香港政府支出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而不采取措施扭转这一趋势,预计香港政府在未来4个财政年度将面临赤字。为应对和缓解这个具挑战性的财政状况,香港特区政府应在未来几年优先对公共支出进行全面检讨,并加强力度管控开支增长。与此同时必须在管理财政及其对公众的影响之间小心取得平衡。
普华永道中国南部及香港地区税务主管合伙人倪智敏表示,在地缘政治紧张、减息步伐放缓及其他可能窒碍经济迅速复苏的因素带动下,预期全球经济在2025年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亦可能阻碍香港的经济迅速复苏。
普华永道预计香港特区政府将录得财政赤字948亿港元,其中包括958亿港元的政府债券净现金流入。这个预计的财政赤字几乎是香港政府原先预计的两倍。现在香港应善用其在大湾区内的战略位置,并充当中国内地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超级联系人,支持创新产业并留住人才,以推动香港未来的发展。
为配合香港政府吸引熟练劳动力的举措,普华永道中国南部私人客户及家族企业税务主管合伙人王晓彦建议,创造一个对国际人才友好的环境至关重要。香港政府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全面的一站式便利服务,包括简化签证申请流程、为人才与合适的就业机会进行配对,以及为其子女安排教育设施,以确保他们能顺利过渡和融入香港。此外,香港政府应优化税例,为在其他税收协定管辖区已缴税的个人提供更优惠的香港单边税收减免。
除了吸引国际人才,满足本地人才的需求同样重要。王晓彦建议为雇主提供税务扣除,以鼓励其出资提升员工技能和为员工提供再培训。这将提升香港本地劳动力的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
为了将香港打造成首屈一指的家族办公室枢纽,普华永道建议加快落实针对单一家族办公室税务宽减的优化措施。王晓彦表示,扩大符合税务宽减的指明资产类别,包括艺术品和收藏品,可以满足家族办公室的独特需求。鉴于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和家族办公室税务宽减皆旨在吸引资产拥有人落户香港并探索其多样化的投资机会,对齐这两项措施下的合资格投资清单将有助于有意在香港设立家族办公室和定居的人士作出投资决策。
为进一步强化香港家族办公室的生态系统和产业,王晓彦补充,香港政府应引入其他措施来配合税务宽减,包括加快具资格家族办公室的主要成员及其直系亲属获取香港居留身份、简化外国投资专业人士的工作签证,并为具资格家族办公室提供税务宽减,例如优惠税率。
普华永道亚太区金融服务税务主管合伙人何润恒建议,为巩固香港作为领先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政府应加快落实对投资基金及附带权益的税务宽减制度的优化建议。香港政府亦应考虑豁免股票交易的买方印花税,以刺激资本市场活动并吸引更多投资者。为市场中介机构提供印花税豁免将进一步促进更流畅和更具成本效益的交易,从而提高整体市场效率和流动性。
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达到7329万盎司,连续第二个月增持黄金。我们分析,央行连续两个月增持黄金,或与2024年11月特朗普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以及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等有关。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而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
全年来看,央行2024年增持黄金142万盎司,为连续第三年增持黄金。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5.5%,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是央行官方国际储备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央行增持黄金,会推动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上升,外汇储备占比下降。可以看到,2022年以来央行连续三年增持黄金,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由2021年末的3.3%升至2024年末的5.5%,而同期的外汇储备占比则由94.8%降至92.7%,当然,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背后还受到美元指数、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总体上看,央行增持黄金是带动近年我国国际储备资产持续小幅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
央行增持黄金,特别是规模较大的稳定增持,会对国际金价形成一定推升作用。可以看到,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2022年11月至2024年4月的近三轮央行增持黄金周期中,都对应着不同程度的国际金价上涨。当然,国际金价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牵动,包括地缘政治风险波动、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美元指数走向等,央行增持黄金仅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
进入2025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迎来成员“大换血”。这一人事变动可能加剧FOMC内部分歧,为今年美联储降息进程增添不确定性。
美联储FOMC由12名成员组成,包括7位美联储理事、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以及4位其他地区的联储行行长。因为他们在加息/降息等问题上有投票权,因此被市场称为“票委”。12名票委中,美联储理事和纽约联储行行长是常设票委,剩下的4个席位在除纽约地区以外的11家地区储备银行行长中轮换,任期一年。
美联储官网信息显示,2025年,进入FOMC成员班子的4位地区联储行行长分别为:波士顿联储行行长苏珊·柯林斯、圣路易斯联储行行长阿尔贝托·穆萨莱姆、堪萨斯城联储行行长杰弗里·施密德,以及芝加哥联储行行长奥斯坦·古尔斯比。其中,柯林斯和穆萨莱姆被视为“轻度鹰派”,施密德被定位为“中度鹰派”,古尔斯比略偏“鸽派”。
所谓“鹰派”通常是指主张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而“鸽派”则主张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施密德在去年11月表示,虽然现在是时候开始减少货币政策限制,但利率进一步下降多少或最终将稳定在什么水平仍有待观察。
12月初,穆萨莱姆表示,外界对美联储抗击通胀的“最后一英里”感到担忧,并认为在2025年放缓降息步伐是适当的;利率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回到接近于零的水平。
古尔斯比则表示,他更加关注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的迹象,并认为当前的政策立场可能过于严格。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9日凌晨,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25%至4.50%。虽然美联储连续第三次降息,但整体传达出了“鹰派”的定调。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2月的降息决定是“一个更难的抉择”,因为参与投票的12位票委中有1人对降息持反对意见,此人是克利夫兰联储行行长贝丝·哈马克,她倾向于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50%-4.75%不变。
会后发布的利率路径“点阵图”显示,2025年将降息两次,累计50个基点(0.5个百分点),比9月预期的降息四次、累计100个基点大幅缩水。
鲍威尔还说,2025年是否降息将基于未来的数据,而不是当前的预测结果,美联储将在通胀改善后再考虑进一步降息。“我认为更慢的降息步伐反映了我们今年看到的较高的通胀数据,以及2025年通胀可能仍然较高的预期。”他说,“我们更接近中性利率,这是下一步行动要谨慎的另一个原因。”
随着新票委的加入,FOMC内部分歧可能进一步加剧。
彭博经济研究所的分析指出,2025年FOMC投票成员之间的观点分散性将增加,向“鹰鸽光谱”两端分散的趋势更为明显。这种内部分歧的加剧可能导致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增加了2025年降息进程的不确定性。
道明证券也认为,与卸任的4位票委相比,新票委整体更倾向于“鹰派”。离开的4个人中,只有在12月议息会议上投反对票的克利夫兰联储行行长贝丝·哈马克是鹰派。总之,最新“票委”阵容为今年会议上出现更多反对票打开了“大门”,可能会对美联储进一步降息形成些微的阻碍。
按照惯例,FOMC每六周举行一次政策会议,一年8次,遇到特殊情况会临时加开。
除新票委因素外,通胀前景以及美国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都将成为影响2025年美联储降息进程的关键因素。
通胀和就业是美联储的两大政策目标。目前来看,美联储官员普遍对通胀前景的担忧有所上升,参与12月FOMC会议的19位官员(7位理事+12位地区联储行长)中,有15人认为未来通胀存在上行风险,较9月时的调查显著增加。
首先是美国通胀在经历了近两年的持续下行后,出现暂停放缓的迹象。11月,美联储最看重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4%,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CE指数同比增长2.8%,和上月持平。虽然该指标表现低于市场预期,但仍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
其次是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台后将推出的减税、关税、收紧移民等政策可能会再次推高通胀。
美联储在12月议息会议后发布的季度经济预测中大幅上调了其对未来一年通胀的预期,其中,2025年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预计上涨2.5%,较9月的预测上调了0.4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CE指数预计上涨2.5%,较9月时上调0.3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此前对界面新闻指出,在最新的经济预测中,美联储对于明年通胀的上调幅度显著大于经济增速上调幅度,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也更多的是回顾已经取得的通胀进展,表示可能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达到2%的通胀目标。同时,他还横向对比其他国家面临的通胀问题,这些都可视为其对后续通胀进展的信心不足的表现。
不过,多数分析师认为,美联储今年降息次数可能超过点阵图预示的2次。
宏源期货研究所分析师王文虎对界面新闻表示,今年美联储降息次数可能会超过2次,最大的变数在于财政赤字收缩的幅度。
他预计特朗普上台后会最先推行移民政策,接下来才是对外加征关税和对内实施减税,这些政策都会让通胀降不下去。但是,今年美国通胀也不会出现大幅反弹。
“根据我们跟踪的通胀先行指标,目前来看,核心服务通胀未来其实还有至少6个月下降的空间,核心商品通胀也至少有3个月不会出现明显反弹的空间。原油方面,特朗普上台会带来传统能源投资的加速,再加上原油今年整体的供需预期偏松,所以原油价格整体承压,起码不会出现特别大幅度的上涨。从这三个构成CPI最重要的元素来看,通胀不会出现大幅度反弹。”王文虎说。
他表示,美国财政赤字收缩程度对于美联储降息是一个关键的变量。“如果缩得厉害,经济增长承压会更明显一些”,会为美联储进一步降息铺平道路。
光大证券(维权)分析师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日前也发布研报称,2025年美联储仍有2-3次的降息空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接近触顶,上行空间有限。
他指出,从经济视角出发,目前美国消费与企业部门存在隐忧,高利率环境难以持续,将迫使美联储在后续增加降息次数。从政策视角出发,特朗普再通胀政策力度或低于市场预期。
“一方面,关税拉动的主要是商品通胀,但美国现在通胀压力主要来自服务性通胀,短期内关税对通胀影响会相对有限。另一方面,2025年1月特朗普上任后,将大概率开启加征关税,但移民政策是相机抉择的,会视就业和通胀情况而定,减税政策又需要等待国会批准,这意味着特朗普2.0时期的政策并非全盘托出,其带来的‘再通胀’风险是阶段性可控的。”高瑞东说。
白雪也表示,预计美联储2025年降息2-3次,降息操作主要集中在上半年。
与此形成对照,日本制铁公司(日铁)就没这么幸运了。日铁2023年底宣布将以约140亿美元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但在一年后,却被告知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都不准备放行这起并购案。
同样重金投资美国,软银和日铁受到的待遇天壤之别。这既是日美经济产业、投资贸易关系的现实缩影,或许也算是未来“特朗普2.0版”政权将成为日本经济一个主要不确定因素的预兆。
有分析指出,日铁选择了一个不能更糟糕的投资时机和投资标的,从而把自己置身于美国大选的政治漩涡中。美钢总部位于美国总统选举最重要的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特别对于特朗普来说,美钢是象征“美国伟大而强大”的指标企业,让外国企业并购美钢是对其理念的背叛。
综观2024年,日本经济和市场屡经大起大落。3月4日,日经指数首次站上4万点。3月14日,日本央行解除负利率,实现17年来首次加息。4月11日,日元对美元汇率创下1990年4月以来的新低,突破1美元兑160日元。8月5日,日经股指暴跌4451.28点,为1987年以来单日跌幅最大的一天。同一日,日元对美元汇率骤升到1美元兑141日元。
颇有影响力的智库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研报,受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2024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为-0.3%,将是亚太18个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
日本市场动荡加剧,表面导火索是日本央行开始启动加息,“震源”却还是在美国。前述的日铁和软银已提前感受到了“特朗普旋风”的逼人势头,在新的一年,美国新政府势必成为影响日本经济和市场的更大不确定性因素。
展望2025年,多家机构报告认为,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或将实施内向型产业政策,特别是对部分国家加税,将殃及世界经济,疲软的日本经济也将继续遭遇逆风。日本大和总研2024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估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预计使日本的实际GDP减少0.1个百分点,但受各国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将使日本实际GDP最多减少1.4个百分点。
2024年12月19日,日本央行宣布维持既有低利率水平不变,意味着日本央行自7月小幅加息以来第三次推迟加息。日本央行总裁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承认,按兵不动的一大因素是美国新政府的不确定性很大,“(美国)下一届政府的财政政策、贸易政策、移民政策等,不仅影响美国的经济和物价动向,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也将带来很大影响”。
回到开头提到的海湖山庄。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他希望孙正义最终能拿出2000亿美元投资美国。而在特朗普首次执政期间,孙正义就宣布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但据日媒报道,这笔投资亏损了。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日本对美投资者及日本经济将作何表现颇令人关注。
日本制铁公司高层7日召开记者会,就6日正式对美国总统拜登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等发起诉讼解释立场,表示“完全不能接受”拜登下令阻止日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强调“决不放弃”收购计划。拜登阻止收购的决定会对日美关系带来哪些影响?日方诉讼前景如何?诉讼背后暗藏哪些考量?
野村综合研究所经济学家木内登英援引日铁的声明说,拜登政府以这种方式对待盟友令人震惊,也引发强烈担忧,向所有考虑对美投资的盟友国家企业都释放了“谨慎投资”的强烈信号。这对日美外交关系及海外对美投资都将产生恶劣影响。
索尼金融集团高级经济学家渡边浩志认为,如果无法完成收购,美钢将在生产效率难以改善的情况下加速衰落。与此同时美国将失去就业机会,外国公司投资美国时也将更加谨慎。
正在美国出差的日本立教大学商学院教授田中道昭表示,目前美国主流媒体批评拜登阻止收购的决定是“经济民族主义”,并强烈担忧,这一决定不仅将影响日本对美投资,还将导致美国产业成本上升。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为什么这一收购案会引发安全风险?在不能说明理由的情况下,日美很难谈论未来。”“日本产业界人士对于未来投资美国的忧虑明显上升……日本政府强烈要求美国政府作出解释,以打消大家的疑虑。”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也认为,美方此举令人遗憾,美国“以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的担忧”为由作出这样的决定,令人难以理解。他还就日铁起诉决定表示:“作为政府,必须考虑具体能提供什么样的支援。”
日本共同社报道,尽管日美关系可能发生动摇,但日本政府仍计划支持日铁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
日铁和美钢此次共发起了两项诉讼。一项是以拜登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为对象的行政诉讼,请求法院裁决撤销拜登的阻止收购令,并对该收购案重新进行审查。另一项诉讼为民事诉讼,以同样试图收购美钢的美国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及其首席执行官,以及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主席戴维·麦考尔为对象,要求巨额赔偿。
据《日本经济新闻》分析,日铁的诉讼策略一是将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捆绑,指控拜登与工会等联手破坏收购计划;二是指控拜登下令阻止收购不是为了国家安全,而是为了将利益引导向特定企业。在日铁提出收购美钢之前,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曾试图以日铁报价约一半的价格收购美钢。
日铁会长兼首席执行官桥本英二7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有胜诉的可能性”。不过,他没有就胜诉率及诉讼日程等细节发表意见。
东京大学特任研究员安川新一郎分析,从法律层面来讲,除非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上任后愿意出手,否则拜登的决定很难推翻。
据日媒报道,拜登发布阻止收购令后,原则上日铁应在30天内结束收购计划。除非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延长期限,否则日铁应在2月2日前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提交放弃收购计划证明书。对日铁来说,必须首先设法“暂停”拜登阻止收购令的有效性。
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尽管胜诉概率不大,但日铁方面坚持起诉,可能意在通过程序争取时间,等待候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后事态迎来转机。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铁和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对特朗普抱有些许期待。有分析认为,与拜登相比,特朗普可能更有谈判余地。
“面对国内不断高涨的批评声音,在美钢陷入经营危机的情况下,特朗普有可能改变之前的反对态度,”田中分析说,“日铁注资有利于美钢重建、有助于维持就业及保持当地经济稳定,这可以成为特朗普(支持收购)的理由。”
安川认为,如果以“让日铁承诺在更长时间内不削减产能”等为条件,特朗普应该愿意改变拜登的决定。毕竟对特朗普而言,与争取工会的支持相比,在经济方面留下业绩更重要。
不过也有业界人士认为,即使特朗普修改拜登的决定,他很可能在其他领域要求日本让步。“那样的话,收购案将越发被政治利用,从经济整体来看将成为更严重的问题。”
日本丸红经济研究所所长今村卓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说,如果本次收购失败、美钢决定关闭高炉,美钢产能下降及美国钢铁产业衰落将不可避免。这样的话,“日铁等日本钢铁企业未来仍有机会,可以考虑再次发起挑战”。
尽管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即将于明年1月20日卸任,但拜登政府丝毫没有懈怠,似乎还酝酿着一系列“新动作”。
据知情人士最新透露,拜登政府计划简化地热能源开发许可,这是一项更广泛行政命令的一部分,该命令旨在加强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
知情人士说,政府官员们的目标是在下周公布这些规定,但时间仍有可能发生变化。他们透露,这些措施包括为在联邦土地上建设数据中心的公司建立一个“竞争程序”,以及加快批准地热和核能开发的步骤。
放宽许可要求一直是OpenAI的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和英伟达CEO黄仁勋等商界领袖的首要目标,他们几个月来一直在敦促白宫围绕国内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制定一项全面战略。
知情人士说,根据拜登的行政命令草案,美国内政部(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将设立地热能源优先区,以达到允许的地热总容量目标。他们还称,国防部和能源部还将确定目前由联邦机构拥有的可以容纳大型数据中心的场地。
据了解,政府土地上的设施将受到物理和网络安全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外国融资的限制。企业将不得不留出一小部分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用于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它们还将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成本。
然而,就像拜登政府近期发布的其他规定一样,当选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也有可能“大手一挥”就推翻这些新规定。例如,预计特朗普政府将撤销拜登此前签署的有关人工智能安全和安保的行政命令。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和拜登一样,已经将数据中心的发展确定为国家安全的优先事项,他承诺释放各种形式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以支持人工智能的巨大需求。
特朗普周二宣布了一项至少2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将在美国各地建设新的数据中心。他表示,他的合伙人、阿联酋亿万富翁、达马克地产创始人侯赛因·萨瓦尼会进行这项投资,并称这对保持美国在新兴技术领域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他还表示,萨瓦尼必要时会将投资数额翻倍、甚至比翻倍更多。
据特朗普介绍,该计划的第一阶段将在得州、亚利桑那州、俄克拉荷马州、路易斯安那州、俄亥俄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和印第安纳州实施,数据中心将主要支持人工智能(AI)和云技术。
交易股票、货币、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
做出任何财务决定时,应该进行自己的尽职调查,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并咨询合格的顾问。本网站的内容并非直接针对您,我们也未考虑您的财务状况或需求。本网站所含信息不一定是实时提供的,也不一定是准确的。本站提供的价格可能由做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财务决定均应完全由您负责,并且您不得依赖通过网站提供的任何信息。我们不对网站中的任何信息提供任何保证,并且对因使用网站中的任何信息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未经本站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