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各大類資產窄幅整蕩為主。
近期,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釋放寬鬆訊號,市場隨即開啟了一輪降息交易,全球資產走向成為焦點。此次降息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美國降息週期開啟確定性高,市場開始博弈降息路徑。鮑威爾表示,通膨上行風險已經減弱;就業下行風險也增加。為了不以犧牲成長為代價,同時能夠兼顧通膨回溫,降息是當下最好的選擇。自鮑威爾給予降息指引後,市場交易顯示未來一年降息幅度達225個基點。
服務業偏韌,預計降息節奏偏緩。從歷史經驗來看,只有在經濟深度衰退或遭遇極端衝擊(如金融風險或疫情)的情況下,聯準會才會快速大幅降息。目前,美國經濟雖然放緩,但基本面並未進入深度衰退,也未發生重大外生衝擊。美國第二季GDP成長放緩但仍超預期。其中,製造業走弱,服務業仍較強,PMI持續處於擴張區間,景氣度高。同時,美國勞動市場仍然相對健康,只是從過熱狀態到降溫。參考歷史經驗,如果美國經濟只是放緩,一般會採取預防式降息,且降息幅度小於歷史水準。
降息開啟後,美股、美債、黃金表現機率較好。回溯史上美國降息歷程,在大類資產表現方面,美債在除1995年降息週期外的其餘三次降息開啟當月均上漲,且上漲具備持續性,未過度透支漲幅;美股除非金融市場本身出現風險,否則漲幅也具備持續性,不過歷史上美股對降息的交易存在一定程度的「搶跑」;黃金在除2001年降息週期外的其餘4輪降息週期開啟當月均有正收益,但降息之後表現各異。
對中國資產而言,中美貨幣政策連動性較弱,美國降息不一定會帶來同步影響。自2000年以來,中美貨幣政策曾有一段時間處於分化狀態。例如,2001年美國經濟進入衰退,聯準會大幅降息,而中國面臨經濟過熱風險,維持相對緊縮貨幣政策;2007-2008年,美國為應對金融危機連續降息,中國則因經濟高速增長,先升息後轉向寬鬆政策。 2010年往後,中美也因各自不同的經濟狀況採取了不同的貨幣政策。
評估中國資產走向需關注中國因素本身。中美處於不同經濟週期,面對不同經濟議題。聯準會寬鬆政策可能使全球資本流向新興市場,提升風險偏好,但流動性外溢效應取決於中國的基本面改善預期。中國央行關注全球貨幣動向,不能因聯準會開啟降息就推斷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即跟進。
當地時間8月28日,備受期待的AI巨頭英偉達公佈了第二季財報。儘管財報超出了華爾街預期,同時實現連續四個季度收入三位數增長,銷售額超過300億美元,利潤也增長了一倍多,然而英偉達股價當天盤後大跌近7%,市值蒸發2000億美元。
財報的利多消息難以推動股價進一步上漲,也反映了投資人過高的預期,對英偉達過高的股價「敬而遠之」。
英偉達創辦人CEO黃仁勳在被問及是否感受到這些預期的壓力時表示:「我們只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每個人都在奔向未來,我們的責任是幫助世界實現未來。」他也強調,加速運算已經達到了臨界點,投資英偉達的晶片能獲得「即時的回報」。
自2022年底以來,英偉達股價已經上漲近9倍,市值突破3兆美元。這使得英偉達在美股的重要性超乎尋常。 Bespoke Investment集團在8月28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英偉達的財報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新聞事件。”
今年迄今,英偉達股價一度飆漲約160%,標普500指數漲幅超過四分之一是由英偉達的成長所推動的。不過自今年6月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後,英偉達近兩個月的市值縮水近30%。
分析師認為,投資人現在對英偉達的預期是以「完美」來定價。機構伯恩斯坦分析師Stacy Rasgon在報告中寫道,英偉達的業績指引必須大幅超過分析師的預期,才能看到股價的進一步成長。
不過Rasgon仍建議購買這家晶片製造商的股票。他認為,沒有跡象顯示市場對英偉達GPU的需求正在減弱。 “GPU仍然是開發和運行AI模型的核心基礎設施。”他表示,“市場需求仍然很大。”
“財報超出預期,只是人們期望過高。”在線交易平台Tastytrade總裁JJ Kinahan表示,“我不知道他們能否給出一個足夠好的數字讓這些投資人高興。”
人工智慧晶片需求的激增幫助英偉達業績連續幾季超越分析師普遍預期,這一趨勢導致投資者預計該公司的利潤率將持續增高。
但從財報來看,第二季英偉達毛利率由上一季的78.4%下降至75.1%,但仍高於去年同期的70.1%。該公司預計,全年毛利率將維持70%左右,但不如分析師預期的76.4%。
針對市場對英偉達財報的反應,星展銀行中國投資策略總監鄧志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很多投資者認為英偉達的股價已經提前反映了財報,所以即使好於預期,但還是不夠好。而且,相比上一季盈利同比增長628%有了明顯的放緩,所以採取獲利了結。
他也提到,投資人擔憂英偉達下一代AI晶片Blackwell可能出現延期,會影響未來的獲利成長。但英偉達已經表示Blackwell將於今年第四季出貨,預計今年營收將達到「數十億美元」。
「我並不認為英偉達股價有明顯溢價,且市場對其晶片的需求並沒有減少。」鄧志堅對記者說道,「競爭對手短期內也無法提供同等性能的替代品。所以英偉達的競爭優勢依然明顯。 」
投資者的另一個擔憂是英偉達的大客戶對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投入是否可持續。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機構分析師競相追問英偉達高層關於客戶的投資是否賺錢等問題。
對此,英偉達重申投入該公司的AI晶片能夠「獲得即時的回報」。該公司稱,雲端服務商每投入1美元的英偉達晶片,就可在四年內賺取5美元。
黃仁勳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強調,由於生成式AI可以開始進行更多的編碼,Meta等公司利用英偉達的晶片構建推薦系統,從而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
黃仁勳表示,投資AI基礎設施是目前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基礎建設投資。其中一個重要的背景是計算正在從通用計算轉向加速計算。黃仁勳強調,英偉達的晶片不僅為AI聊天機器人提供支持,還為廣告定位系統、搜尋引擎、機器人以及社群媒體背後的推薦演算法提供支援。
「投資更多CPU基礎設施已經沒有意義,投入AI晶片的好處是因為數據處理可以省錢,例如利用演算法推薦系統可以省錢。」黃仁勳說道,「而且你所建立的所有東西都將被租用,因為許多公司都在創建生成式人工智慧。 」
他也表示,任何企業都希望成為下一個前沿的創造者,最終讓自己的網路服務從下一代廣告系統或推薦、搜尋系統中受益,因此生成式人工智慧也是快速的投資回報。 「用加速運算的方法來建立一切是最好的方法。」他說。
這一輪美股的上漲很大程度上是由科技巨頭在AI領域的投資所推動的。在早前的財報中,Meta表示,預計全年資本支出將在37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之間,較上一季的指引下限上調了20億美元。微軟也表示,預計2025財年的資本支出將超過2024年的560億美元。谷歌預計今年每季的資本支出「將達到或超過」120億美元。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分析稱,英偉達股價波動性增加的原因之一是該公司的很大一部分收入都依賴一小部分客戶,主要是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今年的財報季讓投資人對業績未能證明高估值的科技公司的股票進行拋售,人們對這波由人工智慧推動的股價上漲信心在最近幾週有所動搖。
谷歌和Meta的高層最近都承認,他們在AI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可能支出過多,投資者擔心這些主要人工智慧參與者在爭奪新興AI技術領域主導地位的競爭中本已巨大的支出是否會增加。自從上個月發布財報以來,微軟和谷歌的股價一直在下跌。但這些科技巨頭同時表示:“投資不足的風險太大,因此他們不得不採取積極措施。”
研究機構Gartner分析師盛陵海對記者表示,先前市場對於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預期可能過高了,實際需求不一定有那麼大。 「市場的預期總是很樂觀,但大量的需求不可能永遠維持,對AI的巨量投資以及期待的回報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黃仁勳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談到晶片需求時稱,英偉達當前一代AI晶片Hopper的需求“依然強勁”,下一代Blackwell的需求將“遠遠超過供應”。 「我們看到生成式AI的勢頭正在加速。」黃仁勳表示。該公司預計其數據中心收入明年將「大幅增長」。
但英偉達的信心能否在未來繼續刺激資本市場還需要時間回答。
來源: 第一財經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