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新聞
分析
使用者
快訊
財經日曆
學習
數據
- 名稱
- 最新值
- 前值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公:--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
預: --
前: --
無匹配數據
最新觀點
最新觀點
最近更新
港股投資的風險預警
儘管香港法律體系和監管框架相對健全,但港股市場仍存在一些特定的風險和挑戰,如港幣與美元掛鉤,外地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波動;中國內地的政策變化和經濟狀況對港股的影響等 。
投資港股費用架構與稅務
港股市場的交易成本包括總投資成本為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印花稅、結算費用等,對於外地投資者,可能會涉及兌換港幣所產生匯率轉換費用,以及依照所在地的相關法規需繳納的稅款。
港股產業分析:非必需消費產業
港股市場非必需消費產業涵蓋汽車、教育、旅遊、餐飲、服飾等多個領域,在643家上市公司中35%為中國內地公司,佔總市值的65%,因此受中國經濟影響深遠。
港股產業分析:地產建築業
地產建築業在港股指數中的份額近年來已明顯下降,但截至2022年,它依然在市場上佔有約10%的份額。 包含了房地產開發、建築工程、房地產投資和物業管理等各個方面。
中國·香港
越南·胡志明
杜拜
奈及利亞·拉各斯
埃及·開羅
查看所有搜尋結果
暫無數據
1月27日至2月3日,海外市場由DeepSeek、川普關稅新政兩條主線引發的避險情緒主導,美股、大宗商品下跌,美債、美元指數上漲,黃金創下歷史新高。
日本名目薪資成長創下近三十年來的最快水平,支持了日本央行最近的升息政策決議,並為其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鋪平道路,金融市場對於日本央行的升息預期也在薪資數據公佈之後大幅升溫。在日本央行考慮未來升息路徑之際,薪資數據仍是其關注的關鍵指標。
日本勞動省週三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12月日本工人名目現金收入年增4.8%,高於11月修正後的3.9%。這項數據超過了日本經濟學家的普遍預期,並創下自1997年以來的最大增幅。這一強勁成長主要由獎金激增所推動。
數據公佈後,美元兌日圓的匯率走勢從154.40左右降低153.90,意味著日圓兌美元匯率升值。值得注意的是,日圓乃近期極少數相對於美元表現出韌性的主權貨幣,在川普加徵關稅重壓之下,美元兌全球幾乎所有貨幣,尤其是新興市場貨幣的匯率呈現大幅升值之勢。
在薪資方面的另一個積極進展在於,12月日本實際薪資連續兩個月實現成長。經濟學家先前預計,在通膨加速的背景下,實質薪資將呈現下降態勢。日本國內的整體通膨率已連續近三年維持在2%以上,12月更是達3.6%。
即使在日本央行最新升息決定之後,日本的薪資成長趨勢仍繼續受到市場密切關注,因為它們可能影響日本央行未來升息的時間表。上個月,日本央行在評估薪資成長和唐納德·川普重返白宮的初步市場反應後,實施了不到一年內的第三次升息。
日本名目層面的薪資成長創下近三十年來的新高,主要由獎金激增推動,實際薪資也連續兩個月上升。這一趨勢支持了日本央行的升息路徑,並為其進一步收緊政策提供了基礎。然而,通膨和日圓疲軟仍是實質薪資持續成長的關鍵挑戰,市場正密切關注春季薪資談判的結果及其對消費和經濟的潛在影響。
來自Sompo Institute Plus的高級經濟學家Masato Koike表示:「薪資趨勢當然仍是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決策的關鍵指標。到目前為止,趨勢看起來符合預期,但在春季談判之前,基本薪資不太可能進一步加速成長。
據了解,在升息決策後的記者會上,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暗示了不久後進一步升息的可能性,指出日本的基準利率仍低於中性利率水準。植田和男強調,在採取下一步行動前需要監控日本國內的經濟狀況,提醒市場關注薪資發展軌跡的重要性。
在周三的數據中,一個更穩定的薪資趨勢指標(避免抽樣偏差扭曲)顯示,全職員工的基本薪資意外增長了2.8%,連續一年多保持在2%以上的強勁增長水平。
「12月日本勞動力現金收入的意外強勁增長——主要由豐厚的冬季獎金所推動,勢必將提振消費支出和消費者物價指數。細節顯示基本薪資增長幅度依然穩健。強勁的數據可能會增強日本央行對薪資成長趨勢與2%通膨目標一致的信心。
根據上週1月會議後發布的彭博調查數據,大多數日本央行觀察人士預計,大約六個月後日本央行將再次收緊貨幣政策,7月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再度升息時間點。
展望未來,市場正密切關注3月達到高潮的日本薪資談判,以評估薪資成長的可持續性。到目前為止,談判進展順利,據報道,包括朝日啤酒株式會社以及永旺株式會社在內的一些日本大型公司承諾為部分員工提供超過7%的加薪比例。
日本最大工會組織的領導人也經常與日本商業代表會面,推動更高的薪資增幅,強調他們的目標是整體薪資增加5%,對於小型企業的目標則略高,大致為6%。
要使實際薪資持續強勁成長,關鍵問題仍然是通膨和持續的日圓疲軟,尤其是後者大幅推高了進口商品價格。日本物價已連續近三年達到或超過日本央行2%的通膨目標,對消費者信心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但是日本央行行長仍在監測通膨能否長期維繫在高於2%的水平。
由於越來越多聯準會官員暗示,在川普引發的政策不確定性之下,聯準會降息日程可能不斷推遲,非美元貨幣的匯率可能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承壓。此外,一系列與關稅相關的公告加劇了美國的通膨風險,這可能會進一步削弱日圓,但是也有分析師表示日本央行升息預期將支撐日圓繼續在非美元貨幣中表現突出。
日本長期以來的實際薪資成長緩慢已使許多家庭對支出持謹慎態度,這不僅是日本央行的擔憂,也是日本首相石破茂領導的新政府的擔憂。石破茂政府旨在透過21.9兆日圓(約1,41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中的消費措施來提振消費,包括公用事業補貼和低收入家庭的現金補助。
日本最新的消費趨勢將在即將公佈的經濟數據中顯現,包括週五公佈的家庭支出數據。去年最後三個月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也將在本月稍後公佈,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私人消費將放緩。
來自Sompo的Koike表示:「薪資的上升趨勢尚未全面轉化為實際消費,主要是因為實際薪資增長並未明顯增加。如果實際薪資隨著通膨在年中放緩而實現穩定增長,私人支出有可能從那時起全面恢復。
由於美國經濟仍表現出較強韌性,通膨水準仍較高,疊加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路徑存在不確定性,聯準會1月議息會議如期暫停降息,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4.5% ,符合市場預期。利率聲明中刪除了“通膨朝目標2%取得進展”,僅提及“通膨仍然處於高位”,市場認為本次利率聲明略顯鷹派。鮑威爾在記者會中表示,聯準會不急於調整政策立場,需要觀察數據以及川普的政策效果,聯準會沒有預設的政策方向,但如果就業市場突然疲軟或通膨大跌,可能會進行降息。值得關注的是,近期黃金價格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主要由於關稅的不確定性擔憂提振避險需求,未來金價仍以多配思路為主。
由於美國經濟仍展現較強韌性,通膨水準仍較高,疊加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路徑存在不確定性等,Fed在1月選擇暫停降息。
一方面,近期美國公佈的系列數據顯示非農就業市場維持韌性,同時通膨數據黏性較高,支持聯準會放緩降息。 1月10日,美國勞工部公佈的2024年12月美國非農業就業數據顯示,當月新增就業人數達25.6萬人,大幅高於預期的16萬人和2024年11月的21.2萬人;與同時,2024年12月失業率小幅下降至4.1%,低於預期和前值,美國勞動市場的韌性支持聯準會放慢降息節奏。另外,美國2024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第3個月年增2.9%,高於2024年9月的近期低點2.4%以及聯準會2%的通膨目標,2024年12月核心CPI年比增速為3.2%,較2024年9月聯準會首次降息以來的數據變化不大。美債殖利率從2024年底開始大幅飆升,也印證了市場預期川普政策將加劇通膨。
1月31日,美國經濟分析局公佈的數據顯示,聯準會最愛的通膨指標-美國PCE物價指數,2024年12月的數據符合預期,持續維持相對溫和的成長。美國2024年12月PCE物價指數年增2.6%,與預期持平,前值為上漲2.4%;季增0.3%,與預期持平,前值為上漲0.1%。 2024年12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2.8%,與預期及前值持平;季減0.2%,與預期持平,前值為上漲0.1%。 2024年12月美國個人消費支出較上季成長率為0.7%,高於預期的0.5%,美國通膨表現出黏性特徵。美國2024全年GDP成長率錄得2.8%,較2023年的2.9%放緩了0.1個百分點;2024年第四季度實際GDP年化環比增長2.3%,不及市場預期的2.6%,第三季度為3.1% 。美國經濟成長率整體仍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健的水平,並且要明顯強於其他主要已開發國家,經濟的韌性以及通膨的相對放緩,使聯準會能夠在貨幣政策上保持耐心。
另一方面,川普第二任期的移民、關稅和稅收政策可能對經濟產生影響,這對聯準會的「前瞻指引」帶來不確定性。針對關稅政策而言,在對哥倫比亞實施加徵關稅的威脅後,白宮發言人計劃2月1日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美國新任財政部長貝森特正式通過選票後,正準備推動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新的普遍關稅,貝森特近期提出每月將增加2.5%的漸進式全球普遍關稅。聯準會理事沃勒表示,「如果一次性實施關稅,那麼對通膨的影響是一次性的。但如果對不同國家和不同商品在不同時間上調關稅,聯準會就難以做出判斷」。
2月3日上午,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表示,美國向墨西哥商品加徵關稅的計畫將暫緩一個月實施。隨後,美國總統川普也確認了這項消息。辛鮑姆表示,她與川普達成了一系列協議,雙方團隊將從當天開始在安全和貿易兩方面繼續工作。關稅徵收計劃從當天起暫停實施一個月。不久之後,川普也發文稱,這是一次非常友好的談話,已經與墨西哥總統達成一致,決定立即暫停預期的關稅一個月。
2月1日,川普簽署行政令,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 2月4日,我國商務部發言人就中方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加徵關稅措施答記者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2月1日,美方宣布對中國有關產品加徵10%關稅,中方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已將美徵稅措施訴至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同日,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佈公告,決定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同日,商務部發佈公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決定將美國PVH集團、因美納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川普移民政策方面也存在隱患,在無證移民佔比較高的行業,勞動市場將更加緊張,相關行業的成本上行壓力更大,這或進一步推升通膨。因此,聯準會希望觀察這些政策的實施效果後再做決策,以避免政策調整過早或過度。鮑威爾也表示,聯準會正在密切關注將要實施的政策;目前由於重大政策調整,市場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度不確定性。
2024年12月的議息會議聯準會「鷹派降息」25個基點,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曾表示,聯準會正在將利率下調至更加中性的水平,當前政策的限制性程度大幅減少,未來降息會更謹慎,這為2025年1月暫停降息埋下伏筆,因此聯準會1月維持利率不變符合預期。此外,關於3月是否降息,鮑威爾表示不需要著急。根據CME觀察顯示,目前市場預期聯準會再次降息的時間大概率在6月,2025年仍可能有50個基點的降息空間。
美東時間1月28—29日,聯準會舉行了川普第二次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的首場議息會議,也是2025年的第一場議息會議。聯準會決定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25%~4.50%的區間不變,符合市場預期。聯準會於2024年9月開啟降息週期,連續3次降息之後,在新政府上台之際按下了暫停鍵。
1月利率聲明與2024年12月相比差異不大。經濟方面,重申經濟穩定,最近的指標表明,經濟活動繼續穩步擴張。失業率穩定在較低水平,勞動市場狀況仍穩健,通膨水準依然略高;刪除了「通膨已經朝著委員會2%的目標邁進」的表述。利率指引方面,鮑威爾表示不急於調整政策立場,需要數據支持才會進一步降息。聯準會在決議聲明中維持先前的指引,即在考慮利率調整的程度和時機時,聯準會將仔細評估數據、經濟前景以及風險平衡。
鮑威爾在議息會議之後的記者會上表示,美國通膨正持續下降至2%的聯準會目標,不過依然處於較高的水平,美國經濟活動擴張保持穩健,消費者支出具有韌性,勞動力市場保持溫和強勁,通膨和就業的風險大致平衡。當前政策立場相對降息前明顯放鬆,不急於調整貨幣政策立場;對通膨回落仍有信心,但需要看到通膨數據取得進展,或者勞動市場出現意外疲軟,才會考慮進一步降息。鮑威爾仍拒絕直接回應川普要求聯準會降息的表態,重申央行將對數據進行分析後做出決定。聯準會在這個降息週期中已經將利率下調100個基點,當前的利率政策符合在抗擊通膨和促進勞動市場再平衡上取得的進展,美國經濟依然強勁,聯準會並不急於調整貨幣政策。
在2022年初俄烏衝突爆發和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供應鏈紊亂等因素導致全球通膨升溫。當時,拜登政府的部分官員認為供應鏈不暢、能源價格飆升等問題只是暫時性的,但美國前財長薩默斯等人激烈批評時任美國總統拜登和財長耶倫遲遲不加息遏制通膨。
為因應通膨飆升,聯準會在2022年3月啟動了上一輪升息週期,其間一共11次提高利率,最終令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升至5.25%~5.5%的22年來最高水準。從2023年9月開始,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直到2024年9月聯準會4年來首次降息,且大幅將利率直接下調50個基點。之後聯準會再降息2次,每次降息25個基點,令利率達兩年來最低。
川普贏得2024年美國大選後,市場普遍預期川普第二任期的政策偏向擴張性,可能會刺激美國通膨反彈。在2024年的最後幾個月,美國通膨的降溫速度已經比預想得更慢,同時美國經濟活動保持強勁。聯準會在2024年年底放慢了降息步調,大多數聯準會官員在2024年12月時預計,聯準會在2025年或降息2次,相比2024年9月時預測的4次已經砍半。
川普於2025年1月20日上任之後,並沒有像先前宣布的那樣立即對任何國家加徵關稅,這暫時緩解了市場對美國物價升高可能帶來新一輪通膨衝擊的擔憂,不過美國國內外都在觀望川普的下一步。
聯準會降息節奏將放緩,短期川普政策或是影響聯準會降息路徑的主要因素。其中,減稅、關稅、打擊移民等一系列議程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這些政策對美國通膨、勞動市場以及經濟成長的影響,可能需要少則兩個月、多則半年才能在經濟數據中顯露出來,因此聯準會或將進入觀望模式。
聯準會上半年是否降息仍存在不確定性,需要觀察經濟數據以及川普政策落地的幅度。近期美國宏觀經濟數據有韌性,就業數據好轉,通膨降溫速度放緩,使得聯準會可以繼續觀望,降息的緊迫性下降。展望未來,如果美國就業市場和通膨數據維持偏強走勢,聯準會上半年降息的機率將明顯下降。此外,川普政策落地的幅度也將對降息路徑產生擾動,川普就職以來,驅逐非法移民、去監管等內政領域是短期政策重心,但關稅政策仍然懸而未決,因此川普2.0時期的關稅大棒為聯準會留下了一個棘手的難題。若川普後續推動對全球普遍加徵關稅或更大力度驅逐非法移民,美國通膨壓力將再次回升,加之美國經濟若保持韌性,對聯準會的降息幅度形成壓制,聯準會2025年降息幅度或不及去年12月點陣圖(2次)的指引,甚至可能不降;但是如果川普關稅和移民政策不如預期,則對美國通膨風險的擔憂將緩解,美聯儲有望兌現點陣圖指示的降息幅度。
對於市場而言,由於聯準會在去年12月的鷹派預期管理後,今年1月如期暫停降息,本次議息會議決議與鮑威爾講話未釋放出令市場意外的信號,市場整體在相對平淡的1月會議後呈震盪狀態。
短期市場將關注川普政策落地情況,市場波動或加劇。中期而言,市場交易邏輯可能更關注宏觀經濟基本面的表現,美國經濟或將從軟著陸轉向復甦轉變,這對大宗商品需求有一定提振。但未來美國利率下行空間或有限,美國與其他美元指數一籃子國家的經濟差和利差難以大幅收窄,支持美元繼續偏強,這將對大宗商品有較強壓制。
美股方面,雖然估值偏高,整體在基本面穩固,企業利潤增速大致符合預期的情況下暫無持續大幅回調的風險,但AI相關的技術發展可能造成市場的短期波動。
美債殖利率方面,短期或處於偏頂位置。去年12月初至今年1月中旬,由於市場對通膨和歐美財政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加劇,全球公債市場持續遭遇大規模拋售,殖利率快速攀升。美國經濟維持韌性,通膨威脅持續存在,利率可能維持在高位。另外,川普的關稅和減稅承諾增加了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也引發了對美國能否在不提高債務成本的情況下繼續償還不斷膨脹債務的擔憂,從而對債券市場形成壓力。 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一度升至4.73%,並逼近2023年10月創下的5%高峰。
自1月中旬以來,美債10年期殖利率有所回落,一方面由於聯準會降息預期快速壓縮後的小幅反彈,另外,川普關稅政策不如市場預期的鷹派,通膨預期小幅下行,但期限溢價仍因為短期不確定性和中期財政擴張擔憂而處於偏高水準。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1月聯準會暫停降息,但倫敦現貨黃金和紐約黃金期貨的價格都創下歷史新高。主要由於美國去年第四季的GDP年化季增速為2.3%,顯著低於市場預期的2.6%,經濟數據疲軟引發美元下跌,疊加川普政策不確定性激發避險情緒,共同推動金價走高。短期由於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避險情緒或繼續提振金價。長期來看,通膨和財政是未來金價的主要定價邏輯,川普的政策將會導致通膨和財政赤字增加,黃金長線上漲邏輯仍在。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在貿易政策上的強硬立場,聯準會正面臨一個複雜的局面:究竟是採取措施遏制通膨,還是優先支持經濟成長?
川普政府試圖將關稅作為外交和經濟政策的工具,但這為聯準會的政策制定帶來了微妙的平衡。智通財經APP獲悉,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關稅可能會推高物價,同時削弱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速度,關鍵問題在於影響的程度,以及聯準會是否需要做出相應的政策調整。
嘉信理財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師Kathy Jones指出,關稅可能帶來價格衝擊,但也可能被美元升值抵銷。然而,從長期來看,關稅通常對經濟成長不利。 Jones表示:“這種組合讓聯準會陷入真正的困境。”
目前,川普政府與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貿易摩擦仍在持續。儘管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計畫已暫緩執行,談判仍在進行,但與中國的貿易爭端卻不斷升級,市場情緒因此變得緊張。
在經濟學界,關稅通常被視為推高物價的因素,但歷史數據並未提供明確的證據。例如,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不僅沒有導致通膨,反而加劇了大蕭條的通縮壓力。
川普在首個總統任期內也曾實施關稅政策。當時,美國通膨水準較低,聯準會正在升息以尋找「中性」利率水準。然而,關稅引發了製造業衰退,儘管這一影響並未蔓延至整個經濟體系。
但當前情況有所不同。川普提出的最新關稅政策不再是針對特定商品,而是可能涵蓋更廣泛的商品類別,這可能會改變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計算。嘉信理財預測,如果這些關稅全面實施,GDP成長率可能減少1.2%,核心通膨率則可能上升0.7%,未來數月內可能超過3%。
Jones認為,這種廣泛的關稅措施「既會對價格產生更大的影響,也會對經濟成長帶來更大的衝擊。」她預測,聯準會可能會因關稅的不確定性而推遲降息,並在通膨上升的情況下保持觀望,直到經濟成長開始受到明顯影響時才可能調整政策。 “但美聯儲現在確實處於一個困難的境地,因為這是一枚雙面硬幣。”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在未來幾個月維持利率不變,並觀察關稅政策的實際影響,而非僅基於政策聲明採取行動。此外,聯準會也將評估2024年最後四個月累積降息1個百分點的效果。
如果貿易摩擦有所緩解,或者關稅對通膨的影響低於預期,聯準會可能會重新關注其雙重使命中的就業目標,而非專注於通膨問題。
「目前,聯準會的政策立場相對穩固,關稅問題的反覆不會直接改變這一立場,尤其是我們甚至還不知道這些政策最終會如何實施。」AllianceBernstein已開發市場研究主管Eric Winograd表示。他預計,在未來幾個月,關稅的具體影響將逐漸顯現,Fed的政策調整也不會立即做出反應。
Winograd認為,儘管關稅可能導致部分商品價格短期上漲,但它們不會帶來聯準會通常關注的長期通膨壓力。這一觀點也與聯準會官員的近期表態一致。聯準會官員認為,只有在關稅導致全面貿易戰或對供需產生更深遠的影響時,才會真正影響貨幣政策決策。
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主席蘇珊·柯林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政策如何演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沒有明確了解最終政策之前,我們無法精確預測其影響。”她強調,美聯儲的立場是“保持耐心、謹慎行動,目前沒有緊迫性需要進一步調整政策。”
市場仍預期聯準會將在6月會議上首次降息,隨後可能在12月再降息25個基點。聯準會上週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4.25%-4.5%區間不變。
Winograd表示,聯準會今年仍有可能降息兩到三次,但不會立即開始,而是要等待關稅政策的影響進一步顯現。他表示:「考慮到美國經濟整體上對貿易摩擦的抗衝擊能力,我不認為關稅問題會大幅改變聯準會的政策方向。市場對聯準會的反應機制設想得過於機械化——認為一旦通膨上升,聯準會就必須做出應對,而事實並非如此。
交易股票、貨幣、商品、期貨、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屬高風險行為,這些風險包括損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所以交易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
做出任何財務決定時,應該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並諮詢合格的顧問。本網站的內容並非直接針對您,我們也未考慮您的財務狀況或需求。本網站所含資訊不一定是即時提供的,也不一定是準確的。本站提供的價格可能由造市商而非交易所提供。您做出的任何交易或其他財務決定均應完全由您負責,並且您不得依賴通過網站提供的任何資訊。我們不對網站中的任何資訊提供任何保證,並且對因使用網站中的任何資訊而可能造成的任何交易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本站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現、修改、傳播或分發本網站所含數據。提供本網站所含數據的供應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識產權。