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機械板塊行情回顧
2024年初至11月19日,A股機械設備(申萬)市場行情收益情形跑輸滬深300,H股機械HK(中信)市場行情情況亦略跑輸恆生指數。機械板塊A股P/E估值為30.5x,略低於歷史中樞30.1x;機械板塊H股P/E估值為11.2x,略低於歷史中樞13.0x。
分板塊看,2024年初至11月19日,機械板塊中累計漲幅位居前五名的為其他通用設備(+43.3%)、其他自動化設備(+41.9%)、軌交設備(+40.2%)、印刷包裝設備(+37.3 %)、工程機械整機(+31.5%),漲幅位居後五的為製冷空調設備(-11.6%)、機床工具(-10.1%)、磨俱磨料(-4.1%)、儀器儀表(- 1.1%)、農業機械(+0.2%)。
機械板塊基金持股變動(較2023年底)
從整體來看,3Q24機械設備產業重倉配置比例較2023年底下降。 3Q24基金重倉持股中機械設備板塊市值佔比為2.98%,較2023年底下降0.69個百分點;低配1.11個百分點,較2023年底下降0.24個百分點。
3Q24機械設備次產業中工程機械重倉配置比例較2023年底明顯提升。 3Q24從重倉配置比例(佔所有重倉市值)來看,工程機械由0.53%明顯提升0.56ppt至1.10%,軌交設備Ⅱ由0.06%略提升0.06ppt至0.12%,通用設備、專用設備、自動化設備下降,分別由1.25%、0.84%、0.95%下降0.57ppt、0.16ppt、0.54ppt至0.68%、0.68%、0.41%。
2025年分板塊觀點展望
站在當前時點,國內來看,在需求弱、物價低的經濟矛盾下,政府穩增長決心堅定,財政貨幣政策雙發力,我們認為內需提振有望帶來機械設備投資改善;海外來看,聯準會降息和財政刺激伴隨著關稅風險的加大,出口鍊或將呈現分化。同時,科技強國和國產替代仍是必經之路。
在此背景之下,我們看好兩大主線:政策發力下內需提振帶來的順週期投資機會;科技進步和國產替代帶來的成長股投資機會。同時,中國優秀企業出海趨勢不變,海外需求具備韌性同時具備強競爭力的企業可望持續提高全球份額。
基建地產鏈條
工程機械:內需預期修復,國際化持續推進,股東回報優化
在地產下行及中央財政發力背景下,2024年土方設備與其他工程機械表現較為分化。歷史上工程機械週期與地產週期呈現出較高的同步性,2024年以來我國地產開工仍有雙位數下滑,在此背景下,國內起重類設備和混凝土設備需求呈現出較大程度的下滑,對相關業務敞口較大的主機廠國內收入表現造成較大壓力。土石方設備表現相對較好。其中挖機內部結構仍有較大分化,自3月以來,國內小挖實現同比較快增長,其主要受益於去年底中央特別國債發行以來,以水利、農田農村建設、城市更新等為代表的特別國債重點支援領域形成一定需求拉動,帶動新機銷售成長。而受制於地產下行和採礦業資本開支投入力度階段性受阻,上半年中挖和大挖仍存在雙位數下滑,自三季度起呈現出同比企穩態勢。
預計2025年土石方設備延續成長態勢,地產相關設備預計下行風險不大。目前中央財政擴張力度加大,民生類相關需求有較大支持,在人工替代及設備更新背景下,土石方設備的需求驅動力強於地產相關類設備。中金地產組預期中性預期下,2025年我國地產開工仍將呈現下行態勢,因此我們預期地產相關類產品需求仍有壓制因素。但考慮2024年起重類、混凝土類等相關產品的銷量僅剩巔峰時期的10-20%,並且在主機廠業務結構中的佔比降至較低水平,因此在土石方設備的拉動動作用下,我們預計2025年工程機械廠商國內收入可望實現正成長。我們預期未來國內工程機械或將出現較平緩的週期表現,逐漸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過渡。
海外週期整體下行,開發中國家表現優於已開發國家。在美國升息背景下,2023及2024年海外工程機械需求呈總量下行態勢,但結構上呈現以下特點:2024年歐美需求明顯走弱,對國際龍頭主機廠影響較大,但對國內廠商影響程度有限;在製造業擴張背景下,中東、非洲、拉美等地區的廠房建設、城鎮建設需求旺盛,並較強地帶動中國廠商出口增長;東南亞地區表現較為弱勢,其中近兩年印尼下滑較多,但自總統大選落地後,印尼礦業等領域的投資逐漸修復,對中國廠商出口拉動形成利多。
預計2025年挖土機出口可望恢復成長,發展中國家仍將貢獻主要增量。往後看,在諸多國家大選落地後,投資計畫可望加速重啟。同時,關注美國降息節奏和其對海外房地產投資與建設項目投資的修復影響。經歷了2年下行後,我們預計2025年挖土機出口可望恢復正成長,當前中國企業在開發中國家已實現了不低的市場份額,在已開發國家的份額提升空間較大。但考慮已開發國家的市場屬性與開發中國家有較大差別,並且一些發展地區保持較快的投資規模和經濟成長,我們認為短期內海外增量仍將主要由發展中國家貢獻。同時,我們預期國內主機廠將加強對歐美的佈局力度,並加強完善通路網路、服務體系、配件體系、金融體係等綜合要素的長期建置。我們認為歐美市場和礦業市場將是長期視角下中國企業打開成長空間的重要環節。
堆高機:內需修復,看好鋰電化與國際化持續滲透
2024年以來堆高機內需邊際走弱。根據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數據,2024年8月開始我國國內堆高機銷售年增率轉負,第三季堆高機內銷累計實現18.3萬台,較去年同期下滑1.8%。國內堆高機疲軟主要由於製造業需求較弱,第三季國內PMI連續處於50以下,我們估計受4、5類車(油車)銷量下滑拖累,大車銷量下滑幅度超過該行業。
堆高機外銷維持成長,持續看好鋰電化帶動我國堆高機出口成長。年初以來我國堆高機出口銷售量維持雙位數年增。分地區看,雖然歐美堆高機需求疲軟,但是在鋰電化帶動下,我國堆高機對歐美出口仍保持成長。我國對於東南亞、南美洲、中東等地區的出口需求保持強勁。目前國內堆高機企業對美國出口收入佔總出口的比重相對較低,我們估計收入比重在中個位數左右,利潤敞口略大於收入。同時,9月杭叉集團宣布擬在泰國投資成立杭叉集團泰國製造公司,我國堆高機主機廠逐步佈局海外產能,為未來對美業務的成長提供產能基礎。
看好海外份額持續提升,關注國內需求復甦及成本項變動。儘管2024年堆高機企業營收成長放緩,但我們仍看到兩個趨勢的延續。一方面,中國堆高機企業在海外市場持續保持份額提升,另一方面堆高機龍頭企業的一類車成長明顯優於四、五類車,這顯示國內外市場的鋰電化率仍在快速提升,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可望持續發揮競爭優勢。
車船運輸類鏈條
軌交設備:動車組景氣上行,關注鐵路及城軌號誌系統更新替換
高鐵路客運量帶動車組招標及維保需求景氣上行。根據國家統計局,1-10M24我國鐵路客運量為37.1億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13.0%,其中10M24單月鐵路客運量為3.7億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6. 0%,較2019年年增16.6%,整體繼2023年鐵路客運量回升後持續成長,我們認為這提升了動車組使用率、進而提升動車組採購及維保需求。根據國鐵集團,截至11月20日,今年已累計招標245組時速350公里動車組、高級修約833組(其中三級修約56組、四級修約268組、五級修約509組),明顯高於前幾年水準。我們預計2025年動車組需求仍將維持高位,訂單交付量可望超過2024年,進而帶動企業獲利上行。
關注鐵路基建工程建設推進及號誌系統替換週期啟動。根據國家統計局,1-10M24我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為6,315億元,年增10.9%,維持較景氣態勢,建議關注後續鐵路基建工程建設推進情況,進而促進相關企業收入及利潤確認情況。另一方面,2010年前後我國高鐵進入較快的建設及投產高峰期,我們估計鐵路號誌系統使用壽命約10-15年,目前部分線路陸續進入替換需求階段。我們認為鐵路號誌系統替換週期啟動可望提升下游需求景氣、協助相關企業營收及獲利成長,持續關注週期啟動進程。
城軌新建仍有所承壓,關注號誌系統改造和維保需求釋放趨勢。一方面,我們關注到2023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額仍在同比下降態勢,同時我們計算城軌在建/新開工/竣工里程亦在下行,我們認為當前城軌新建方面仍有所承壓,其中市域鐵路或有結構性成長,關注後續在建里程完工進程及市域鐵路成長趨勢。另一方面,我們估計城軌訊號系統使用壽命約15年,2010年前後我國城軌建設與投產進入高峰期,目前部分路線已逐步進入維修改造需求階段。根據中國城市軌道運輸協會,截至1H24我國內地有58個城市投運城軌交通約11410公里,預計到2030年我國將有85條軌道交通線路進入信號改造週期,線路約2,500公里。我們認為城軌訊號改造維保需求市場可望提升產業景氣,並關注後續進程。
船舶:新一輪週期景氣持續,中國船企競爭力持續提升
新船價格高位,高附加價值船型簽單成長。價上看,10月全球新船物價指數達189.6,年比+7.7%;貨櫃船和油輪今年漲價較多。量來看,1-10月新船訂單(以CGT計)較去年同期+32%,貨櫃船/油輪/LNG船/散貨船分別較去年同期+100%/+49%/+36%/-18%,貨櫃船新簽訂單超年初預期,高附加價值船型貢獻訂單成長較為顯著。整體來看,1-10月新船訂單金額較去年持續拉起。
國人船企競爭力持續提升,待收彈性加速釋放。 1-10月全球船舶新簽/交付訂單分別較去年同期+31.9%/+15.2%,而1-10月中國船企新簽/交單分別較去年同期+58.4%/+21.8%、全球市佔率分別為64% /54%。我們判斷,當前船企訂單飽滿、已基本排產至28年,前三季度船企前期較低價訂單已基本交付完成,往後看船企收入規模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改善;同時,行業處於景氣週期,併購重組活躍,我們判斷明年相關事件可望持續催化板塊表現。
能源資源鏈條
鋰電設備:重視下游龍頭企業擴產需求回溫及新技術發展促進產業變革
2024年儲能及海外需求緩和內需下行,關注下游龍頭企業擴產需求邊際復甦。 2024年受產能利用率不足影響,國內電池廠擴產處於低迷期,儲能及海外需求相對上行、緩解內需下行影響。進入2025年,隨著下游電池產業出清、電池廠商競爭格局變化,我們認為下游龍頭企業可望重新開啟投資、擴產需求邊際回暖,關注訂單招標需求及落地進程。同時考慮2024年電池廠商驗收節奏放緩,對鋰電設備廠商應收帳款形成一定壓力,關注後續設備廠商存量訂單交付節奏及客戶回款狀況。我們預期設備廠商或將出現格局改善情況。
重視新科技發展促進產業變遷。隨著方型液態電池、軟包電池等發展至相對成熟,固態電池成為目前下一階段發展的新型電池技術。固態電池使用固態電極和固態電解質,安全性更高、客戶投資成本更低、能量密度更高。對於電池廠商或車企來說,傳統液態電池生產線設備與固態電池不同,客戶需重新投資產線進行固態電池生產,因此我們認為固態電池的發展可望為鋰電設備產業帶來產業變革及新增設備需求。從固態電池當前發展來看,要進入產業量產階段或仍需一段時間,建議持續關注下游客戶技術進展及鋰電設備商設備研發及與客戶匹配情況。
結構件方面,產業龍頭地位穩固,關注技術更新帶來產品迭代。由於近年產業供給大於需求,鋰電結構件產業競爭壓力仍較大,價格具有下行壓力。進入2025年及中長期看,我們認為一方面,結構件行業可望跟隨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而增長,另一方面,新型電池型號及技術帶來產品更新迭代,關注結構件企業產品匹配情況。
複合集流體設備進入量產導入階段,產業化即將啟動。複合銅箔具備高安全、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優勢,是鋰電池重要的技術創新方向之一。我們認為,去年以來主要電池廠商對於頭部複合銅箔材料廠商的材料測試和路測工作已經相繼結束,複合銅箔材料的可用性論證也已經基本結束,目前頭部廠商的成本較傳統銅箔價格已具備10%-20%價格優勢。我們認為未來隨著複合銅箔規模化放量,未來將具備30%-40%的價格優勢。我們認為複合銅箔材料目前正經歷量產車型的最後導入階段,1Q25或將陸續確認定點,明年上半年可望進入大規模量產裝車階段。產業鏈主要材料廠商或今年底起逐步啟動大規模擴產。
光電設備:關注產業鏈困境反轉,聚焦新技術迭代機會
聚焦明年主產業鏈困境反轉與新技術迭代機會。終端裝機需求維持成長,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新增光伏裝置160.88GW,較去年同期成長25%。設備環節主要受主產業鏈開工和擴產放緩影響,今年以來新簽訂單量價均有所承壓,展望明年,我們認為訂單持續性主要取決於主產業鏈開工率和盈利修復進展,新技術迭代。
關注主產業鏈經營改善與格局優化,年末光電產業政策與自律措施頻出台,11月20日,工信部修訂《光電製造業規範條件》及《光電製造業規範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引導光電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電製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11月CPIA發布最終組件含稅成本(含最低必要費用)為0.690元/W、相較於10月提升,協會持續呼籲企業依法合規地參與市場競爭,不要進行低於成本的銷售與投標。聚焦產業鏈技術進步,各環節都有降本增效的新技術出現:
矽片端,鎢絲金剛線技術迭代加速,我們預期滲透率可望持續提升;
電池片端,BC獲龍頭加碼擴產,雷射設備重要性提升、單GW新增價值量較高,我們預期明年產業可望落地80-90GW的BC產能;TOPCON疊柵新技術引關注;HJT降本逐步推進,HJT持續朝著更高的理論效率邁進,我們認為有望獲得下游溢價;
組件端,各家0BB量產設備進程加速,我們判斷批量改造/新增需求或明年上半年開始釋出。
海外擴產可望貢獻增量。同時,海外光伏製造產業也在加速,中國企業出海+海外本土製造需求提升,BNFF預測2024年全球光伏裝置超500GW,主流市場包括中國、美國、印度等。我們判斷明年,一方面,海外本土製造需求在貿易政策的驅動下或提速,且對設備的價格敏感度較低,驅動設備企業海外訂單量價齊升;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出海持續,產能佈局由東南亞輻射至中東等地區,產能建置涵蓋全產業鏈,帶動設備配套需求成長。
油服:訂單維持強勁成長,油服設備龍頭出海搶市場
布倫特油價目前處於70-80美元/桶區間,油服產業整體景氣度相對一般。布倫特油價目前處於70-80美元/桶區間,油服產業整體需求穩定。油服龍頭憑藉性價比優勢和及時響應能力在服務和設備領域出海進程加速。
礦山設備:金屬價格高企,建議關注龍頭海外彈性
需求端,以中國、美國為代表2024年三季以來開啟寬鬆貨幣政策,或拉動銅等有色金屬短期需求延續;
供給端,南美洲、非洲等地區政治不穩定因素尚存,疊加銅等有色金屬礦產能建設週期4-5年,我們預期礦山供給端或持續緊張。我們判斷以金為代表的稀缺有色金屬價格趨勢或向上延續,進而拉動礦商資本開支維持5-10%增速,對應採礦量及備件消耗量提高。智利、秘魯、剛果等「一帶一路」地區銅礦產量全球佔比近半,隨近年帶路經濟加速發展與全球供應鏈重塑,我們預期帶路國家銅礦產量或體現更高速成長,拉動中國礦山設備企業出海需求。我們看好礦山設備企業出海需求。
其他能源設備:下游煤化工、天然氣等領域需求向好,關注訂單結構改善
下游需求帶動公司營收及毛利率水準提升。 2024年1-8月,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30.5億噸,較去年同期下降0.3%,進口煤炭3.4億噸,年增11.8%;規上工業原油產量14,279萬噸,較去年同期成長2.1%。進口原油3,6691萬噸,年減3.1%;規上工業天然氣產量1,637億立方米,年增6.6%,進口天然氣8,713萬噸,年增12.3%。石油、天然氣產量增加帶動相關天然氣開採設備、油氣鑽完井設備、流體機械零件等裝備企業收入提升。
核電審批進度加快,關注核心設備提供者毛利率結構改善。 2024年8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准江蘇徐圩第一階段工程等五個核電項目,共11台機組。自2019年以來,核電審批進入快車道,並於2022/2023年分別核准10/10台機組。根據中國核電公告,單一核電機組投資額約200億元,產業資本開支提昇明顯。根據我們計算,核電裝備投資金額約佔機組總投資的50%,核心裝置包括壓力容器、蒸發器、核能管線、核級閥門等,且產品價值量高。我們認為隨著核電審核數量的進一步提升核心設備材料及技術升級,將帶動相關裝備企業的營收及毛利率水準。
通用板塊
政策不斷加碼,基本面拐點值得期待。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經濟工作部署進行了重點強調,提出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10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表示中央財政仍有較大赤字空間,並提出加強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我們認為財政政策是提振當下製造業投資信心的重要舉措,我們預期內需先在情緒與投資信心上出現拐點,關注機床鏈、儀器儀表、工業氣體和檢測服務。
工具機鏈:期待2025年基本面修復及國產替代加速行情
2024年工具機產業多重困境,期待2025年反轉。工具機是通用設備的重要組成,從過往來看,通用設備製造業投資與工具機產量基本同步。 10月我國金屬切割工具機產量當月年增率7.1%,1-10月份產量累計成長率相對平穩,尚未出現明顯拐點。根據中金策略小組報告《哈里斯與川普的異同與影響-2024年美國大選追蹤》,川普政府在選舉期間聲稱大舉加徵關稅,我們預期短期出口鏈承壓背景下內需政策或進一步加強以對沖經濟向下壓力。考慮到工具機等以內需為主的細分行業自2021年以來經歷不同時間維度的周期向下,至今仍處於國內需求磨底階段,估值與股價位置相較歷史中樞或其他可比板塊均具有一定吸引力。
高關稅預期,核心環節加速國產化。我們認為川普政府核心主張增加貿易門檻,或增加關鍵環節的貿易壁壘。考慮到工具機企業出口美國暴露度較低,我們認為這次對工具機公司實際經營沒有明顯影響,我們認為在國際局勢日益複雜的背景下,工業母機國產化進程或加速。
數控系統:我們估計截至2023年底,中國金屬切削工具機國產化率約30%,發那科、西門子、三菱長期佔近70%市場。我們測算數控系統佔金屬切削機床生產成本10-20%,是機床加工的“大腦”,對於被加工物件加工精度的呈現至關重要,2024年二季度相關政策持續落地,行業政策持續加碼支持數控系統實現國產替代迫在眉睫。
高階五軸工具機:我們估計截至2023年底,中國高階五軸工具機國產化率20-30%,主要由日系、德系工具機廠佔領,國內部分企業近年來以細分賽道為抓手實現份額提升。
絲槓:我們估計截至2023年底,中國工具機用C3精度以上絲槓國產化率僅不到30%,主要由日系、台系企業所佔份額。自2023年以來人形機器人硬體關節對絲槓的需求引發產業對絲槓重新重視,資金、人才、企業紛紛加大對於高精度絲槓的投入,我們預計該賽道或在近兩年實現一定幅度的進口替代。
工業/人形機器人:期待工業機器人龍頭困境反轉,人形機器人2025年步入量產元年
期待工業機器人龍頭公司2025年困境反轉。產業來看,工業機器人經歷2023年調整,2024年產業步入小幅回穩狀態,1-10月工業機器人銷量累計年比+13.3%至46.6萬台,下游消費電子、汽車零件等需求拉動,據MIR預測,2025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售量或年比+10%左右,延續機器替人與局部產業景氣拉動成長的邏輯。
從公司來看,國產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對光電、鋰電等產業暴露度較高,今年下游需求承壓,導致企業面臨銷售成長承壓、毛利率、淨利下滑等問題。
川普勝選利好科技行情,特斯拉人形產業鏈核心利好。考慮到共和黨的經濟政策傾向於弱美元和低稅率政策,我們認為這將為科技企業創造更有利的創新和投資環境,我們認為或利好市場科技股的成長風格。此外,根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的數據顯示,馬斯克透過設立的政治行動委員會,為支持川普的競選累計捐贈至少1.18億美元,我們預期這次川普勝選或更利好特斯拉鏈營商環境,我們看好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持續性機會。
業界龍頭持續牽引技術進步,產業落地值得期待。 10月10日特斯拉召開「We Robot」發表會,展示人形機器人最新進展,我們認為其在馬達、傳動部件、感測器等硬體產品磨合和閉環處理過程中已體現出一定領先優勢,2024年底人形機器人硬體方案定點落地可期,近期核心供應商已進入報價階段。此外,華為正式入局具身智能,至今華為已與樂聚機器人、智元機器人、宇樹機器人、拓斯達等分別進行策略合作。
投資角度來看,核心環節中,價值量排序:力感測器(單台價值量約4萬元)>無框馬達(單台價值量約2.8萬元)>行星滾柱絲槓(單台價值量約2.1萬元)>諧波減速器(單台價值量約1.12萬元)>空心杯馬達(單台價值量約1.1萬元);
生產壁壘:力感測器>行星滾柱螺桿>諧波減速器>空心杯馬達>無框馬達;
競爭格局:諧波減速器和空心杯格局相對清晰,先發優勢明顯,行星滾柱絲槓和力感測器產業新入局者較多,產業進展可期。
注塑機:內外需接力,基本面穩健
週期復甦持續,出海佈局紮實。 2024H1,受民生品回暖影響,注塑機設備國內需求年高增;2024年第三季以來,注塑機出口需求接力國內需求,龍頭企業微觀訂單增速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與日本註塑機出海訂單增速高增保持一致。 2024H2及2025年,我們看好供應鏈轉移背景下,注塑機設備全球出海需求。我國注塑機競爭格局一超一強,且注重海外產能建設。
科學儀器:基本面邊際改善,關注政策與國產替代高階產品突破
設備更新政策驅動基本面邊際回暖,國產替代長坡後雪。根據公開招標資訊統計,整體看,招標數據反映今年以來基本面較弱,但近期據下游反饋,行業需求受到設備更新政策影響有所恢復,教育口受到直接資金支持更新老齡化設備,企業端伴隨經濟預期改善下單積極性也有提升;國產替代趨勢延續、貿易逆差持續縮窄,2024年1-9月通用電子測量儀器/分析儀器貿易逆差年比-26%/-30%。我們認為,國產企業仍處成長早期,密切關注後續相關政策催化與高端產品突破帶來的向上訊號。
通用性與高階化構築品牌壁壘,看好明年業績與訂單彈性。今年各家企業持續維持高研發投入,積極推出高端新品,產業空間大、高端新品放量可望快速帶動訂單和業績彈性。我們建議關注通用性強、技術壁壘高的細分賽道。
工業氣體:關注財政刺激落地,工業氣體需求逐漸回升
今年以來受鋼鐵、化工等下游行業景氣度較低的影響,國內液氧、液態氮、液氬為代表的工業氣體價格保持低位運行,工業氣體價格低迷影響了設備的更新改造需求和龍頭的利潤率。
展望明年,我們認為財政刺激方案可望帶動工業氣體產業復甦。國內PMI8-10月分別為49.1、49.8及50.1,10月PMI重回榮枯線以上。工業氣體下游主要是冶金、機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領域,製造業景氣度逐漸回暖,工業氣體需求可望提升。自10月以來,氧氮氬價格均有10%以上的環比提升,空分開工率維持穩定。我們預期後續財政刺激方案的落地,製造業PMI持續呈現穩定復甦趨勢,工業氣體價格也將重新進入上升通道,工業氣體設備龍頭的表現具備超預期的空間。
儀器:獲利基本維持,關注存量更新
2024獲利基本維持,2025年關注存量更新。我國儀器儀器產業資本支出放緩,2024年1-9月,我國儀器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較去年同期降低1.5%,較去年同期延續下滑趨勢;1-9月我國規上儀器製造業實現營收7,341.8億元,較去年同期+3.4%,獲利總額714.4億元,較去年則小幅下滑0.9%。
9月20日,工業與資訊化部發布《工業重點產業領域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指南》,儀器曾多次出現在石油化工業、鋼鐵業、醫療器材業,我們認為下游大型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企業或可望迎來關鍵設備優化升級期,擴大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產業的市場需求。
消費品種
五金工具:美國需求週期可望向好,潛在關稅長期利好龍頭
2024年製造商出貨正常化帶動收入成長。 2022-2023年美國工具消費和通路庫存均處於下行期,使得製造商出貨邊際放緩。 2024年美國工具終端消費止跌回正,但尚未修復到5-10%的歷史常態化成長區間。由於基數效應和通路拿貨正常化,製造商普遍實現了雙位數收入成長。
2025年關注美國利率與房地產走勢,可望開啟上行週期。中金宏觀團隊認為,中,美國處於歷史性的寬財政時期,同時企業和居民仍處於金融週期上半場,因此一旦降息將推動美國地產銷售量呈現上行期,進而拉動耐用消費品需求。從歷史回溯來看,美國五金工具需求與美國地產呈現出較強的同周期性,通常降息將帶動地產回暖工具消費成長加快。
目前市場對於大規模加徵關稅有較大擔憂,我們認為潛在關稅影響需要分兩方面來看。不利的一方面在於加徵關稅可能導致中國廠商因承擔部分關稅而利潤受損,其影響程度取決於廠商的產能分佈、供應鏈議價能力、產品漲價程度等。同時,我們認為潛在關稅影響也有有利的一面,即使得中國龍頭廠商的競爭格局優化,實現更高的市場份額。這來自兩個因素的影響:
工具產業全球產能仍圍繞中國佈局。 2018年以前全球80%以上產能在中國,自加徵關稅,部分產能轉移到了東南亞和墨西哥,但中國仍是主要集散地,並且外資企業也圍繞中國佈局產能。由於內外資企業均圍繞中國佈局產能,因此潛在加徵關稅不會對中國企業產能形成一面倒的負面影響;
部分中國廠商的海外產能轉移速度領先同業,進而可望獲得更優的競爭格局和更有利的短期局勢。因此,我們認為潛在關稅影響中存在對產能轉移較為充足的龍頭廠商的長期發展機會。
檢測服務:宏觀經濟增強品種,關注細分下游景氣度變化
基本面等待向上拐點來臨,產業仍朝向市場化、集中化的趨勢發展。我們認為我國第三方檢測產業持續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長坡厚雪,強者恆強。我國檢驗檢測產業市場空間大且持續成長,我們預期2022~2025年可望達到約12%的年均複合成長率;
市場化程度加深。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統計,2014~2023年,事業單位在檢驗檢測機構的佔比從41%下降至19%,競爭環境持續市場化;
新興賽道成長迅速,看好傳統偵測板塊回溫。重點領域來看:
新能源汽車規模維持成長、價格競爭持續,新能源汽車產業延續良好發展態勢,我們預期汽車檢測訂單數量可望受益,但價格競爭持續、或部分對沖獲利;
其他消費品基本盤景氣度支撐,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3.5%,10月製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但結構上主要由補庫存驅動的原物料製造業所帶動、仍需政策進一步發力;
環境進入後三普時代,今年隨著第三次土壤普查開啟,為各家企業傳統環測帶來增量,明年產業將進入後三普時代,聚焦新興細分領域成長;
龍頭效應顯著,優選龍頭。我國TIC產業仍呈現「小、散、弱、多」的狀態,龍頭企業在品牌、管理、規模效應上優勢將愈發凸顯。
摩托車:繼續看好大排氣量摩托車出海搶份額
北美四輪車產業補庫存週期3Q23結束,需求整體疲軟。 2023Q3 ,Polaris四輪車經銷商庫存已恢復至正常水準。但24年1-9月,春風四輪車累計銷量12.95萬輛,較去年成長18.14%,成長明顯優於產業。北美四輪車補庫存需求結束,從去年三季以來,北美四輪車需求整體較為低迷,春風動力四輪車業務的成長主要係歐洲市場拉動,持續搶份額所致。
國內大排氣量摩托車具備性價比優勢,出口需求維持強勁。國內大排氣量摩托車出海具備較強性價比優勢,出口維持強勁成長態勢。日系摩托車品牌在全球中小排氣量領域有較大的規模優勢,國產小排氣量摩托車出海沒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競爭力不足。但我們認為國產大排氣量摩托車的產品力近幾年提昇明顯,較海外可比大排氣量摩托車品牌具備30%左右的價格優勢,可望持續搶佔海外份額。我們認為下半年歐標升級對摩托車出口的影響將逐漸減弱,產業重新恢復高成長。我們看好國產大排氣量摩托車憑藉性價比優勢持續搶佔海外份額,近期歐標升級對大排氣量出口的影響逐漸減弱,產業可望重回高成長。
紡織機械:2025年海外服飾消費可望修復,專注於具備技術優勢設備商
2025年海外補庫可望持續貢獻增量。 2024年1-9月,我國規上紡織工業企業利潤年增11.5%,成長速度放緩;受益於今年以來下游企業經營效益持續改善的傳導,1-10月紡織製造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年比成長17.5%;下半年以來我國國內紡織工業企業利潤年增率放緩,內需整體呈現溫和復甦狀態;
2024年9月美國服飾批發/零售庫存分別較去年同期降低12.6%/1.2%,降幅延續較上季收窄趨勢,我們認為2025年海外品牌補庫進程可望持續。
紡織設備出口金額有所波動。根據海關總署數據,我國紡織機械及其零件的出口金額自5月起進入年比正成長區間,5-8月出口金額分別較去年同期+3.2%/+7.1%/+13.8%,出口訂單季比加速改善,9月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8.9%出現回落;10月細分設備大幅成長,紡紗設備/針織設備/縫製設備10月出口金額分別較去年同期+4.55%/+43.12%/+50.14%,成長提升較為明顯。
風險提示
關稅上升。國際經濟情勢及宏觀變化對機械設備產業的需求及企業收入利潤狀況有重要影響,若關稅上升,機械出口企業在銷售產品至海外市場時產品競爭力或下降,進而影響其出口市場份額及業務成長情況,同時關稅的提升或會使出口企業成本增加、進而致利潤空間壓縮,進一步影響出口企業的經營績效成長。
內需提振不如預期。若內需提振不如預期,下游企業投資意願或減弱,或影響其對機械設備需求下降,同時內需提振不及預期或影響下游企業收入利潤及現金流情況,進而影響其對於機械設備的配置需求及購買節奏。同時下游購買需求下降,或導致機械設備產業競爭加劇,產品價格承壓,或進一步影響機械設備企業利潤空間;以及或會影響下游客戶回款情況,進而影響機械設備企業的帳期及現金流。
新技術和產品推廣不如預期。新技術及產品推廣可望帶動產業變革,新技術或產品推廣時往往需要新設備或產線進行生產,因此帶動下游客戶對新增設備購置和配備需求,進而帶動機械設備企業的訂單及收入利潤增長。若新技術及產品推廣不如預期,或影響機械設備產業景氣度抬升情況,進而影響相關設備企業經營利潤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