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本週越指開盤低開,復甦進程仍相當緩慢。
澳洲銀行業監理機關建議銀行逐步停止使用附加一級資本(AT1)債券,這樣在發生危機之時,可以有更強的資本實力。先前在瑞信集團倒閉之後,其發行的此類債券被全額減記。
「建議的變化目的是在危機之時支持金融體系穩定,在發生罕見的倒閉情況時,可以透過更簡單、更確定的方式將銀行清算。」澳洲審慎監理局週二在聲明中表示,「其目的還在於在壓力時期增強人們對存款安全性的信心。
根據監理局的建議,過渡期將從2027年1月1日開始,目前所有已發行的AT1債券預計將在2032年完成替換。監理局從去年9月開始檢查這種債券。
作為全球金融危機的遺留物,AT1債券在銀行債務中處於最底層,在景氣好時可以帶來優厚回報,但在銀行遭遇困難時則會受到衝擊。在2023年3月,在瑞銀集團救助瑞信時,約有170億美元的此類證券被完全註銷。
監管局說,擬議的變更「從去年的全球銀行業動盪中汲取了教訓,當時數家美國或歐洲的銀行或者破產,或者需要緊急救助,多國政府不得不幹預,以把危機蔓延和金融系統失穩的風險降到最低」。
監理局主席John Lonsdale表示,由於證券的複雜性、潛在的法律挑戰以及危機蔓延的風險,AT1債券在危機時期無法發揮穩定銀行的作用。他說在澳洲這些風險更高,因為散戶持有這些債券的比例異常高。
澳洲四大銀行各自的AT1債券至少相當於其風險加權資產的1.5%。根據監理局的建議,它們將能夠以1.25%的二級資本和0.25%的普通股一級資本來取代這些債券。小型銀行將能夠用二級工具完全取代AT1。
監理局表示,實施這個框架可能會導致所謂先進銀行的融資成本增幅相對較低。基準情境估計影響為7000萬澳元(4700萬美元)。
德國經濟失速,歐洲憂心忡忡。在德國聯邦統計局正式確認春季的糟糕經濟表現之後,本週兩家德國經濟研究機構發布了黯淡的成長預期。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預測今年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萎縮0.1%,2025年將微幅成長0.5%。而德國經濟研究所則稍微樂觀一些,給出了2024年零成長和2025年成長0.9%的預期。 2023年,德國經濟萎縮了0.3%。
受能源成本高、數位化程度低和缺乏熟練勞動力等結構性問題的影響,德國製造業舉步維艱。新冠疫情衝擊了供應鏈,俄烏衝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又雪上加霜。在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或終止之後,德國受到全球市場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影響較大,這主要是因為德國的能源需求密集產業高度集中。
身為歐盟第一大經濟體的德國勉強避免了技術性衰退,但在過去七個季度中,有四個季度的GDP出現下降,而且自2022年以來,一直未能連續兩季實現經濟擴張。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德國今年第二季GDP萎縮了0.1%。 2024年前三個月,該國GDP成長了0.2%。
此外,各項指標都顯示復甦緩慢且不確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稱,由於工作日數量增加,2026年GDP可能會成長1.1%。另外,目前相當疲軟的消費未來應該會有所改善。
但是,這不僅是一種令人沮喪的表現,也不僅是那種來來去去的經濟危機,它已經成為一種結構性危機。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莫里茲·舒拉里克表示:「德國經濟正日益面臨這樣一場危機,它不僅是週期性的,也是結構性的。」他的「診斷」涉及多個因素,包括德國總理朔爾茨領導下聯合政府的舉措、歐洲中央銀行的措施、德國工業界的態度以及國內的政治氛圍。
舒拉里克說:「聯合政府的預算削減是額外的負擔,而歐洲央行利率調整趨勢的改變對德國而言來得太晚了。此外,舊的核心產業抵制變革的時間太長了,而圍繞移民與難民庇護問題的爭論正在破壞關於吸引外國技術工人的經濟必要性的對話。
本週,大眾汽車爆發了危機。該公司領導層正在考慮關閉在德國的兩家工廠並裁員,以應對汽車需求下降的影響。同時,其他許多德國公司也面臨嚴重問題。
8月CPI年減0.6%(前值0.5%),不及市場預期值0.7%,食品和非食品明顯分化,增速分別為2.8%及0.2%。從八大項來看,除「食品菸酒」分項年增率大幅回升以外,其餘分項增速均出現回落,呈現食品價格上升、服務業價格走弱特徵。
食品項是8月CPI回升的主要拉動項,由豬肉和鮮菜價格上漲帶動。 8月份食品CPI年增率為2.8%(前額為0),去年7月至今年6月,食品價格年增率持續為負,而隨著7月份豬肉價格及鮮菜價格上漲,食品項CPI年比升至0附近。 8月份,供給衝擊進一步發酵,生豬產能去化進一步推升豬肉價格,以及降雨天氣影響推升蔬菜運輸成本,豬肉、蔬菜價格均出現超季節性上行,豬肉價格環比上行7.3%,鮮菜價格環比上行18.1%,是近5年同期水準的最大值。
工業消費品價格年增速轉負。若將CPI的主要構成分割為食品、工業消費品及服務,可計算出工業消費品CPI較去年同期成長率為-0.3%(前值0.6%),大幅回落。這一方面是由於國際油價自7月以來持續回落,並降至去年同期水準之下,國內油價也自去年7月以來首度轉負(年比-3.7%),因此作為工業原料帶動工業品價格下降,同時也節省了居民出行成本,「交通工具用燃料」較去年同期成長-2.7%,前值5.1%。另一方面,交通工具價格持續低位,CPI年比為-5.5%,季減0.3%,汽車降價活動仍在持續。
服務需求走弱,表現在「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訊」「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分項。具體來看,生活用品及服務方面,家庭服務CPI年增率1.6%(前值1.7%);郵遞服務CPI年比由-0.5%進一步回落至-0.6%;教育服務回落0.1個百分點至1.7%;旅遊回落2.2個百分點至0.9%;醫療保健回落0.1個百分點至1.3%。
8月CPI季回升0.4%,其中食品項較上季成長3.4%,非食品項較上季回落0.3%;消費品較上季回升0.7%,服務項較上季回落0.1%;核心CPI較上季回落0.2%。
8月整體環比表現並不弱,較上季成長率高於2019-2023年同期平均值(0.3%),其中食品價格較上季3.4%,明顯高於去年同期(0.5%)以及季節性水準(1.6%);暑期接近結束,居民出行熱度降溫,旅遊環比增速-0.7%,不及去年同期(1.4%),且低於過去5年同期的平均值(0%)。
8月核心CPI年增率0.3%(前值0.4%),或顯示剔除掉食品、能源等供給因素後,物價所反映出的內生需求進一步轉弱。通常來說,CPI年增速主要由豬價和油價驅動,8月份食品價格繼續上行,年增速進一步回升,同時能源價格回落,供給端的擾動較為複雜。剔除掉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年增速回落,主要原因是食品以外的消費品(如汽車、衣著、家電等)以及服務品價格有所回落,例如家庭服務、郵遞服務、旅遊、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等。
後續,CPI年內預計會小幅回升,但幅度可能有限。
一方面,去年下半年CPI基數走低,低基數下,年內CPI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另一方面,核心CPI的回升有賴於消費品和服務品的需求回暖,但當前內生需求仍不足,需期待政策推出促進消費需求釋放。
7月30日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經濟政策的著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強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意願,把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養老、育幼、家政等消費。並明確了服務消費作為重要抓手,後續服務消費可望進一步對物價形成支撐。
如果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政策落地,預計將降低居民債務負擔,進而對消費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但從政策推出到內需改善的傳導速度可能較慢。
8月PPI年減1.8%,前值為-0.8%,主要受國內需求不足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影響。從分項來看,生產資料價格年增率由-0.7%大幅回落至-2.0%,生活資料價格由-1.0%小幅回落至-1.1%,降價主要來自上游成本端,但也能傳導至中下游,造成消費品價格下降。再疊加內需不足的因素,PPI較去年同期降幅走闊。
在主要產業中,油氣開採、油炭加工、化學原料製品價格較去年同期成長由正轉負,黑色冶工和有色冶工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主要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影響。這與8月PMI所顯示的價格變化趨勢具有一致性,8月主要原物料購買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回落6.7pct和4.3pct至43.2%和42.0%;
高頻數據同樣顯示,8月份工業原料價格指數走低,8月CRB工業原料現貨指數年增速為-2.1%,相較7月降幅擴大;8月螺紋鋼、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降幅也進一步走闊。
後續PPI的走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一方面,原油價格後續走勢具有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去年9-12月PPI年增率分別為-2.5%、-2.6%、-3.0%、-2.7%,基數較低,但相較4-8月基數有抬升,在內需持續偏弱、油價延續下行趨勢的狀態下,PPI年增速可能維持在較低水準。
總結來看,8月份,CPI年增速主要由食品項拉動,工業消費品、服務價格均有所走弱,核心CPI回落,反映內需持續偏弱;PPI同比增速降幅走闊,主要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回落影響。我們延續先前的觀點,即當前實際利率仍處於較高水平,企業和居民實際的融資成本仍然較高,貨幣寬鬆趨勢有望延續。
風險提示:豬肉價格、原油價格超預期波動,數據更新不及時等。
當地時間11日,美國將公佈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上月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的演講被市場廣泛解讀為給9月政策轉向定下了基調。然而隨著就業數據有所波動,首次降息25個基點還是50個基點仍然存在不確定性,CPI報告將是9月決議之前的最後一塊關鍵數據拼圖,如果符合市場預期,可能為新一輪寬鬆週期降息起步確立基礎。
自今年第一季短暫上升後,美國物價呈現下降趨勢。 7月美國CPI年增2.9%,較6月回落0.1個百分點,核心CPI上漲了3.2%,創2021年4月以來最小的年增速。
第一財經總表發現,目前華爾街機構預測,8月整體CPI可望進一步降至2.6%,進一步接近聯準會中期目標,主要因素是汽油價格大幅下跌,受衰退恐慌和需求擔憂影響,國際油價上月下跌超5%。同時,食品通膨變化較小,雜貨價格維持穩定。
同時,市場預計核心CPI8月將溫和成長0.3%,主要是由於一些波動較大的「超級核心」組成繼續反彈,同比增速將維持在3.2%。
7月反彈後,住房成本(租金)能否再次降溫值得關注。受聯準會降息預期推動房貸利率回落,近期美國房地產市場有企穩趨勢,不過上月公寓空置率的上升和勞工統計局全租戶租金指數的下降可能預示租金下行壓力。
富國銀行在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報告中表示,月率回升可能是由商品價格走強和非房屋服務成長強勁推動的。在過去兩個月對核心商品價格造成相當大的拖累之後,二手車價格在8月份可能會成為一股力量,然後在9月份出現明顯上漲,這表明商品的反通膨動力可能已經超過峰值。
另一方面,該行預計8月非住房服務將從7月的0.2%回升至0.4%,這可能反映了另一些噪音。在醫院服務價格出現有史以來最大跌幅之後,上月價格將穩定回升。與此同時,在機票價格連續五個月下跌並回到疫情前水準後,波動較大的旅遊服務價格似乎正在醞釀反彈。
展望未來,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模型顯示,美國通膨預計在未來幾季繼續按趨勢消退,但仍會持續高於聯準會的目標。不過這不會成為貨幣政策轉向的阻力,隨著單位勞動成本低於2%,凸顯勞動市場狀況不再對聯準會的通膨目標構成威脅。儘管服務業通膨的降溫速度一直低於商品通膨,但未來可望受益於實物投入成本成長的放緩。
在8月底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研討會上,鮑威爾發出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訊息,即政策調整的時機已經到來。在強調雙重職責並肯定通膨進展後,避免就業市場進一步降溫成為了推動降息的催化劑。
從近期的表態來看,聯準會政策制定者希望降息能推動美國經濟軟著陸。在過去的貨幣緊縮週期中,衰退的例子往往與失業率飆升重疊。
今年下半年開始,原本穩定的就業市場開始發生變化,聯準會官員越來越重視長期維持貨幣政策過於緊縮而面臨的風險。 7月美國非農就業報告引發了全球性恐慌,4.3%的失業率觸發了預示衰退的「薩姆規則」。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如果在太長時間內保持貨幣政策限制性,你將在美聯儲授權的就業方面遇到問題。
不過近期一系列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市場並未出現外界擔憂的崩盤。但種種跡象表明,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勞動力隊伍,並需要比過去更多的時間才能找到工作。
對勞動市場頗有研究的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主席戴利(Mary Daly)表示,她還沒有看到勞動市場出現任何趨勢性惡化。不過她警告說,不要讓勞動力市場陷入衰退“極其重要”,並表示如果這種情況開始發生,將有必要採取更積極的行動。戴利密切追蹤的指標顯示,現階段勞動市場的降溫是由招募放緩推動的,而不是裁員的增加。
與過去幾次會議有所不同,目前市場對於9月降息的定價依然沒有完全確定。瑞傑金融(Raymond James)首席經濟學家阿爾曼(Eugenio Aleman)強調,顯然聯準會必須開始採取行動,但首次降息將是25個基點,「天沒有塌下來,地板沒有動搖…降息50個基點將向市場發出一個錯誤的信號,即經濟正在崩潰,他們不想這樣做。
獨立顧問聯盟首席投資官扎卡雷利(Chris Zaccarelli)表示:「這是我們一直在等待的時刻,根據現在的指標,聯準會似乎不需要恐慌,從即將降息開始。」他補充道:「最有可能的是,聯準會將在9月18日先降息25個基點,然後繼續等待數據,決定11月和12月再降息多少。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